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战后美国社会共识论兴起和影响

战后美国社会共识论兴起和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13746 浏览:589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世纪中叶美国学术界出现的共识论思潮是冷战国际大背景和美国社会变迁的产物,共识论者通过美国无阶级对立与社会冲突、美国社会结构功能合理、美国制度与生活方式优越、美国发展道路先进和美国独特例外等论点,对美国文化传统上的连续性、文化心理上的和谐性和文化价值观的优越性进行论证,认为美国是一个文化上高度共识的和谐社会。共识论对战后美国社会改革运动的发展、新保守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是战后美国社会和谐化进程的重要推力。
关键词:战后美国;社会和谐;共识论;例外论
: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44-04
20世纪中叶,美国学术领域出现了一股以鼓吹社会共识或一致为标志的学术思潮,并逐渐发展为战后美国政治文化领域中具有主导性影响的思想。这一思潮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它既是美国社会变迁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又是适应美苏全球冷战对抗大战略的客观要求的反映。它的出现对美国冷战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20世纪后期新保守主义的勃兴和长期占据社会文化主导地位具有直接的关系。

任何社会思潮的产生总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决定的。战后美国共识论思潮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二: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冷战对抗格局的直接影响,二是美国国内社会发展变迁因素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重要的一个后果是美国上升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这不仅深刻地影响到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历史的进程,也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诸领域的发展方向。首先,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第一的超强国力,激发了举国上下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早在1943年《生活》杂志创刊人亨利?卢斯就公开声称美国世纪已然来临,杜鲁门总统更是踌躇满志地宣告美国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领导“自由世界”的义务。其次,冷战对抗所具有的制度与意识形态竞争特性需要在学理上有相应的理论应对。冷战时代的特点在于:对抗性的双方在全方位较量中竭力巩固自己的阵脚,赢得优势以最终压倒对手。与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相比,相互间妖魔化舆论攻势使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上升至主导地位,这从肯尼迪和尼克松等执政时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的高度依重可见一斑。
国内方面,20世纪中叶的美国正步入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第二次社会转型时期。19世纪末,美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的第一次转型,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到20世纪20年始迈进消费社会的门槛。二战结束后,以生产为主导的工业社会逐渐向以怎么写作和消费为主导的后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赤贫和匮乏成为历史。因经济原因而发生的社会冲突明显减少,社会和谐度稳步增强。最为重要的是,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56年,白领阶层人数首次超过蓝领,[1]中产阶级在总人口中逐渐上升到支配地位,美国社会结构日益向菱状结构演变。
另外,自新政时代以来,工会运动再掀,战争结束之际,工会会员达到了1450万人,其中1千万人属于劳联(AFL),450万人属于产联(CIO)。[2]虽然工会与政府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在持保守政治立场的人眼中,在长期的劳资对抗中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是激进政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战后美国社会共识思潮主要围绕consensus这一概念展开,这一概念来自拉丁文的consentire加后缀tus而成,一般译为“和谐”、“一致”、“共识”等,意指社会群体在情感和信仰上的团结一致或认同,因此,共识论也被称为和谐论。1959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海厄姆首次使用该词来指称当时已见雏形的和谐论思潮。共识论者相信,consensus这一词语是对美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贴切描述,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词语。当然,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因学术领域和旨趣的差异,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论说。张涛认为,“和谐”指的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及其所包含的个人主义与进取精神。[3]这正是大部分共识论者立论的基础。具体而言,共识论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论述:
1.美国无阶级对立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与冲突论。美国历史学家戴维?波特在1954年出版的《富足的人》中认为,物质的充裕是“人类的机灵、人类的主动精神、人类的适应性和人类的进取心”的产物,而“在物质生活的所有方面美国都拥有空前的财富”,它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因为“这些财富得到极其广泛的分配”。[4]结果正如路易斯?哈茨所指出的,绝大多数美国人接受中产阶级自由主义价值观,十分珍视平等等理想和价值,使美国社会避免了曾经折磨欧洲的痛苦的阶级对抗。[5]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则在其三卷本的专著《美国人》中断言,美国人对包括阶级对抗在内的思想意识毫无兴趣,他们只关心日常的具体问题。这种历史传统使美国人“懂得保守主义的意义。”[6]路易斯?哈茨认为,美国自建国始就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家,它所拥有的自由主义传统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的一致性与连续性,马克思主义者在美国土地上备受孤立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这一传统的深厚与强大。[5]
