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护理ICU临床护理专家培养案例

护理ICU临床护理专家培养案例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13219 浏览:569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背景临床护理专家(cpnical nurse speciapst, CNS)是随着二战后护理教育家们认识到必须培养高层次的护士、提升护理质量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和日益复杂的卫生保健需求而产生的。时至今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CNS的培养已经比较成熟,CNS也以提供规范化高质量的护理怎么写作得到广泛认可。而对于ICU这样一个危重患者、先进抢救设备、高新护理技术集中的领域,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进展ICU的CNS也是大势所趋。为使我国护理人员培养尽快与国际接轨,及更好地推动ICU护理事业的进展,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符合国情的ICU CNS培养案例。目的了解ICU CNS培养的学生目标群体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及培训需求;调查ICU医护人员对ICU CNS能力的期望;探讨学科专家对于ICU CNS角色的期望;编制符合中国特点的ICU CNS培养案例。策略1.为了解学生目标群体的态度、能力水平和培训需求,首先通过方便抽样的策略对213名目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因子浅析萃取因素,之后根据因子浅析结果建立评价模型,对学生群体的态度和能力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接着进一步通过焦点团体访谈法了解学生群体的兴趣与需要,12名由医院护理部推荐的ICU护士参加了此探讨。2.为探讨ICU医护人员对ICU CNS能力的期望,采取方便抽样的策略对406名ICU护士和58名ICU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多维尺度浅析。3.为探讨ICU医护人员对ICU CNS角色的期望,运用质性探讨的策略,对10名ICU学科专家进行访谈。4.整合以上内容确定ICU CNS培养的目标,初步拟定培养案例。最后用Delphi法,通过两轮咨询17名资深专家加以检验与改善。结果1.学生目标群体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及培训需求模糊综合评价浅析结果显示,评价因素很大程度侧重于“科研能力”,次之是“临床实践能力”,重要量最低的是“咨询能力”和“教学能力”。被调查对象的态度和能力水平总体不高,得分3.529分,以高到底依次为:态度(4.262分)、临床实践能力(4.168分)、治疗性沟通能力(3.814分)、管理能力(3.693分)、教学能力(3.688分)、咨询能力(3.227分)、科研能力(3.214分)焦点团体访谈结果显示,ICU CNS培养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层次应达到硕士水平;培养内容应包括临床护理、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和咨询等多方面内容,并体现护理最新理念;教学策略应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采取讲授法、研讨法、情景模拟教学和自学等多种策略;评价方式以综合评价为主。2.医疗系统对ICU CNS的素质要求探讨多维尺度浅析结果显示,ICU CNS的期望能力主要体现在临床作用和进展期望两个维度上,可被分成临床实践、团队工作、教育、制约改善等四类能力。其中对临床作用最大的是临床实践、团队工作能力;进展期望最高的是团队工作、制约改善能力。3.学科专家对ICU CNS角色期望的探讨学科专家将ICU医护人员对ICU CNS角色期望归纳为角色特质与角色执行。角色特质包括对ICU护理工作的热情、临床胜任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角色执行包括患者管理、指导与知识传播和领导协调。4. ICU CNS培养案例的构建培养目标包括积极的职业态度、全面的临床实践能力、熟练的教育咨询能力、基本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管理领导能力等5个一级目标,以及18个二级目标、61个二级目标内涵。课程包括护理探讨生必修课、CNS核心课程、CNS专科课程3个模块,共19门。重症临床实践安排共有实践目标8个条目,实践内容6个条目。结论1. ICU CNS学生目标群体的专业态度尚可,但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 ICU CNS培养需重视专业态度的积极作用,重点进展团队工作能力、部分临床实践能力、制约改善能力,加强评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全面提升综合能力。3.本课题以学生、社会和专家三个方面确定了培养目标,并通过Delphi法,构建了ICU CNS培养案例,ICU CNS的成长需要大量临床实践加上多学科的专业教育。关键词:重症监护论文临床护理医生论文教育论文护理论文课程论文德尔菲技术论文
本论文由www.udooo.com,需要查抄袭率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

    摘要5-7

    Abstract7-10

    第一章 前言10-21

    一、 背景与作用10-12

    二、 文献回顾12-17

    三、 探讨目的17-18

    四、 论述框架18-20

    五、 相关概念20-21

    第二章 课程案例的初步构建21-73

    一、 学生目标群体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及培训需求21-46

    (一) 探讨目的21

    (二) 科研设计21

    (三) 第一阶段量性探讨21-38

    (四) 第二阶段质性探讨38-44

    (五) 对下一步探讨的启迪和倡议44-46

    二、 医疗系统对ICU CNS的素质要求探讨46-57

    (一) 探讨目的46

    (二) 探讨策略46-48

    (三) 探讨结果48-52

    (四) 讨论52-57

    三、 学科专家对ICU CNS的素质期望探讨57-65

    (一) 探讨目的57

    (二) 探讨策略57-58

    (三) 探讨结果58-62

    (四) 讨论62-65

    四、 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初步框架的确立65-73

    第三章 课程案例的确立73-106

    一、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探讨程序73-77

    (一) 形成专家咨询表73-74

    (二) 确定咨询专家74

    (三)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74

    (四) 资料的统计策略74-77

    二、 咨询专家选择情况和可靠性浅析77-81

    (一) 专家的积极程度77

    (二) 专家的权威程度77-79

    (三)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79

    (四)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79-81

    三、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浅析81-101

    (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81-91

    (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91-101

    四、 课程案例的确立101-106

    (一) 培养目标的确立101-103

    (二) 课程设置的确立103-104

    (三) 重症监护临床实践安排的确立104

    (四) 培养方式104-105

    (五) 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105-106

    第四章 讨论与深思106-111

    1 培养案例的特点106-107

    2 我国ICU CNS的未来进展方向107-111

    第五章 总结111-113

    一、 主要探讨结果111

    二、 革新点111-112

    三、 局限性112

    四、 对进一步探讨的倡议112-1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