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论语《论语》英译综述

论语《论语》英译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5143 浏览:187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论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本身也成为国外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典籍之一。迄今为止共产生了约六十个《论语》英语全译本或节译本。对中外《论语》英译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客观地分析与总结,能有力推进《论语》等中国典籍外译及其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论语》;英译;研究
作者简介:李 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湖南 常德 415000)
《论语》是中国典籍中的杰作,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被译成世界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较多语种的《论语》译本中,英语译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海内外《论语》英译研究的论文、著作大约有一百多篇/部,包括刊发的学术论文、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专著等等。

一、国外《论语》英译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论语》的文章不少,但专门研究《论语》英译的文章很少,且基本上是一些《论语》英译本的书评。
Sunder Joshi{1}简单介绍了苏慧廉的《论语》英译本,强调了《论语》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和实践智慧。{2}Homer H. Dubs评述了韦利的《论语》英译本,认为该译本可读性强,整体质量不错,尤其是该译本的文学性超过以前任何一个《论语》英译本。{3}Wing-Tsit Chan评述了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认为林语堂在选译《论语》条目翻译时细致、到位,《论语》中最重要的一些条目大部分都没有漏网,此外,译文“信”、“美”俱备,质量甚高。Wing-tsit Chan还评述了Chêng Lin的《四书》英译本,认为译文英语表达清晰,语言风格优雅,但译者对儒家术语的翻译不一致。{4}Liu Wu-chi研究了James R. Ware的《论语》英译本,发现译者为了使自己的译本区别于其他译本,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翻译儒家概念时标新立异、在译文中插入注释等。他认为译本总体上忠实于原文,质量尚可,但也存在一些翻译不准确的地方。{5}Robert E. Hegel简单评述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刘殿爵教授《论语》英译本,指出该译本最大的优势是提供了中文原文,但是由于没有注释,因此该译本对专业读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者价值有限。{6}Anne Cheng评述了利斯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认为利斯译文语言过于口语化,行文简洁但不忠实;而黄继忠的译本只不过是刘殿爵《论语》英译本和道森《论语》英译本不必要的重复。{7}T. C. Kline III评述了白氏夫妇的《论语》英译本,指出由于白氏夫妇提出了《论语》成书的“层累理论”,因此他们的译本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知名文本的新译本;同时也指出,白氏夫妇的译本的评注太过于详尽,不适合于初学者。{8}John B. Henderson评述了白氏夫妇的《论语》英译本,认为白氏夫妇很好地发展了《论语》成书的“层累理论”,尽管译本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但却是迄今用英语出版的有关中国思想方面的书籍中最重要的和给人印象最深的。{9}Edward Slingerland评述了白氏夫妇的《论语》英译本,指出该译本行文臃肿,令读者难以接近,并且译者是从政治的角度而非哲学的角度解读《论语》。{10}
Alice W. Cheang研究了安乐哲和罗思文、白氏夫妇、黄继忠、利斯的《论语》英译本后指出,各译本只是译者个人化诠释,孔子本人的声音经过了各种过滤未能被忠实传达。此外,《论语》英译过程中最先失去的是原文最重要的形式特征——文本的模糊性。《论语》原文紧凑、模糊费解,但译者必须从几种可能的解释中选出一种,因此译文也就变得简单和清楚明了。{11}Did Schaberg研究了安乐哲和罗思文、白氏夫妇、黄继忠、利斯、刘殿爵、道森、亨顿(Did Hinton)的《论语》英译本,指出每一个译本有自己特定的读者,都为在英语世界传播《论语》做出了贡献。此外,他认为各译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风格之别。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译本对那些追求实用主义的读者是个鼓励;{12}刘殿爵翻译的《论语》警句文采斐然,语言极具表现力,他的译本仍将吸引广大读者;道森译本注重直译,注释不多,但弥足珍贵;利斯译本注重意译,比其他译本可读性更高;黄继忠花了很多心思为《论语》中某些语段的不同解释作注释;亨顿的译文口语色彩浓厚,容易吸引新时期的读者;白氏夫妇的译本既想吸引汉学家,又想吸引普通读者。
总体而言,国外《论语》英译的研究不如国内的研究丰富、广泛、深入。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英国和美国的几个学术刊物、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论语》英译的研究者也不很多,其中不少是旅居海外的华人。

二、国内《论语》英译研究综述

概括起来,近些年国内《论语》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论语》的译本(对比)研究、《论语》中的核心概念词的研究、《论语》英译历史和传播研究及其他方面。