2.美国社会结构功能合理论。在社会学界,以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力图通过对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模式的理论建构对美国社会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帕森斯看来,社会是一个由多层级的子系统构建而成的复杂的大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对应承担一定的功能,子系统间通过功能释放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维持社会大系统的运转。真正让一个社会和谐有序存在并发展的社会系统构件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规范。在美国,由平等价值观造就的机会均等意识和制度安排成为社会系统稳定的保障。另外,从社会进化的角度看,可把人类社会分为初、中、高,奉行理念的古代希腊和今日美国社会是高级社会的典型。在的高级社会里,政治的本质并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也不是国家运用权力来对付内部公民和外部敌人,相反,权力是“一种社会制度动员资源的能力,以期达到集体的目的”。政治则涉及如何最有效地动员资源问题。[7]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本身不存在初等和中等社会司空见惯的社会对立与冲突的土壤。那么,如何理解普遍存在的社会冲突现象呢?帕森斯用社会系统的结构分化来解释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现象。他认为,社会是个处于缓慢进化中的系统,无论是微观的人际互动层次的角色分化,还是宏观的社会制度层次的结构类型分化,历史地存在于社会结构中。分化打破了平衡,产生的紊乱引起社会结构紧张,其中一些失衡可以通过系统内部机制调节予以恢复,但另外一些则可能超出调控范围,导致全面社会变革。然而,由于帕森斯主张进化趋同论,把美国置于人类社会进化的顶端,其理论逻辑自然是,美国社会无由发生冲突与变革。3.美国制度与生活方式优越论。托克维尔对美国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剖析和评论堪称经典。在他看来,美国代表一种十分特殊而又独一无二的成就,在19世纪的地球上,除美国外再无第二个社会有这样如此引人注目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基于法律基础上的公民权利平等。“我在合众国逗留期间见到一些新鲜事物,其中最引我注意的,莫过于身份平等。”[8]为什么美国能较早实现平等呢?托克维尔认为,原因在于:美国人生来就是自由的,而自由是平等的前提。早在殖民时代初期,美国人就生活在自由的乡镇自治模式中。“乡镇组织将自由带给人民,教导人民安享自由和学会让自由为他们怎么写作。”[8]通过与贵族制度比较,他认为制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代表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防止权力滥用,产生公共精神和爱国心,为社会整体福祉的推进提供巨大力量,培育法律意识等等。和谐论的倡导者在这个问题上常常不厌其烦地引用托克维尔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因为在他们看来,托克威尔的著作不仅“准确且系统地描述了美国的平等、个人主义以及美国的个性”,而且“公正地把理论和观察融合在一起”。[9]
4.美国例外论(exceptionali)。事实上,以上观点都直接间接地与美国理想主义传统中固有的自我认知上的“例外论”的影响分不开。美国例外论源于美国清教徒的理想主义观念:美国是上帝特别选取用以安置从上帝那里接受了特殊使命的移民的家园,它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外部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这一观念被用于解释美国社会主义运动不发达的原因,认为与外部世界充满阶级对立和激烈冲突相反,美国没有阶级对立,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产阶层,或如托克维尔所说:“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小康之家”[8]。社会学家李普塞特在对美国和加拿大进行比较后,认为美国独特的中产阶级社会结构和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使美国无法形成欧洲那样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没有了社会主义运动所产生的社会对立与冲突,美国社会整体上表现出和谐稳定的特征。其实,早在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纳?桑巴特就在“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的疑问中通过美欧间比较研究得出了优越的物质生活使美国例外的结论。[10]美国例外论的现实价值在于,它不仅为现行体制提供了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挑战的有效理论话语,而且也为美国历史和现实中广受诟病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解释。这是美国众多理论家和政客至今仍紧抱其不放的重要原因。
5.美国发展道路先进论。二战后,许多新兴独立国家面临摆脱落后状况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课题,这在客观上为东西方冷战对抗构筑了一个重要竞技场。从意识形态竞争的角度出发,美国社会科学领域一大批知名学者如罗斯托、白鲁恂(Lucian Pye)、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詹姆斯?科尔曼等人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检测设以论证美国发展道路的普适性。这些检测设主要有: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截然对立;经济、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变化相互结合、相互依存;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是沿着共同的直线性方向向现代国家迈进;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与发达社会交往而加速前进。在他们的检测设中,美国作为现代国家的代表,处于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美国以往的历史经验展现了通往真正的现代性的道路”。[11]这些检测设归结到一点,即现代化道路或模式或许不止一种,但美国模式无疑是最佳方案。
显然,共识论涉及历史、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与社会生活等层面,旨在论证美国文化传统上的连续性、文化心理上的和谐性和文化价值观的优越性,其核心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化或社会的无阶级化,这是美国例外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缘由。换言之,美国社会不同于欧洲和世界的根本之处,是由以独特文化价值观为根基的中产阶级社会特性注定的非冲突性。

