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历史教学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专升本)设计实践教学查抄袭率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专升本)设计实践教学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12959 浏览:501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及专业课程开设存在不同,学生专业技能有所差距。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毕业设计课题和要求,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思路,使学生按照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原则完成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升本;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1671-0568(2012)29-0119-03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之一。按照学校“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照“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保持师范性、发展综合性”的办学定位,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按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制订了新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

一、毕业设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毕业设计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使毕业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环节是检验学生四年专业学习并充分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二、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的不同

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合并拓宽为建筑工程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建筑工程专业扩宽为土木工程专业。
目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两部分生源组成,一类是高中毕业直接录取的四年制本科生,一类是专科毕业升本的学生。专升本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专科阶段的专业学习,然后直接从三年级开始按照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执行教学任务。
专升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专科阶段所学的专业如建筑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着与土木工程专业相似之处,但也有的专业只是相近专业,如公路监理等,甚至个别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差甚远,如制冷与冷藏专业等。其中,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占53%,相近专业的占30%,不同专业的占17%。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相比之下,在专业课程上略显不足,这些问题已经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凸显出来。比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有些学生专科阶段学习过《建筑施工技术》,他们希望《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增大教学内容,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但有些学生专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相关课程,连基本的施工工艺原理都不知道。如果只一味地照顾前者,后者学习起来会相当吃力;但如果过多地考虑后者,前者又会觉得课程很乏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造成成绩距离过大,不利于教育均衡。
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校教学计划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专科阶段的毕业环节参与了工程类实践活动,如到施工现场或设计单位等参与实习,所占比例为51%;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相关实践活动,如参与招投标等,所占比例为34%;一部分学生所在学校没有进行相关训练,所占比例为15%。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毕业环节形式也有较大差别,做毕业设计的有57%,做毕业论文的有43%。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针对毕业环节明确要求做结构类毕业设计,而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做设计或论文内容与结构设计相近的占52%,有着较大差别的占48%,这部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会感到难度较大。
如果没有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应对以上存在的客观情况,而是简单地使用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指导大纲,势必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不均衡,毕业设计效果不理想。根据现行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毕业设计模式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题目的选择、答辩与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实现多规格、多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地学习。

三、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1.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先对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大体上分为两组,一组由理论基础更强的教师负责指导以前没有接触过毕业设计和本、专科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目的是让这部分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一组由实践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专科阶段专业相近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加前沿的专业知识。

2. 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

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设计题目要对学生的创造有一定的约束,又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开展分层次的毕业设计指导。在专升本学生选题时,在满足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供不同程度学生选做的内容,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指导,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余地。根据学生结构不同,在制定题目和选题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题目要结合实际工程。在满足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后,通过实际工程,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进行有机结合。采用真题真作的设计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工程。[3]
(2)设计题目具有不同的深度。对于以前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可以适当选择难度、深度较浅的题目,但一定要结合工程实践开展,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以前所学专业相近的学生在选题的要求上要高于专科所做的毕业设计,更加强调对结构设计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在毕业设计中,通过设计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3)设计题目要有多种方案供选择。相当一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在专科阶段参与过实践工作,接触了实际工程,将来的就业方向也比较明朗。设计题目应具有用多种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个人的就业意向和发展选题。

3. 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对于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要将毕业设计指导常态化。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增加指导的次数,将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对于专业相近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更新专业知识,结合学生就业和市场需要,及时补充教材上没有的教学内容,从而缩小与就业需求的差距。[3]对学生更多地放手,提高自行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学生有了主动性才会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4. 答辩形式及考核

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设计的评价由平时表现、工程实践、设计成果三部分组成,即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的优劣评分,实践工作中项目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根据学生工作表现的评定,毕业答辩委员会的成绩。这三部分评分要按一定比例综合,比如按40%、30%、30%的比例制定评分标准,这样可以体现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和全面性。[4]
由于专升本学生的情况不同,将四年制本科的成绩组成增加一项业务技能答辩,即按照平时表现、工程实践、设计成果、业务技能答辩四部分组成。对于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按照30%、20%、40%、10%的比例考核,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积累专业技能。为了缩小与专科阶段专业相近学生的差距,也要求这部分学生增强实践业务技能,从而达到教学和专业知识的目的性和均衡性。对于专业相近的学生按照20%、30%、30%、20%的比例考核,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自主扩宽专业知识面,增强实践业务技能,更加有目的性和突出性地参与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这就可以使学生提交成果时,打破传统的图纸设计这一单一形式,只要能够体现实用性并与学生就业密切结合,都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可以提交设计文件、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写作技巧、工程检测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设计。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是宽口径的专业,目标是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和具有初步研发能力的学生。毕业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检验,针对土木工程(专升本)学生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才能够在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的平台上,使每个学生得到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适合的锻炼和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具有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地开展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祝彦知等.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4).
张爱民,王旭.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11).
[3]李永梅,赵均.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4]黄家骏,郭兵.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