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采访提问技巧分析

采访提问技巧分析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9921 浏览:434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采访是各类媒体记者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就某种意义而言,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开始时一般少问多记,过一段时间则边问边记,最后则又问又记又观察。杰克·海敦于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可见提问是采访通向成功的桥与门,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提问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采访发问很难达到千篇一律,他们愿谈还是不愿谈,如何打开他们的心扉,只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因事、因空间、因关系而选择,这就要求记者熟练地掌握好采访提问的技巧。下面是我多年来从事新闻和专题栏目现场采访提问的一些领悟。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是最为基本的提问方式,它要求提问者不隐晦、正大光明、不拐弯抹角地提问,双方交流处于绝对朗然的状态。能够让我们这样顺利开锁的往往是我们熟悉的人或者是政务要员、外宾或运动员等。熟悉的人,你过于客套,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做作、不实诚,你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一环节上浪费时间和感情;像政务要员一般公务繁忙,社会阅历丰富,自身素质也较好,我们再过于启发引导,会显得多余,甚至招来反感,给采访带来不愉快。所以面对这两类采访者,只要事先做足了采访功课,直接发问即可,按步骤进行。这种单刀直入的提问爽直明快,节省时间,所获信息也多直接地富于使用价值;
2)旁敲侧击,循循善诱。这是采访中迂回路线的一种反映,就好比打仗,正面攻不下,就采用迂回战术。以一种检测象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通过巧妙提问曲折发射采访主题的提问方式。这类采访对象往往不善谈或者遗忘。在这里,记者的提问貌似无关主旨,却能由对方的反应,做出推测和判断,诱发谈兴,见缝插针地把采访对象拉到主题上来,采访就变得顺畅多了。比如我采访过一位残疾老人自费为大伙开办文化大院,我很想采访一下她的老伴,我刚问了一句“您支持您的老伴吗?”她马上就推脱了,说自己不会说话,后来我发现她的衣服很破旧,我就问她:您辛苦修自行车的收入能给自己添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点新衣服吗?她手攥着衣角,眼眶湿润了,话终于来了,原来老头好几年没给她添新衣服了,仅有的收入都陆续花费到需要的演出服和设备上了,老伴心里委屈着;我又发现了墙壁上的空吊瓶,顺藤摸瓜,问其究竟,老伴继续告诉我:老头就在前不久的演出前病倒了,为了不耽误准备好的演出,老伴给全权张罗了,就一个原因坚决不能扫大家的兴。话说到这里,究竟支不支持不言而喻了。这时候老人家又不自觉地道出了办文化大院以来她所感受到的:左邻右舍越来越团结,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大家都上去搭把手,这是用金钱也难写到的效果啊。至此,我的采访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主题更鲜明了。另外对一些年代久远遗忘的事情,我们可以用新旧对比,或者变化对比,甚至细心地去收集一点过去的影子,哪怕它是残损的、发黄的,只要能勾起他们的回忆,打开记忆的闸门,我们就成功了;
3)激将法刺激的妙用。本指用刺激性的话使将领出战的一种方法,后泛指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鼓动人去做某事的一种手段。对于那些并不是不善谈,有的是高傲不屑谈,有的是顾虑重重不愿谈的采访对象,你再一味地穷追猛打,恐怕也是白费力气,这时候,你莫不如试用一下激将法,对的事你可以错问,故意把事情颠倒,正的事你可以反问,行也说不行,刺激他们的心智,激化他们的情绪,也就是在他们的自尊心上小心地刺一些小孔,迫使他们不得不予以解释、说明、反驳和答辩,从而激活话题。例如:一位名记者在采访一位国王时说:“陛下,有些人说你是者,也许是个仁慈的者,可到底还是者。我知道您听到过这些批评。现在是您回答他们的一个机会。”从此打开缺口;
4)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简洁自然,具体明了。这是因为采访对象记忆有限,你前面说了一大堆背景材料才转入正题,或者问不暇接,连续几个问题一股脑地抖出来,这样就会出现听了头忘了尾甚至混乱的现象,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回答自然不会尽如人意;再就是你提问的问题太大,太笼统抽象,让采访对象无从谈起。例如“您认为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您对中国有什么了解?”“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提问其结果或使采访对象不知所云,或泛泛而谈,言不及义,打不到记者期望的目的。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新闻采访时间中体会到:“要让采访过程顺畅,就得要有到位的问话,就像俗话说的:这话问道点上了。敬一丹就给自己一个约束:采访时不许问“请问你有什么感想”。所以这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提问一定要具体,也就是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华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能激起对方兴趣的具体问题,做到具体和概括的统一。另外提问切记生硬,人都是生活化的,情感化的,你要报道感人,就要营造出和谐愉快的气氛,尤其是不善谈的,生硬的提问只会得到“是”或“不是”的回答效果。比如你采访木讷的菜农:如果您直接问,您生活得满足吗?得到的回答只能是:“还可以吧”,如果您换成“您现在富足了,为什么不卖掉这个蔬菜大棚,享享清福呢?”他的回答就不会再是只言片语了。所以只有给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提问的灵活巧妙,用你真挚的情感去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情,这样才会谈出亲切和深刻来。
参考文献
王春泉.新闻采访技巧—理论与实践[M].西安出版社.
赵淑萍.电视采访[M].北京广播学院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出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