20世纪前期,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查尔斯?比尔德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创立了美国历史解释中的冲突学派。他们认为,自美国立国以来,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构成了美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即便是治国安邦之基的联邦宪法也不过是这种利益冲突和相互妥协的产物。[12]战后共识论的提出直接对冲突论的理论正当性和学术地位发起挑战,结束了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冲突学派占据美国历史解释主导地位的局面。事实上,共识论作为一种思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潮的兴起,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为美国冷战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话语。自冷战之初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战略,到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再到肯尼迪?约翰逊的和平战略,进而到尼克松?福特的缓和与均势战略,延至里根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和老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虽然各具特点,但其中不可否认地贯穿着一种文化自信:美国拥有对手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的社会共识性和文化优势,这是美国不战而胜的法宝。因此,虽然实力的较量贯穿冷战始终,但美国冷战整体战略侧重于政治文化潜在渗透力的发挥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为美国内部建构一种应对反叛与冲突的修复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南。面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青年反叛和各种争取正义的社会运动,共识论提倡者直接或间接地予以回应,不仅为现行体制辩护,更重要的是对反体制的挑战进行了系统原因分析,为权力掌控者正确决策创造了重要理论基础。其一,共识论的众多命题直接否定了激进政治文化目标的可行性。其二,把激进社会反叛归因于个体青春期心理的正常表现而非制度性弊端。其三,以包容性的制度平台溶解或稀释对抗性力量,如党就公开接受左翼政党在其组织内开展活动。其

四、牢牢把握美国例外和模式普适的话语主导权,占尽先机。

再次,孕育了战后影响深远的公民权利运动。20世纪50年代伊始,战后美国所呈现出的和谐一致局面逐渐为一浪高过一浪并日趋激烈的社会运动所打破,无论是作为先行军的黑人民权运动,还是更加声势浩大的学生反战运动,嬉皮士反主流文化运动,激进女权运动,同性恋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其核心目标或宗旨大多不外于促进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构建真正的社会和谐。所有这些运动故可以称之为公民权利运动。虽然和谐论本身并不支持社会运动,但社会运动参与者却是和谐论的信徒,他们大多属婴儿潮(baby boom)中出生的一代,没有经历过大饥荒与战争,充满自信心与使命感,以致力于天下的公平正义为己任,因为他们相信,一旦在公民权利方面实现真正的公正,美国社会就会臻于和谐。因此,“挽起袖子,改造美国”成为以肯尼迪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人的共同心声。[13]最后,在为20世纪7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石的同时,客观上又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政治土壤。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告别离经叛道的60年代,重新回归传统。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新保守主义大行其道。追寻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源流,和谐论正是其本源。布尔斯廷、霍夫斯塔特、哈茨等人皆是公认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新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功能、支持低限度发展的福利国家、强调传统价值、扩大个人与社会的自由和权利、强化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等等。这些主张的哲学基础没有脱离社会共识论的范畴。里根和小布什时代是新保守主义在政治上甚嚣尘上的时期,无论是内政方面的“里根经济学”和布什的新自由主义所尊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还是外交方面以实力求和平的里根主义和先发制人加单边主义的布什主义,都不过是新保守主义哲学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而已。
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进程表明,美国社会的和谐化程度大为提高,逐步由学术思想变为政治信条与纲领的共识论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hn K.Galbraith, The New Industrial State[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7.
[2]Nash, Jeffrey, Howe, Frederick et al. ed., The American People: Creating a Nation and a Society[M].NY: Prentice Hall,2008,793.
[3]张涛. 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美]沃尔特?拉菲伯等.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362.
[5][美]路易斯?哈茨.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3、253.

[6][美]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历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7]Talcott Parsons. Politics and Social Structure[M].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206.
[8]托克维尔.论美国(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67、58.

[9]卢瑟?S.路德克.构建美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前言、1.
[10]Werner Sombart, Why is There No Sociali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Plains, N.Y.: International Arts & Sciences Press, 1976.P.106; Byron E. Shafer ed., Is America Different? A New Look at American Exceptionali.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

1.p.6.

[11][美]雷迅马.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3,7.
[12]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3]王庆安.“伟大社会”改革——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改革及其启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30.
The Rise of Social Consensusi in Post-War America and Its Influence
LV Qing-guang
(School of Marxi,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Jiangsu, China)
Abstract:In the mid-20th century, social consensusi in American academia was the by-product of the cold war and American social change. Advocators held that the features of American society could be included in no class confrontation or conflict, reasonability of social function and structure, superiority of system and lifestyle, and advancement and uniqueness of American developing model. All of these linked to a basic conclusion of the US was a high consensus society in culture for its continuity of cultural tradition,harmony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superiority of cultural values. Consensusi impacted significantly on post-war social reform movements and the rise of neoconservati and multiculturali. Its an important force to the harmonizing process of post-war American society.
Keywords:post-war America, social harmony, consensusi, exceptionali
〔责任编辑:左安嵩〕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