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16694 浏览:712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艺术生产理论”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启迪:作为精神生产的一部分,文学生产受到一般生产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文学批评必须正视文学艺术产品的商品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调整批评视野,对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进行客观评价。与此同时,文学批评也要坚守独立自由的审美精神,警惕消费意识带来的低俗化、功利化倾向,引导接受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此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入剖析,也为文学批评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学批评;审美;意识形态
1003-854X(2013)11-0103-04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价值观念的多元存在、文化形态的悄然转变、网络的迅速普及、图像化言说方式的逐渐兴盛、传播策略的日益更新等,都给文学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消费意识的全面侵染,文学活动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转变,文学批评要对当前的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给予及时、恰当的分析。就必须正视社会现实,在各种文学理论和文艺思潮的指引下,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状况、价值观念、策略策略甚至是理论体系,去回应时代的新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文学界存在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文学活动与资本的关系愈加密切,商品性渐次成为文学活动不能回避的一个特征。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更好地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迪。

一、尊重市场规律,调整批评视野

从“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出发,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理论”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艺术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从广义上来论述艺术生产的内容与规律: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特定历史时期,揭示与资本进行交换的“艺术生产”的内涵。从前者来说,马克思首先认可了文学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并受到一般生产规律的影响:“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对文学活动“生产性”的肯定,要求我们立足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用历史辩证法的眼光去审视文学的发展变化,慎重对待新的文学现象并对之进行客观分析。在这一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本雅明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本雅明继承了马克思“艺术也是一种生产”的观点,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作品是商品,读者、观众是消费者。同时,艺术生产和其他生产一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影响。作为艺术生产力的创作技巧一旦与作为艺术生产关系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出现矛盾,就会发生艺术革命,产生新的艺术生产力,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从而推动艺术创造活动的新发展。由此出发,本雅明提出资本主义艺术生产已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成为主要的艺术创作技巧,原有的艺术品的“光晕”慢慢消失,艺术消费者欣赏艺术品的方式从“静默”转向了“震惊”,以电影为代表的新的大众艺术开始出现并逐渐兴盛。
与阿多诺等人对大众艺术的猛烈批判不同,本雅明遵循了“艺术生产”的内在规律,对大众艺术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是艺术生产规律制约下的时代产物,是艺术发展的必定趋势。本雅明的分析提醒我们,文学批评应该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客观评判新出现的文学现象,面对蜂拥而至的网络写作、商业炒作、流水线生产等新的文学创作、宣传形式,文学批评既不能被其消费意识所蚕食,也不能对其完全不屑一顾,而是要正视文学创作的商业属性,在尊重市场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文学批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大众艺术现象“失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批评固守着已经习惯了的政治或审美思维,不能对以机械复制、媒体炒作、大众狂欢等特征为代表的新兴艺术形式做出及时反应。但是若以“艺术生产理论”去关注这一现象,我们会发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已使当前中国的艺术生产进入市场主导时期,艺术创作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如从传统的纸质写作转向网络写作、从个人化写作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转向集体创作等;欣赏者对艺术品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静默”式崇拜转向瞬间即逝的娱乐消遣;与之相应的艺术革命随之发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商品性成为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属性之一。文学批评要对当前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就必须走出“精英意识”,真正深入艺术生产过程,把握艺术生产规律。辩证分析商品性赋予艺术生产的特点、优势及其劣根性。
比如说,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使文学生产充分尊重市场运作规律,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制约: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和消费的方式,甚至创造消费者;同时,消费也影响着生产,只有通过消费过程,生产行为才能最终完成,产品才能成为真正现实的产品,而且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内在动机。在这一组矛盾关系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者不仅要表述自我,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一现象,文学批评就不能脱离消费市场,纯粹去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而是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元素的情况下对作品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以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为例,文学批评除了用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来判断其作品的优劣之外,还要看到这一新的创作媒介所引发的创作方式的转变,把握这种转变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及其价值作用。从而发展出一套新的评价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应极力强化“大众”意识,充分挖掘公众自发批评的生命力,从报纸、网络、论坛等途径寻找及时的批评,并从中发现大众的声音和意愿。蒂博代曾指出,这种自发的、逐日的批评具有学院派批评和大师批评所缺少的那种时代的新鲜感、现代的潮流和新的氛围、呼吸,“这种批评符合当日的精神、当日的语言,带有当日的气质,带有让人愉快地迅速地读完所必须的一切,它所表达的是当日的思想,但形式却变幻无常,给人一种新思想的错觉,并力图避开一切学究气息”。这种批评无需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历史的思辨,而是要感觉现时、理解现时、表达现时,能给之后的学院批评或大师批评提供第一手的现场材料。比如说对网络文学、畅销书、微博文化的批评,我们目前急需进行的不是学院派的分类和构建,而是对纷繁芜杂的作品进行及时的感受,感受其中的市场运作规律、公众真实意愿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代文学批评所缺少的。

