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办法小结

教学方法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办法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7131 浏览:231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英语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学习者英语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广大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读前——读时——读后”三段教学模式为依托,谈谈如何实现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读前活动;语言吸纳;综合考量;阅读教学
2095-3089(2013)25-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当今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具备广泛有效阅读的能力,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在高中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读前——读时——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即将阅读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目的及相应的阅读活动。其中,读前活动是读课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通过文本主题或话题的导入以及对主题或语言的初步感知和预测帮助学生激活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而读时阶段则主要是验证前阶段的预测,理解语言材料,进行文本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把握语篇结构、主旨大意、写作意图及主要信息等,并在训练阅读微技能的同时学习文中生词、短语、句式等语言知识。读后活动则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材料相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因此,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也就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读前活动的合理设计是有效实施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前提

1.有效的时间安排

读前活动的目的有二:其一是让学生对文本主题初步感知并产生兴趣;其二是通过读前活动的进行,自然地过渡到目标文章的阅读当中。因此,读前活动设计应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课堂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和主题指向,教师需要对这一活动的时间加以一定的控制,太多读前的导入必然会导致读时阶段的过程缺省,从而导致文本解读不到位,学生语言输入量不足,进而影响语言输出的质量。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关注时间的合理分配,保证在读中环节高中生有足够的事件来仔细研读文本,在最后的综合性语言输出节中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思维拓展和话题交流。

2.多种形式的选择

读前活动的设计宗旨在于调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估计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为接下去课堂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做好情感和知识上的铺垫。据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话题或主题,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保持与学生的交流状态,而不应该是知识的灌注状态,否则在接下去的语言入和输出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必定会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难以调到最佳状态。

3.全方位的设计

文本阅读的目标是多维的,我们不仅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积累观点,感悟文化,体验情感,更需要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因此,读前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思考,不仅要关注词汇,注重阅读词汇障碍的清除,而且要考虑文本内容和背景知识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的阅读语言输入过程中的理解障碍。

二、读中活动的语言吸纳是有效读后输出活动的基本保障

1.不同问题特征的把握

层层递进的读后活动设计是语言输入过程中促进语言输入吸纳环节的最佳途径。为此,教师不断培养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获取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内容和阅读目的,有选择地灵活使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因此,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阅读特点和解题策略。

2.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概括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有效的略读法和精读法的结合。教师如在第一遍阅读教学中就过分关注细节内容的分析梳理,则会使学习者“见树不见林”,不利于其从整体来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有效的略读过程除了教师对篇章文本特征的指导外,还应该帮助学习者熟悉各类常见篇章类型的典型组织模式,认识语篇常见的衔接和连贯手段,把握篇章内各段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认识、解读篇章的组织模式,使学生在首遍阅读的时候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篇章所传递的信息。

3.文本解读的反复性

影响读后活动语言输出效果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文本解读过程的粗糙或阅读过程的缺失。有些教师往往在“单方面”解读文本一至两次,根本就没有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进行讨论或其他语言拓展活动,导致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观点进行有效的表达。因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本理解的反复性。

4.读中活动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思维性

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并不体现在任务个数的多少,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式的任务看上去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最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读中活动形式的灵活性、活动难度的层次性以及活动高中生思维的量和质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读后活动的综合考量是高质量语言输出的根本保证

1.输出活动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知识水平

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阅读后语言输出活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活动设计的难度有欠适中。太容易的任务让学生无话可说,太难的任务则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保持沉默不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学习者的人只能能力和知识水平,重新定位活动的难易度,激发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多设计几个难度和类型不同的任务供学习者选择。

2.输出活动应体现与阅读话题的相关性

读后阶段语言输出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和深化,使材料内容融入到语言学习的图式之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其他技能。因此,读后语言输出活动设计的第一要素便是紧扣阅读的话题,其次才是讨论主题对于学生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程度,否则脱离了课堂主线的读后输出活动便是无效的行为。

3.输出活动需巩固运用阅读材料中和新话题词汇和语言结构

阅读的文本材料往往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中可以借鉴的最佳素材。教师在通过与学生共同细读文本,仔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之后,可以要求学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生将课堂中所积累的词,词块、句子、片段信息等充分地应用到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换言之,输出活动需要以巩固运用阅读材料中的核心话题词汇和语言结构为中心,再结合一定的情景和任务,进行语言在特定语境之中的模仿应用。为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药力求核心词汇的框定,在相关的语言输出活动前“突显”和“重复”文本中的核心词汇或语言结构,以帮助学生及时整合新旧知识,并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新的任务情境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