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简谈质量控制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和混凝土质量制约结论

简谈质量控制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和混凝土质量制约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7281 浏览:216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有力的发展,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促使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城市中,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成为本行业研究的新课题,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并对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结构应力结构较为系统,功能多样化,规模庞大,建筑难度大,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1、地基深挖,施工面临很大困难。若实现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就必须向地下深挖,然而地基深挖面临着重重困难,如地下渗水、基坑围护,施工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2、规模庞大,工期较长,施工成本高。高层建筑层数多,体量大,占据空间大,建筑施工周期较长,需要的工程投入也比低矮建筑多,资金周转困难,面临很大压力。如果工程出现延期,就快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投资收益率下降。
3、结构复杂,功能繁多,对施工组织要求高。高层建筑除了本身的建筑结构以外,还涉及电力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多个系统,对施工组织的要求很高。
4、施工标准高,对材料要求严格。高层建筑的设计标准很高,就需要对过程线进行控制;高层建筑对材料的强度也有严格的要求。
5、作业空间狭小,垂线运输量大。高层建筑是垂直延伸的,这样施工只能逐层开展,作业空间狭窄;建筑材料的垂线运输量大,因此,垂线运输速度直接影响施工效率。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在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为保证工程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进行分阶段、全时段的动态控制。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进行计划的优化调节。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涉及到许多的方面,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在施工中要不断创新思路,改革施工技术手段,着重注意几个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严把质量标准,创造高标准、高质量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

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

2、 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如下项目进行检查 对模板,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并必须有预检记录和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检查记录,对模板的安装位置、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接缝宽度、加固支撑情况以及预留洞口模板的安装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灌申请必须已经经过各专业人员签字。 对钢筋,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通过,并必须有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对预埋件,检查其数量和位置,确保预埋件没有发生位置改变,并形成交接检查记录,对于玻璃幕墙和钢制雨蓬以及钢结构部位的预埋件要特殊检查,保证不遗忘,尤其是钢结构和雨蓬部分的预埋件,另外对于塔吊的附着部位的预埋件也必须额外注意检查,确保不会遗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门的看护模板和钢筋的人员,对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破坏模板、钢筋的情况及时制止,并及时调整修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检查模板的加固和变形情况,若有破坏及时修整。钢筋看护人员随时观察钢筋情况,对钢筋移位、钢筋间距发生变化的马上调整并绑扎牢固。 混凝土浇筑前,由测量员在下一层的墙体筋和柱筋上投测四角1米线,并用红漆标识。用以控制本层浇筑混凝土后的最终高度。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延续时间尽量缩短,根据气温宜控制在0.5~1h之内。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
4、混凝土浇筑、振捣 (1)墙、柱混凝土采用拖式泵和布料杆相结合负责运输,同时,兼顾现场需要塔吊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4)墙上口找平:浇筑时通过墙、柱插筋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抹子将上口的混凝土表面找平,标高符合以下要求:框架柱的施工缝留在框架主梁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浮浆去除后施工缝位置比梁底高3~5mm;墙体混凝土施工缝留在板底以上一个浮浆厚度+5mm。
(5)拆模养护:在结构模板拆除以后,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构件截面湿润,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14天,对抗渗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养护时间14天。
(6)对于夏季温度较高的季节,混凝土拆模后,必须立即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每2h一次,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必须派专人进行不间断养护,当墙体内侧(两侧)搭设模板支架后,必须预留养护人员行走的通道,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7)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时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
(8)冬期施工:首先,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应根据冬施方案施工;其次掺防冻剂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再次冬期注意检查外加剂掺量,测量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入模温度,骨料必须清洁,不含有冰雪等冻结物,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第四,混凝土养护做好测温记录,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当温度降低到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强度不应小于4MPa;第五,拆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后,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表面应覆盖养护,使其缓慢冷却。

三、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从我国的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看出,裂缝宽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其裂缝宽度也有不同的控制标准,允许裂缝最大为0.2mm~0.4mm。但作为裂缝控制来说,应以预控为主,等裂开了、缝增大了再补救那是万不得已。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
(1)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2)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小于450kg/m3)。实践经验表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加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1℃。高层混凝土用量大,有时还有大体积混凝土,从经济、实用角度宜掺入外加剂。当然掺入外加剂后,要预计对早期强度的影响程度。据此可提请设计科研部门予以探讨和评定。
(3)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有资料显示:用5mm~40mm碎石,比用5mm~25mm的碎石,可减少用水量6kg/m3~8kg/m3,降低水泥用量15kg/m3;用M=

2.8的中粗砂比用M=3的中粗砂,可减少用水量20kg/m3~25kg/m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进度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亮平.住宅楼墙体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太原科技,2003. [2]孙凯.浅析钢筋砼结构的裂缝[J].甘肃科技,2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