1. 《论语》英译个案研究

韩彩英和王正仁以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为语料,探讨了语境差别问题和文献翻译中的语境补全策略,分析了理雅各直译的好处和产生的问题。{13}王辉以理雅各翻译的《论语》为例,分析了理雅各学者型翻译的特色与得失。{14}何刚强分析了韦利的《论语》英译本得与失,探讨了典籍英译的“两个合理性”问题。{15}陈可培从微观的角度,语言与民族精神、直译与忠实的关系层次上探讨理雅各对《论语》中几个关键词语的处理方式及其所体现的译者的主体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6}从译者情况、翻译目的、译本特色等方面介绍和评论了森柯澜的《论语》英译本。{17}陈亚君从哲学阐释学视界探讨了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现象。{18}李霜评论了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得失,指出其译本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文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度意译使得其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色彩的丧失。{19}李冰梅对韦利的文化身份对其《论语》翻译影响从多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韦利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中的独特意义以及对中国经典外译的启示。{20}邸爱英研究了庞德的《论语》翻译,指出他的翻译尽管不够准确忠实,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汉字的痴迷和对孔子的信仰,成为翻译与创造结合的典范。{21}张雪飞以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为语料,探讨了语义翻译策略的优点:能较好地保留原作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22}章莉从后殖民翻译理论入手,解读了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归化翻译策略。{23}刘娥以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林语堂的《论语》英译本,分析了制约译者翻译目的的因素。{24}陈国兴论述了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指出安乐哲教授的《论语》翻译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对话。{25}金学勤评介了戴维·亨顿的《论语》英译本,认为该译本通俗、流畅、简洁。{26}王东波探悉了辜鸿铭《论语》翻译思想,指出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抛却了“形式对等”的梗桔,采用损益、衔接、类比等策略,充分实现了文化传播这一原始和终极的翻译目的。{27}边立红、吴鹏从后殖义理论中的“杂合”概念解读了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指出辜鸿铭译本中的杂合是为了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平等对话。{28}

2. 《论语》译本(文)对比研究

崔永禄通过对比韦利和柯立瑞的《论语》英译文,讨论了译者理解和翻译意图对翻译的影响。{29}张小波(2000:37-40)对比了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指出了他们不同的翻译风格,并从翻译理论上证明了不同翻译风格的译品存在的意义。{30}熊德米对比了5位不同译者的《论语》英译文,指出不同翻译人员语言文化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同一翻译作品理解上的差异和译文表达的差异。{31}杨天旻对比了理雅各、辜鸿铭、韦利、刘殿爵、老安、赖波和夏玉和的《论语》英译本,探讨了文化名著复译问题。{32}程钢以理雅各与韦利《论语》英译本中“君子、小人”、“克己复礼为仁”、“一贯忠恕”等关键范畴词为例,对他们翻译《论语》的义理系统作了对比分析。{33}王辉对比了理雅各、韦利和刘殿爵《论语》英译本,指出了大陆出版界编选西方汉学家译文时存在的一些问题。{34}王辉对比分析了庞德、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论述了两位译者的翻译目的、解经方法和行文风格,并说明两个译本的特色及成因。{35}刘永利和舒奇志对比了理雅各、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论语》英译本,认为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罗思文译本分别是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的典型代表,从这两个译本所呈现出的差异真实地展现了翻译学研究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的拓展和延伸。{36}魏望东从翻译功能理论、跨文化交际、文本类型、翻译策略、解构主义等视角对比了理雅各、庞德和森柯澜的译本,并论述了典籍复译的必要性。{37}倪蓓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了理雅各、辜鸿铭、庞德、林语堂、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论语》英译本对《论语》的不同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阐释背后的原因。{38}倪蓓锋和沈强对比了理雅各、庞德、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论语》英译文,探讨了译者的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多样化形成的决定性作用。{39}倪蓓锋对比了理雅各和庞德的《论语》英译本,着重讨论了庞德《论语》英译本的特色和影响。{40}何刚强(2007:77-83)对比了理雅各和韦利的《论语》英译本,指出了两个译本的妙处和存在的问题。{41}沈培新和丁建海从顺应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辜鸿铭和安乐哲、罗思文英译《论语》的策略。{42}丁建海对比了辜鸿铭和安乐哲、罗斯文的《论语》英译本,从语言动态顺应论的角度论述了译者不同翻译策略背后的原因。{43}王东波对比了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译本的特色和优劣作了归纳总结。{44}倪蓓锋对比了理雅各、辜鸿铭、林语堂、庞德、安乐哲和罗斯文的《论语》英译本,探讨了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如何影响翻译策略以及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关照程度。{45}刘阳春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比了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46}高璐夷比较了韦利、许渊冲《论语》英译本,分析了解构主义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47}郑晓秋以哲学阐释学为指导,对比研究了理雅各、韦利、穆勒《论语》英译本,指出三个译本的不同主要是由译者和文本的历史性所致。{48}丁建海在顺应论视角下对辜鸿铭和安乐哲、罗思文的《论语》英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策略。{49}金学勤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典翻译中文化的阐释问题。{50}李红梅等从翻译策略、隐喻的翻译等角度对比分析了理雅各、韦利、刘殿爵《论语》英译本。李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比了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英译本差异,论述了译者的文化选择与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密切相关的。{51}葛亚芬通过对比理雅各、韦利、刘殿爵《论语》英译本,论证了关联理论在《论语》翻译中的应用。{52}覃江华对比了韦利、黄继中、赖波和夏玉和《论语》英译本,指出典籍英译者必须把宏观的、战略性的“文化意识”与微观的、策略性的“语篇意识”融合起来。{53}张柏柯从关联理论出发,对比了森柯澜、理雅各和刘殿爵《论语》译文片段,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54}