二、坚守独立、自由的审美精神

对商品性的认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要完全依从商业标准,相反,在当前形势下文学批评更应该坚守自由、审美精神。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艺术生产”的过度异化:马克思借用了亚当·斯密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第一种定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直接与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与非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比如说弥尔顿出于天性创作了《失乐园》并把这个产品卖了五磅,但他没有直接同资本从“艺术生产理论”看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进行交换,所以这种劳动是非生产劳动:同时,莱比锡的一位无产作家在书商的指示下生产书籍,为书商赚取资本,他的生产行为就是生产劳动。从这个作用上来说,当我们说作家是生产劳动者时,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马克思此处的论述中,生产劳动不过是对劳动能力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整个关系和方式的简称,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中,所有劳动(异化劳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替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以至于连最高的精神生产,也只是由于被描绘为、被错误地解释为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者,才得到承认,在资产者眼中才成为可以原谅的。由此出发,马克思特意分析了非物质生产对资本运作的两种情况——生产的结果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如书、画以及一切脱离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品)和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的艺术活动(如表演艺术等),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这个领域内的作用与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精神生产应该是自由独立的:作者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作者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者本人还是对其他人来说,作品都绝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者可以为了作品的存活而牺牲他自己的存活。
用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来审视当下的文学批评,我们必须警惕“消费意识对批评自由审美精神的动摇”。比如说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商业意识的冲击下,文学批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浮躁化的征兆,甚至完全从市场、人情等功利主义目的出发,不是引导读者注意其文学价值。而是直接面向市场、刺激消费。以韩寒为例,从最早的“青春偶像”到后来的“公知形象”,批评界一直关注的都是其身份的符号作用而非其作品的内在张力,所以当方舟子质疑韩寒如何写事件发生时,批评家们迅速划分成两大阵营,用圈子、打检测、隐私等噱头来吸引大众,甚至将质疑青春作家的风波延伸到蒋方舟身上。在热闹非凡的论战中,韩寒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作为公知的社会作用和他对文艺杂志的革新被一笔带过,大众在看了一场热闹之外一无所获。
如果说对文艺生产商品性的认可和对市场运作规律的尊重是一种态度的话,对自由、独立、审美精神的坚守就应该是文学批评持之以恒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在消费娱乐意识全面入侵的今天,文学批评既要发现并张扬“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新的艺术观念,也要对过度娱乐、非理性、低俗化等现象进行批判,引导接受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追求真正的人的全面解放。马克思之所以深入分析精神生产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特殊性,就是为了全面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用独立自由的精神生产引导人们从私有制的束缚下脱离出来,恢复人的本质力量,解放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使人具有“音乐的耳朵”并因而享受到“艺术的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批评的价值作用就在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理性主义等标准作为指导,透过各种复杂的表面现象,摒除那些虽然赢取巨大商业利益但并不具备充足审美价值的产品,发掘那些可能暂时未被市场认可但审美内涵丰富的产品,或者从各种新兴艺术形式和文艺现象中提炼出有利于精神生活的新的质素,引导接受者走向真正的全面解放与发展。

三、立足社会现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按照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作为意识活动的文学艺术必定会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到当代中国社会,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学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关于《中国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提出,要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这就意味着作为文化建设之一的文学活动必定要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除了正视艺术生产的商品性、坚守独立自由的审美精神之外,还应该立足社会现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文学现象、引导文学创作。
其实,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发展史上,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系中并不缺少“政治标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政治标准第一”、“文艺为政治怎么写作”的状态,文学批评只需要“从政治立场对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意识的解放和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引进,使文学批评在敞开怀抱肯定更丰富的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遗失了应有的政治意识形态标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主流意识形态不再直接干涉文艺生产,而是在融合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意识元素之后退居幕后,进行更宏观的调控。如何从众声喧哗的文艺现象中探寻主流意识形态的踪迹、挖掘具有历史发展作用的社会审美价值、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文学批评不能忽视的一个命题。
从这个作用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对“艺术生产理论”的深入阐发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对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解读。如阿尔都塞、皮埃尔·马歇雷明确提出“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的观点,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生产劳动,是作家对日常生活中早已存在的、表现某种意识形态的语言的加工和生产。伊格尔顿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认为文学文本是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产物;文学生产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展现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文学艺术受到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等六大范畴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文学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回到现实日常生活,综合考虑政治环境、经济制度、文学生产机制、读者接受等因素,对文学作品和现象进行“症候”阅读,从中“发现能体现时代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的内容”,对那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元素进行扬弃。以最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文学批评既要看到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文学评奖制度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也要注意挖掘作品中通过各种沉默、空白等方式存在的丰富内涵。也就是说,文学批评不仅要分析作品“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的价值取向和“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思想内容,更要深入解读这种价值取向和思想内容在通过文学艺术方式体现出来时所挟带的更丰富的内涵。如《长恨歌》在构建上海弄堂文化的同时对一个都市平凡女子日常生活心理入木三分的描绘,《白鹿原》在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和铮铮铁骨的同时对各种民俗心理、民间意识的勾勒。这些内容的添加,使文学批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不再停留在表层的政治审查,而是以更丰富、更贴近民众、更具生命力的方式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 刘保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