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业设计 >试议泥石流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

试议泥石流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14826 浏览:605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此次地震形成的大量崩滑物,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几乎在地震后的每个雨季,汶川灾区均出现了高频率的群发性泥石流,这些群发性泥石流发生范围集中,破坏力极强,严重的威胁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正确的预测预报震后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制约群发泥石流造成的危害是具有较大作用的,并且能够为灾区的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论述依据。泥石流形成的三大条件中的地形条件,是泥石流发生的根本条件,或叫决定条件,凡是地形条件具备泥石流发育的山区,都有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本论文主要探讨震后典型区群发泥石流的综合地形因素,探讨用1个综合的因子来表达地形条件在沟谷泥石流形成中的临界地形值。在对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进行探讨时,必须是在相同地质条件和降雨条件的泥石流流域:对于群发泥石流来讲,由于其发生范围集中,由此在相邻或者相近的流域之间很容易找到地质条件相似和相同的流域;但要找到相同降雨条件的区域就显得较为困难,即使在两个相邻的流域内,其降雨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导致降雨可能完全不同;而强震区群发性泥石流为探讨沟谷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因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范围的降雨使群发区域的降雨显得较均匀,在较小范围内的降雨更可以认为降雨条件基本一致。由此在降雨和地质条件相似时,比较综合地形因素在泥石流暴发中的作用,使探讨单一条件即地形条件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成为可能。本论文探讨强震区的群发性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时,首先要确定在距断裂带相同距离内,其次是探讨区的降雨必须一致,然后是同一区域的地层岩性必须相同,在这三者同时具备的条件下,才能够探讨用一个综合的地形因子来代替所有综合地形因素,以而确定泥石流发生与否的地形临界值。最后将得到的关于泥石流形成的综合地形因素运用于其他群发泥石流灾害点中进行验证。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1)沟谷型泥石流的危害较大,强震区内的泥石流大部分都属于沟谷型泥石流,且均属于沟床启动型泥石流。这种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为沟道内形成的强大洪水启动沟床内的固体物质,这种类型的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如同“消防水管”现象,强烈侵蚀起动沟床固体物质,最终导致泥石流的形成。由此探讨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因素时主要探讨沟谷型泥石流。而沟谷泥石流的形成往往发生在形成区,形成区对泥石流的形成占据主要作用,由此探讨泥石流的地形条件主要集中在形成区。(2)文中对典型区泥石流沟道主要地形参数进行浅析,发育程度ho'与沟道纵比降J0均是无量纲参数,且两者呈正比例线性联系,由此不考虑发育程度的作用。对泥石流形成影响较大的地形参数有形状系数Fo、沟道纵比降Jo、山坡坡度S及形成区面积A0。(3)将龙池镇8.13群发泥石流49条沟道的F0、J0、S和A0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泥石流发生与否的临界地形因子T(无量纲),表达式为T=F0×J0;在相同的降雨和地质条件下,地形因子T越大,越易暴发泥石流,总体上主断裂带的上盘流域比下盘流域形成泥石流所需的地形因子T小;距断裂带越远,形成泥石流的地形因子T越大;全流域面积在1km2以下的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地形因子T大于1km2以上流域;硬岩地区(石灰岩)形成泥石流所需要的地形因子T大于软岩地区(砂岩)形成泥石流的地形因子。(4)将T因子与形成区面积Ao进行浅析,得到新的地形因子G(无量纲),表达式为:得到的G因子不仅可以表示出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也与泥石流形成中占据主要位置的流域面积密切相关。在相同降雨和地质条件下,G值越大,越易暴发泥石流。总体上主断裂带的上盘比下盘形成泥石流的因子G小;距离断裂带越远,形成泥石流的地形因子G越大。(5)将G因子与山坡坡度S进行比较浅析,由于山坡坡度有一定的地域差别,不同地区的山坡坡度也不同,由此本论文仅探讨龙池地区的山坡坡度S。通过统计浅析发现龙溪河流域各泥石流沟道的山坡坡度范围为20。-50。。将此坡度范围内的占A0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得到关于G和S的联系:M=G×S(无量纲);相同的降雨和地质条件下,因子M越大,越易暴发泥石流,总体上主断裂带的上盘流域比下盘流域形成泥石流所需的因子M小。(6)将典型区的T因子和G因子运用到映秀“8.14”群发泥石流、清平“8.13”群发泥石流及北川9.24群发泥石流中,得到的结论与龙池镇一致,由此本论文关于泥石流形成的地形条件的探讨具有较强的作用。关键词:地震群发性泥石流论文沟谷型泥石流论文消防水管论文地形因素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1

    第1章 引言11-18

    1.1 选题依据与探讨作用11-13

    1.1.1 选题依据11-12

    1.1.2 探讨作用12-13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3-15

    1.2.1 统计浅析策略13-14

    1.2.2 经验或半经验法14

    1.2.3 卫星影像判断或地理资讯系统及现场调查14-15

    1.3 主要探讨内容、探讨思路及技术路线15-18

    1.3.1 主要探讨内容15-16

    1.3.2 探讨思路及技术路线16-18

    第2章 探讨策略18-20

    2.1 沟谷泥石流概述18-19

    2.2 探讨策略19-20

    第3章 龙池“8.13”群发泥石流概况20-25

    3.1 流域概况20-21

    3.1.1 地质环境条件20

    3.1.2 降雨20-21

    3.2 灾害浅析21-25

    3.2.1 龙池群发泥石流灾害浅析21-24

    3.2.2 龙池群发泥石流特点24-25

    第4章 龙池“8.13”群发泥石流综合地形因素浅析25-36

    4.1 形成区形状系数F_026-27

    4.2 沟道纵比降J_027-28

    4.3 发育程度H_0'28-29

    4.4 山坡坡度29-35

    4.5 小结35-36

    第5章 龙池“8.13”主要地形因子探讨36-48

    5.1 形状系数F_0与沟道纵比降J_036-40

    5.1.1 上盘地形因子36-38

    5.1.2 下盘地形因子38-39

    5.1.3 地形因子T39-40

    5.2 地形因子T与形成区面积A_0的联系40-44

    5.3 因子G与山坡坡度S的联系44-47

    5.4 小结47-48

    第6章 震区其它群发泥石流综合地形因子浅析48-75

    6.1 映秀镇群发泥石流T因子和G因子浅析48-52

    6.1.1 映秀镇地质概况48

    6.1.2 “8.14”特大群发泥石流灾害浅析48-49

    6.1.3 映秀群发泥石流地形因子浅析49-52

    6.2 清平群发泥石流T因子与G因子浅析52-58

    6.2.1 清平乡概况52-53

    6.2.2 “8.13”群发泥石流灾害53-54

    6.2.3 清平群发泥石流地形因子浅析54-58

    6.3 北川“9.24”群发泥石流T因子与G因子浅析58-74

    6.3.1 北川县概况58-59

    6.3.2 “9.24”群发泥石流灾害59

    6.3.3 北川群发泥石流地形因子浅析59-74

    6.4 小结74-75

    结论75-77

    致谢77-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