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国民经济核算 >试议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如何革新人才培养方式库

试议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如何革新人才培养方式库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20089 浏览:862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独立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在现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独立学院想拥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的创新,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本文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驱动下,为了弥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凭借着母体的教育资源优势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独立学院的性质自兴起以来一直处于模糊状态,2008年教育部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宣告了独立学院那种既不是公办也不是民办,既独立又不独立的状态从此结束,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为了保证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急需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根据社会的需求,找准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向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人才模式的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受母体影响比较大,例如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大纲的编写、学校管理模式、专业的设置等照搬所依托的母体,独立学院可以看做是本部变相收取高价学生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这种培养模式我们把他简称为“克隆母体模式”;二是基本按照所依托的母体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在局部稍做些更改,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为“局部改良模式”;三是盲目依据市场要求,降低作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将独立学院本科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此种培养模式简称为“降格培养”。无论属于三种中的哪种模式,都忽视了独立学院的个性。因此独立学院一定要在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活动所有要素与过程进行设计,选择适合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办学过程中很多独立学院却不顾这些实际情况,认识不清自己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出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照抄照搬公立学校的模式,前7个学期在校学习,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实习。在校期间理论教学课时占了大部分实践,实验实训教学课时过少,甚至学生在校期间接触不到实训课,达不到“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致使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综合素质低.就业难。

2.母体桎梏

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独立学院的申请者,应为普通本科高校。”这一规定决定了独立学院背靠母体,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等是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最大障碍。普通高校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的人才培养会直接应用到独立学院中来,但未必能够适用于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独立学院的发展;普通高校为了独立学院按照自己的模式发展会委派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独立学院的管理,独立学院本身缺乏办学自主权,会阻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独立学院由于缺乏师资,会按照《意见》优先聘请母体学校的教师来做补充,即使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不一定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完全应用于独立学院,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最终会导致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支离破碎”。

3.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见不统一

独立学院的性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造成了独立学院多元投资的格局。目前,其投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高校独家投资,高校与企业合作投资,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投资,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投资,中外合作投资,国有大学“收编”民办高校等。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和目标,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上,意见难以统一。出于兼顾投资主体各方利益的考虑,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创新。

4.师资队伍建设不甚合理

当前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是由在编教师和外聘教师构成,师资队伍建设难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编教师年轻人占多数,年轻教师课本知识掌握的足以应付课堂教学,但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教学中容易照本宣科;其次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不足和结构上的失调。很多独立学院的师生比普遍突破了教育部规定的1:22的底线,很多独立学院教师人均每周15节课以上,甚至达到每周20节课以上。超负荷工作,导致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搞科研和调查,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科研基础和实践积累。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目前普通高等教育正从一种规格、一种模式向多规格、多模式转变,独立学院应抓住这一机遇迅速找准自身的定位,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以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为主。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明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前提下,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从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的角度抓好专业结构调整。合理区分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专业定位,改变专业依附母体的现象,建立起适应造就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整合课程门类。精选教学内容,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对于一些课程名称不同但内容相似的课程进行修改,同时还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上级规定课程与专业需要课程的各种关系。合理安排课时和课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模式制定与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培养模式能否成功改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热情与水平。独立学院在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特色的基础上,一定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吸引双师型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在教师数量上,根据办学规模、专业与课程教学实际,通过招聘与外聘等方式逐步建立起自身独立的师资队伍;在教师质量上,通过引进与培养等方式逐步形成和本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以及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全面提升其素质,使之适应并主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梅平乐.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7).
肖化柱.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2(1).
[3]王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0(7).
作者简介:李小想(1981-),女,硕士,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助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