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关于中国古代谈中国古代官德建设

关于中国古代谈中国古代官德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31172 浏览:1441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开展保持员纯洁性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能端正思想、坚定信仰,更好地为人民怎么写作。官德建设是其中应有之义,也就是端正为官之道。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官德方面的建设和考查,并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继承和发扬这些好的做法和训戒,做到古为今用,对改善我党领导干部作风和增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官德;干部;修养
1006-0278(2012)06-198-01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在权力这个大背景下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作为历史范畴的官德,有一部分被继承和延续下来,比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等等。我们通过回顾古代的一些优秀作法,做到古为今用,对提高我党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官德建设大有裨益。

一、为什么重视官德建设

(一)关系到国家盛衰

官员道德对于整个社会国家的影响巨大。在《群书治要?崔寔政论》上面有一段话。 "凡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弊而不寤,政浸衰而不改,习乱安危,逸不自睹。或荒耽嗜欲,不恤万机;或耳蔽箴诲,厌伪忽真;或犹豫歧路,莫适所从;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之贱废。是以王刚纵奔弛于上,智士郁伊于下,悲夫!"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国家之所以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官吏的道德风气颓废。唐代诗人李商隐,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咏史》里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过分奢侈、浪费的生活最终导致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走向衰落。那我们用这一个规律来看一看中国之所以能够在那么艰苦卓绝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打败了装备精良的日本人、国民党,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那一批共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产党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他们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获得了大众的支持,所以取得了政权。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二)关系到民风善恶

官吏道德对于整个社会风气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样是在《群书治要·礼记》这本书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说下级侍奉上级不光要看这个上级领导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如果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那么他的下级一定有人比他更加的喜好。有些领导人喜欢喝某种品牌的酒,结果这个领导在任时好多单位都成了和领导同一口味。所以上级喜好的所厌恶的东西不能够不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这个君子就是指在位的领导者,他的德行就像风一样,而一般百姓的德行就像草一样,这个风向哪边吹,这个草必然会向哪边倒。实践也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那么从中可以看出官员的道德对于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官德对官员本身的意义

那么官员修身有良好的德行对于官员本身又有甚么意义呢?在《大学》上有一句这样的教诲,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保持长久的富贵,这个德行是财富、身份、地位、民生的根本,而这个财富、身份、民生是德行的枝叶、花果、外在的表现而已。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你外在的身份地位、民生是靠你身后的德行来承载的,如果你没有身后的德行,虽然获得了好的身份,好的地位,好的财富,但是不能够维持良久,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那么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个人的修身对于自己保持长久的富贵至关重要。在《中庸》上面孔老夫子在称赞舜王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二、古人的官德修养之道

我们认识到了官员道德的重要意义,我们就看一看中国古人是怎么样来进行道德修养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古代的官德。第一就是修身,第二就是爱民,第三尊贤。
(一)修身
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当然中国古人讲官员修身有很多方面,我们把主要的方面概括为三个。第一个就是戒贪。在《贞观政要》上面有这样一句话,"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一言道破了贪心对自己对国家的影响。《大学》上有一句重要的教诲,"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不合道义的方式聚敛而来的,不用着急,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给败散掉。第二点就是惩忿。就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怒气。我们中国人的文字都是一个智慧的符号,我们看一看这个怒是怎么写的?上面是一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当你发怒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自己变成心情的奴隶,你已经不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了,所以你才会发怒,它怎么办呢?所以孔老夫子有一个弟子来向他请教说有没有一个字我可以终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说有啊。这一个字就是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点是改过。《群书治要·鬻子》说,"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能够及时地改正,才能避免更大的错误。中国人有句很重要的心得,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已"。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第一要想到的不是去怨天尤人,而是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从而能提高自身能力和弥补自身缺点。孔子的弟子曾子对自己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种深刻内省的修身方式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传统,更是那些走进官场的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生存法则。现代的领导干部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小错时总觉得无关紧要,大错时后悔晚矣近几年来落马的那些省部级干部们,有哪一个不是从小错开始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呢。(二)爱民
中国人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不是对立的有关系,是一体的关系,特别强调要爱民如子,视民如伤。"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群书治要》)在这样的教育之下,真能做到这些的官员卸任时,甚至出现老百姓跪倒送行的场面。有人说这是中国人不懂的表现,但崇尚的西方出现过这种场景吗?东南亚危机时,好多国家老板拿不出钱来发工资,工人罢工,工厂倒闭。可在韩国企业却出现了另外的情景。工人们把自己积蓄拿出来写国债、捐赠给企业,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感人一幕却没有出现在儒家的发源地中国。这正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使国人丧失了文化自信心,自己的传统自己没有继承下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段话说的是君与臣的关系,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普通的干群关系。领导干部与普通的百姓鱼水相依的关系是古今都认识到的规律。只有对民众关心爱护、处处维护,才能有良好的干群关系,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局面。若是总是把百姓看成是洪水猛兽,动不动就上升到维稳的层次,百姓的正常诉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最终会激化矛盾,最终造成真正的社会危机。
(三)用人

1、亲君子,远小人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暗也。君之所以明者,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群书治要》)当领导的人如果心地通达,广听兼纳,圣德日益扩展,否则愚钝与日俱增。"凡奸臣者,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 (《韩子》)试看一下那些落马的官员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所在部门成了一言堂,个人意见代表了部门的意见,下属们都是满口赞扬之声,听不到反对意见,结果呢,在下属们的注目之中走进囹圄。还有一家官员落马是因为家人的牵累,开始时没注意约束,后来想约束时已经晚了,遂处处遮掩,却欲盖弥彰,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用人不可不谨慎。

2、尊贤使能

鲁哀公问孔子,向东扩展房屋是否吉祥。孔子回答,"夫损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撢权,天下之不祥也。"(《孔子家语》)可见,古人把圣贤归隐、愚者当权认为是天下的灾难。"屋焚而人救之,则知德之;年老者使涂隙戒突,终身无失火之患,而不知德也。入于囹圄、解于患难者,则三族德之;教之以仁义慈悌则终身无患,而莫之德。" (《尸子》)其见解可谓深刻,只有让那些贤德之人把仁义慈悌传播于天下,才是立人之根本,立世之根本。而这些都需要社会上形成尊贤使能的良好风气,让贤德之人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

3、慎用人才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在人才的选拔上,古来就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智,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邪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乱世愈甚,故其国不免于危亡。" (《六韬?文韬》) 是这段话虽写于千年之前,却很深刻地剖析了现度的一个弊端。尤其在选拔、提拔官员的制度,测评看上去很公平,有时也能及时反映问题,但实质上有很大的漏洞。去看那些落马的官员,最后彻查,很多是带病提拔,直至东窗事发,否则还将继续升迁。在官员的选拔上,我们还有很多经验向古人学习。
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屡经改朝换代的动荡,但一旦政权建立,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够恢复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要彻底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从觉悟人性、唤醒人心做起,重视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官德建设,刻不容缓,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是贵古薄今,而是古为今用,让先贤圣达的思想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梁衡,官德[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2012.
张康之.行政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魏征.群书治要考译[M].团结出版社,20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