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家庭社会学 >试谈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和少数民族认同结构优化:以国家认同为中心

试谈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和少数民族认同结构优化:以国家认同为中心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4276 浏览:520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传统帝国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呈现出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得特点。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展开,古典意义的国家认同开始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对于新条件下存在着多重认同的少数民族成员而言,要提升和强化其国家认同,实现认同结构的重构,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而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条有效路径,可以从目标、内容以及主体三个层面得以实现,进而实现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教育;认同结构;认同重构
〔〕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1-004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研究”(10CZZ004);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085工程);201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作者简介〕任勇,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上海201062;
杨岚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安全保卫系讲师,四川广汉618307。
人的认同从来都是多重的。在共同体中,由于社会成员生活在不同交往的领域和场景中,其成员具有了多重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体系,而少数民族显得更为复杂,因为其独特的族群身份,其认同经常表现出多维度和多样化,所以就有了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问题。在多重的认同体系中,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处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其他类型认同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本研究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其他认同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对未来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路径建构有所裨益。

一、国家认同对于公民教育的意义

传统帝国的政治体系中,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变化和身份变更范围非常狭隘,其对国家的认识和认同是非常模糊的,“同一国家中的人民彼此隔离,只有在从属于同一位君主这一点上他们才能彼此认同,于是,服从君主这种关系自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系,只有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建立并保持这样一个共同体。”〔1〕也就是说,古典意义上国家认同始终是与王朝认同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君主和王朝的更迭而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对于少数民族更是如此。同时,儒家文化代表的文化价值在中国社会的认同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各种文化交往和交流逐步影响到各个少数民族。如同艾森斯塔德所说:“文化取向及其决定的合法性,极大地影响统治者的目标及其所需资源的类型”。〔2〕所以当时对于国家的理解和认知基本上是文化意义,而缺少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利益关联,就显得非常的脆弱。虽然这种类型的国家认同与整个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相互吻合,而在具体认知实践中“由于符号的韧性,不精确多义性,它们在形式上简单,实质上却是复杂的”〔3〕。正是这种复杂性以及历史上出现各民族的大迁徙和大融合,导致少数民族对于国家认同的模糊性和不牢固。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村寨、宗族、族群认同的地位就会上升,甚至占据到主要地位,比较而言,国家认同的地位则会下降。加上传统中国的“社会中的许多次群体,如职业群体、政治群体、地域群体、血缘与检测血缘群体等等,都创造、保存与强化各群体的集体记忆。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记忆不断地被集体创造、修正与遗忘。”〔4〕一旦他们在面对社会危机和战乱期间,群体形成的原有社会记忆就可能会被重新改写,甚至出现对历史真实的歪曲,这些都可能导致了对传统中国国家认同的变化。所以,在传统帝国的认同结构中,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就成为古典意义的国家认同的重要特征。
而真正意义的国家认同出现则是近代以后的事情。随着辛亥革命之后开启了现代国家道路,民族地区在中国的领导下,通过社会改革、民族识别、区域自治等措施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权力的集中,建立各个民族之间稳定的物质基础和紧密的利益关联,形成了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在与社会发生关系的同时,也越来越与国家的结合在一起,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都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存在,其认同的目标也逐渐清晰,这样“全体人口的政治认知可能趋于准确的地方,其情感和评价就可能趋于赞成”〔5〕。于是在新的共同体中,少数民族成员在面对族群、宗教、阶级等不同类型认同可能竞争的情形下,国家整合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系统成员以它来解释他们共同的政治纽带,反对部落、村社、地域或阶级当作排他性的认同方法”〔6〕。也就说,从横向关系上来讲,在新的政治共同体中,国家认同在整个认同序列中扮演着最高层次,而其他类型认同则处于次级位置,当出现后者排斥前者的局面时,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和竞争时,其他类型的认同威胁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时,国家认同的功能就更加突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有了中国的领导,现代国家具有了强有力的力量支撑,“交流手段的进步现在给予了权力触及所有散布在其领土上公民的可能”,〔7〕它将国家和社会以及个体有机联系起来,明晰了国家认同的对象和目标,从而克服了帝国时期国家认同的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等特点,转换为现代国家认同所需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所以,与族群、地域等其他认同类型相比较,国家认同是一个不断互动、协商、学习、定义以及建构而成的自我定位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在重视国家认同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而不是否认其他类型认同的意义和功能。对于中国这样跨区域、宗教、阶层的多民族国家来讲,“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8〕。尤其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民族地区存在大量的亚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例如西南地区的佤族、阿昌族的民族存在的神灵宗法性特色的亚文化系统,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等成为支配他们价值观的基本信条,并进入民族成员的心灵内部,从而引导成员的社会行动。因此,当其他认同类型与国家认同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地方性知识应该是国家认同可持续的前提。
虽然现代意义的国家认同不同于传统帝国的国家认同,但仍然是其发展和继承,与过去的纽带关系不可能完全断裂,因为现代国家固然是超越社会的力量,有其自主性,但并不因此而脱离社会,而社会就是在原有的文化共同体中成长起来的。一旦现代国家认同“与自身社会的过去割裂,就如同与现今割裂一样,都会使个人和社会失去秩序”〔9〕。所以,在承认这种连续性基础上,国家认同所包含的内容应当是凝聚社会、整合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从而决定了其不仅要有国家性,而且要有社会性;不仅要有普世性,而且要有民族性;不仅要有现实性,而且要有传承性。现代国家认同的社会性、民族性以及传承性要求其必须拥有历史文化传统内容,有了这些内容,就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从而能够直接渗透到人们的人生观之中,渗透到其内心的生命感受和心智结构之中,将国家所蕴含的价值和力量有效传递给社会以及其成员,形成社会成长的内在动力。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认同也属于现代国家认同的范畴,其“内容包括共同的传统、历史以及国籍。……基本特征是文化、传统以及国家对自身世界地位的自我评价等内容。”〔10〕因此在现代国家认同中,文化传统与时代价值一样,都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华民族等所包含传统文化含义成为国家认同目标也就成为必然。

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udooo.com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udooo.com

〔9〕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352.
〔10〕徐国琦.中国与世界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M〕.马建标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7.
〔11〕朱蒂斯·A.霍华德.关于认同的社会心理学〔A〕.周宪主编.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C〕.中华书局,2008.61.
〔1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

3.679.

〔13〕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M〕.舒诗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49.
〔14〕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

5.23.

〔1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

3.40

6.

〔16〕科恩.论〔M〕.聂崇信译.商务印书馆,1988.165. 〔18〕白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任晓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81.
〔19〕江宜桦.公民理念与公民的教育〔A〕.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性〔C〕.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

4.318.

〔20〕Eamomm Callan,Plurali and Civic Education,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991,pp.66-68.
〔21〕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13.
〔22〕徐贲.通向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M〕.新星出版社,2009.96.
〔23〕凯兴斯坦纳.公民教育的目的〔A〕.瞿保奎,等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60.
〔24〕Doug McAdm,John D.McCarthy,and Mayer N.Zald(ed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and Cultural Fram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ress,199

6.p.129.

〔25〕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落与族属身份〔M〕.王建娥译.新华出版社,200

3.102.

〔26〕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
〔27〕T.H.McLaughlin.citizenship,Diversity and Education: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2,2

1.p.24

〔28〕Gross,Ric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hard,E.Dynneson,Thoams: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1,p.6.
(责任编辑:石本惠)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