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试述途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试述途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5008 浏览:147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机制和共谋策略,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实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发展,结合学校历史传统,体现时代要求,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全面推进“博雅工程”,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应当指出,加强和改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现代大学树立先进的核心教育理念,高瞻远瞩、精心谋划、分步实施。

一、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大学的发展已从“精神型”走向了“专门型”组织,组织结构由比较简单的几个部门转向了庞大的工作系统,专门的管理活动已经出现,大学内部有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协作和依存也不断加强。因此,制度安排是大学发展的必然。制度建设与机制和体制创新是同质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具体来说,各项制度措施的完善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起点上,各项制度措施的制定与完善首先是要建立在和法制的基础之上,反映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就是依法治校和管理,有这样一个逻辑前提,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发扬批判和独立的精神,鼓励教师进行开创性的研究。
第二,在转变学校行政职能方面,要更多地体现“精神性”而非“物质性”,“全员性”而非“科层性”,加强教授治学、教师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唯有如此,学术权力才能超越行政权力。同时,一所大学如果在学术权力面前失语,仅剩行政权力,那么,大学校园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学校立命的学术只能是空谈。
第三,目前有消息称,教育部拟为高校教授评级定岗,取消正副教授职称。这无疑是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的一项新举措,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透明、严格的竞争遴选制度和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才能真正把学校内部搞活。
第四,各学科的高度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全球语境下学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改革现有的学科和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不断提高一流大学的学科和科研的管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科技创新。同时,好的制度安排不仅是选择,而且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大学校园文化需要制度框架的支撑,大学校园文化是娇嫩的花朵,高贵的理念也只有在与之相容的正式制度下才能存在并得以发扬。因此,只有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新力才能竞相进发,大学校园文化才能卓尔不群、历久弥坚。

二、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机制和共谋策略

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与共谋,除了内部合力问题之外,对于外部应该从两个向度予以考察:一方面强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外部环境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这样的厘清,我们发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与共谋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并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闭门造车。所以,从大学自身、大学与政府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发,必须强调各级组织领导与形成建设合力之间的必然关系,而理想的关系状态则是通过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共同促成合力的形成。
在社会资源整合方面,政府作用是绝不能被忽视的。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可以从自身职能出发,利用间接的宏观管理方式促进其建设发展。具体方式包括:一是政策方式,即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行为;二是经济方式,即在拨款、资助、投资、奖励和招标等教育经费分配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倾斜来调整提高文化方面的投入;三是信息怎么写作的方式,即通过提供信急怎么写作来使高校有选择地决策自己的行为;四是监督评价方式,政府教育部门通过检查、鉴定、评估等话动来对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只有内外兼修,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整合资源,凝聚力量。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实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建设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园文化的创新则需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合力并抓。第一,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大学精神是核心。培育具有创新理念的校园精神,要深入开展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崇尚学术,探索真理。第二,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证。要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校园文化环境要素至关重要。积极营造高校包括制度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在内的创新环境,是高校校园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组织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动机”,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和平台,具有促进校园精神的培育、激活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
特别要提出的是,多校区办学更应注重文化创新。随着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实践和多元文化的存在,面对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要求高校必须尽快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确保“一个大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大学校园文化是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一所大学的灵魂,在多校区办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多校区办学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按其内在的层次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继承关系、融合关系和创新关系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的文化精神是大学的血脉和魂魄,而大学精神的积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传承,则多校区大学可能是一盘散沙。第二,传承对于多校区办学的新型大学来说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必须首先确定新组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等让其深入师生员工内心,成为大家共同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保证,真正使统一后的大学校园文化理念深入师生员工的灵魂深处,并化作自觉的行为选择。第三,创新能力实质上是一所大学内在生命力的真正体现。这种创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选择,而建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则是当前条件下多校区办学的首要之举。

四、结合学校历史传统,体现时代要求,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学风、教风和校风是衡量一所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其中,校风是理念,是精神,教风、学风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与实践。具体说来,校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一所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也是学习者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巨大的学习动力,端正的治学态度与良好的学习方法。教风是校风的核心,是师德的载体,教风不仅影响和制约学风,而且主导校风。
理论上讲,教风和学风的好坏,决定着一所学校校风的好坏,其中教风又是影响学风和校风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教风建设,乃是培养优良学风和校风、办好一所大学、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和谐社会”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大事。目前,正是各高校大改革,大发展的时期,“三风”的建设只有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并体现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规律,才能实现良性互动,赢得社会赞誉。比如,教育的本质是“树人”,教风的落脚点在于教书育人。现代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主体,使学生发挥主动精神,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为此,要重构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加多维化和综合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高效。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授一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更要传承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沟通,撞击学生的知识灵感,引起学生的学习与共鸣,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探究者和创造者。

五、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全面推进“博雅工程”,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地方。当代中国大学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导向,大力推进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艺术等“博雅工程”系列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丰富校园人的精神生活,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各院系每年都可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格调清新高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科技文化艺术节,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各显其能,使校内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大众化和精品化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大学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倡导建设健康向上的自我教育、自我怎么写作和自我管理的学生社团组织,如大学生通讯社、演讲与口才协会、体操队、武术队、书法协会、球迷协会等。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激发师生员工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可对学生进行以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为主题的入学教育,对新教师进行各种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等,深入开展“三育人”,创建优良班风、教风和学风活动。使新生从入校的第一天和新教师任教的第一堂课开始,就培育起爱国爱校的情感。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学校都可紧密围绕形势和任务,确定纪念活动的主题,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各种蕴含丰富教育内容的活动。这些全年基本不断线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可极大地丰富师生的思想文化生活,有力地提升师生的时代精神、创新进取意识和思想修养品位。
参考文献:
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冯艾,范冰.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张秀容,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作者简介:
邱平静(1972—),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