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简述分层融合显隐分层,激发学习动力

简述分层融合显隐分层,激发学习动力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1680 浏览:470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而且在许多地区还存在大班或超大班现象,班级内学生差异较大,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传统隐性分层教学,并没有彻底解决英语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与教学要求同步划一、普及与提高等矛盾以及解决两极分化和后进生转化等问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合理实施“显性” 与“隐性”分层相结合,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分层递进,多元评价,使全体学生不仅在英语学习上学有所得,且个性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一、显性与隐性相融合分层教学的内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涵意义
所谓“隐性”分层,指的是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如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基础上,在层间自愿基础上进行流动,实施动态分层,分为A(优)、B(一般)、C(及格)三个层次,然后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分层定标、分层指导、分层评价,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当然该分层只求心中有数,不应公开。所谓“显性”分层,指的是教师在分层要求、分层定标时,学生可公开地自由选择,并公开从三个层次分析评议。在教学中将显性与隐性分层相融合,不仅使教师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充分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全面性,而且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可行性实施策略分析

1.分层设定目标,搭建成功平台。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提出与每个层次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分层教学目标,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以便教师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多个维度贴近学生的本质特征和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当然,分层设定目标时应做到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既要低起点,又要多层次、有弹性,为每个学生的当堂达标创造机会。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制订如下分层目标:C层学生只要求能基本读懂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能做T/F判断,学会直接从阅读课文中寻找答案;B层学生除要求达到C层目标外,还要求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清文章脉络,查找细节信息,回答细节问题;A层学生除达到B、C目标,还要求能理解句子间逻辑关系,深挖文章深层次的涵义,找出主题并展开一定的讨论。
2.分层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充分尊重,使其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等差异,注重共性和差异相结合,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又要充分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Friend ”的Reading“A Best Friend”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各层次学生进行互助合作学习:建议C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汇短语概括文章的主题;B层学生围绕“Why do we need best friend?”来进行学习交流;A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互相交流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If you are Millie’s friend,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三、分层设计作业,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英语作业的设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增加练习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分层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在自主性的作业训练中,主动探究、吸取知识,发掘特质与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5“A Bre Young Man”后,可设计以下几项作业,让学生任选一至两题完成:①熟读课文;②精读课文,掌握本课的各类相关词组;③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今后怎样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做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事,并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④根据课文故事情节,编一个电视台主持人和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小对话。

四、实施分层评价,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

在显隐分层相融合的分层教学模式中实施分层评价,应及时公布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分层评价应具有及时性和鼓励性,用对各层次学生具有适合性和挑战性的不同标准来衡量各层次学生,应更多地考查各层次学生达到及超越本层目标的情况。如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其英语学习动力。
总之,构建显隐分层相融合的新的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而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学有所得,获得信心。
(责任编辑周侯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