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分析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理由

分析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31039 浏览:1441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理由。如何合理配置我国高校新闻教育资源、优化高校新闻教育模式,成为新阶段我国高校新闻教育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新闻教育;理由
纵观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大体可以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之初为界限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新闻教育的特点是深受西方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苏联模式的新闻教育取代了原先的美式新闻教育,而期间,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几乎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短期内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规模逐步壮大,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新闻教育形成了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新闻教育体系。

一、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

随着新闻院校大规模招生速度加快,我国新闻教育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需要。

1、师资力量

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的质量。首先,一些青年教师是从研究生院校或本科院校毕业以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实地教学和实际操作经验;其次,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讲授的知识过时,没有创意,甚至有些老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不会使用新兴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求;再次,在教学第一线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媒体工作者的现场教学,更彰显目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理由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水平较低的高校新闻教育的状况。

2、教学设备

大多数新闻院校过度注重学术研究,而不注重教学设备更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需求。由于设备老化,不能与媒体的设备接轨,导致培养的学生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低下。有的学校更是在仅仅有二十几台相机、几台摄像机而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就匆匆建立新闻院系,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

我国各类高校在多样化办学的背景下,都打着特色办学的口号,纷纷成立新闻院系及相关专业,培养新闻人才,可不管是哪种办学方式,因为新闻教育培养模式的单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都不可避开地造成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同质化现象。

1、培养模式单一

就本科生培养模式层面说,我国不同的院校、不同的新闻院系,基本上都是按照相同的款式、相同的型号、相同的步骤“生产”一样品质和规格的新闻专业人才,就连培养出的人才就业意向也基本相同,然而在就业时,同样是面对报纸,可不同性质的报纸对新闻人才招聘的需求是不同的。就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来说,由于研究型和应用型高校间的攀比,研究型的院校忽视把“生产”研究新闻人才当做教学的重点,应用型院校忽视把培育操作型新闻人才当做教学的重心,造成这些新闻教育院校“长”得越来越一致。

2、教学理念落后

一方面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就业指向过窄。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新闻院系的领导、老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依然强调专业对口,好像毕业不去新闻媒体就是不务正业。这种偏颇的思想阻碍了毕业生就业范围的想象,也不利于其它相关岗位需求的满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过分追求专深。很多高校过分追求很深的新闻理论知识,好像专业知识越深越代表这个学校有水平、有品质。这样各个学科间专业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各新闻专业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重理论轻实践

受传统教学策略的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新闻教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教条的照搬照抄课本上的知识点,课后布置练习也按书本上的要求布置,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也都是书上的僵化理论,这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以教材为主的学习误区。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掌握好了,就能拿高分,才能顺利毕业。这样的教学形式淡化了新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的最大不同:务实性、实践性,忽视了新闻教学的实践环节,学生实践机会少,设备接触更少,形成了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局面。

四、资源共享程度低

早在2003年,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就开始有了可共享的新闻教育资源。如今新闻院校间组建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多不胜数,但这些平台的资源共享程度并不高。这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新闻教育资源信息分散,各大共享网站各自为战。目前,很多高校都联合建立了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比如,福建的7所高校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上海的30余所高校联手打造共享课程等,但是这些高校新闻教育资源都没有形成一个辐射全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共享平台。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共享的便利性,如今很多共享都是区域性的,如果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也将受到限制。其次是互动性不强,老师和学生参与程度低,感染力量薄弱。一些共享平台虽设立了互动系统等信息反馈机制,但由于老师和学生参与共享平台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大大降低了共享程度。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增加教学投入,找准新闻教育定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双向发展,加强高校新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新闻教育规律使然。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界应该抓住机遇,大胆推进新闻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整顿,只有这样,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欣,雷跃捷等.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飞.当前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困境与突围之路[J].东南传播,2011,(5)
[3]张昆.新闻教育改革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郝小芳(1983—),女,汉族,河南商水人,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助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