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计算机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9220 浏览:837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据语文教学理论基础、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笔者从语言理解、教师行为影响、课堂口语训练、日记书面语训练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基本能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孩子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孩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教育目标多元化的今天,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逐渐形成,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敢说、会说,而差的教学则会导致学生习惯于沉默,或表达并非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面占有主要地位和作用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积累丰厚的语言功底;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充分挖掘他们内心最美的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过程中对字、词、句、段的处理能力。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心理、知识储备等方面的特点,我将小学阶段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并涵盖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语言两个维度。(1)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事物的形态和发展过程;(2)能够对一件事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3)能够创新性地表达外在的事物和内心的情感。
在以上目标要求的指导下,经过3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有关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经验。

一、理解语言先于表达语言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是要理解语言,只有理解了大量的表达手法,明白了这些常用表达手法的含义与作用,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它们。如果把流畅的语言表达比喻成一条流淌的小溪,那丰富的语言素材积累就一定是这条小溪取之不竭的活水源头。因此,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在于表达能力的培养之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选取订阅了具有较高质量的小学生阅读期刊,如《当代小学生》《少年天地》等,供学生传阅。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优美的句子,如谚语、对联、标识语,甚至绝妙的广告词都可以作为优质资源,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要使小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就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应在班内建立奖惩制度,每月对学生收集的佳文美句进行评比,在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二、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教师要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若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解题,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成为考试的机器,误了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让学生感到语言的魅力。教师优美流畅、妙趣横生的表达是学生最直观、最形象的学习模板,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能力的隐性教材。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并在此基础上力争语句优美。
教师平常也要积累优美的文章,定期向学生展示,为学生朗读,并以此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收集的优美的短文或故事。

三、开展课堂实践训练,分层训练口语表达

除了在课外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外,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提供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使他们在表达过程中锻炼出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清晰、富有逻辑性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小学生的语言大多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还喜欢重复、啰唆。因此,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不能急躁,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表达出最真实的自己。
学期开始时,教师要对本班学生分小组,在以后的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就按照小组来参与活动,并在学期末对各小组评比。教师在分组时应按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异质分组,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学生交叉分在同一组,使每组水平相当。
例如,在《巨人的花园》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真实情景,提供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自由的想象和发挥。对于学生创新的地方,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由于这需要学生的自由想象发挥,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要求各组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加。
又如,在《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请学生描述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并说说他们对这个故事的感受。这样可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将所学的词语应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使这些优美的语言和词语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由于这时仅仅要求学生叙述故事和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应把机会留给语言表达能力稍弱一点的学生。
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以上分层方法,可让学生都处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很敏感,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隐形分层,不能让学生发现区别对待。另外,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状况,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实践活动类型作出调整。

四、日记是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虽然小学生还不能写出辞藻华丽、感情丰富的文章,但在每天日记写作过程中,将每日经历的小事和自己的想法付诸笔尖,将这些平常的东西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提高。因为要想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就必须仔细地将它理顺,然后记录下来。这一过程就是整个语言表达的过程,同样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且好玩,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我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周写3篇以上日记,并对字数没有特别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次,根据学生的书写认真程度和逻辑表达水平及时评分给学生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写日记保持积极性,最终形成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校教学不能再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要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会生存。因此,在这一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负责任”也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真正负责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立足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张小清.浅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9):45.
[3]刘永霞.浅议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J].学周刊,2011(7):103.
[4]程海霞.浅谈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08(10):202.
(责编 张翼翔)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