3. 《论语》词汇英译研究

王辉(2001:116-121)探讨了《论语》中核心概念词的英译,指出统一的译名对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十分重要。{55}章亚琼、斯洪桥以理雅各、苏慧廉、韦利等人的七种《论语》英译本对儒家核心术语“仁”的翻译为基础,讨论了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的播撒。{56}张继文探讨了《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指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该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有机结合。{57}张继文探讨了《论语》中概念词的词义解读与翻译,指出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58}孟怡村(2011)借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理雅各和刘殿爵《论语》译本为语料,研究了《论语》中五个核心哲学词“仁”、“义”、“理”、“智”、“信”的翻译。{59}陈奕曼以阐释学为理

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论基础,探讨了《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翻译策略。{60}罗丹、贾德江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论语》中“仁”和“礼”的英译。

4. 《论语》英译历史和传播研究

王东波探讨了《论语》英译的缘起,研究了《论语》英译的历程,对比了典型译本的特色。杨平简单介绍和阐述了20世纪《论语》的英译情况。杨平(2009:37-47;129-149)从西方传教士、西方汉学家、海内外华人三个角度对200余年间的《论语》英译情况作了概述和评价。杨平(2009)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域对《论语》英译的历史和现状作了系统和客观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典籍翻译就是文化翻译,《论语》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利用和文化传播的过程。{61}

5. 其他方面研究

李天辰谈了自己英译《论语》的四点体会:理解要透彻、要译出内涵、用词要准确、译法要多样。{62}综述了上世纪80年代来的《论语》英译研究情况。{63}魏望东、黄伯天利用庞德、理雅各、森柯澜《论语》英译本中的例句分析,研究怎样做到在跨文化传播中既保留原语异质性,又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64}章亚琼(2007)以勒弗菲尔的翻译思想为基础,从异延、播撒、踪印、增替四个角度出发,重点对理雅各、威利、刘殿爵、雷蒙·道森、黄继忠五人英译本中《论语·学而第一》中个别词、句的翻译以及译者的注释进行考察。{65}王辉探讨了基督教意识形态在马歇曼、柯大卫、理雅各三个传教士《论语》译本中的具体体现,研究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66}杨平(2008:42-47)探讨了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倾向,指出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策略是对儒学作“神学化”阐释,用基督教神学附会儒学。{67}儒风分析了《论语》英译五种不同的文化翻译策略,指出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往往会在翻译策略中注入自己对文化的想象。{68}邸爱英选取多种《论语》英译本中的实例,论述原作语言简约性与《论语》翻译多样性之间的关系。{69}王琰比较了国内外《论语》英译研究情况,指出了《论语》英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论语》英译研究展望了未来。{70}杨平、陈亚君、陈永进以《论语》的英译活动为例,论证了《论语》等儒家典籍的英译应该注重信息的易懂性、信息的对比性和信息的多样性三个原则。{71}在描述《论语》英译历史的基础上,从翻译转喻性视角出发,对《论语》翻译中涉及的五个方面进行了历时的对比分析,即学者型和文学型翻译传统、《论语》文本形式异质性的取舍、名字的翻译、翻译动机对译本的影响、《论语》中关键术语的翻译。刘雪芹从《论语》译本的辅文本视角出发,探讨了《论语》英译所涉及的各种“语境化”。曹威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语世界几位代表性的《论语》英译者,如芬格莱特、史华慈、葛瑞汉、安乐哲和郝大维的《论语》英译本为语料,研究了英语世界孔子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论语》的翻译与研究已经基本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

三、《论语》英译研究的待拓展空间

《论语》的英译研究指导着《论语》的英译,使《论语》的英译越来越趋向成熟。但《论语》的英译研究仍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1. 研究视角较单一

作为中国典籍的《论语》,其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语》英译研究应还可以从哲学、历史、文化等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然而,目前的《论语》英译研究的视角比较单

一、多是从语言层面或文字转换技巧方面入手,国内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 研究缺乏系统性

《论语》英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多元化”两个历史文化语境。虽然译者身份的各自不同,各译本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同一历史时期的大多数《论语》英译本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目前大部分的《论语》英译研究少有人从历史文化语境等视角入手,对《论语》英译史作一个系统的历时性研究,归纳出每个时期《论语》英译的总体特征和找出影响《论语》英译背后的因素,以及归纳出《论语》英译的总体发展趋势。

3. 研究对象相对集中

近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国内《论语》英译研究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论语》英译研究方面的文章。但《论语》英译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对象相对集中、存在着重复研究的问题。目前国内的《论语》英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大部分集中在三个方面:《论语》英译个案研究、《论语》英译对比研究、《论语》词汇英译研究。这意味着大部分的论文是在语言转换技巧方面作重复研究。除此以外,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也相对集中。迄今为止,《论语》已有近六十个英译本,这些为《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但是,在已有的《论语》英译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比较集中选择了理雅各、辜鸿铭、韦利、刘殿爵、庞德、林语堂、安乐哲等人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
结 语
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在西传。随着我国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正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牢牢把握着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下,世

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界经济文化正面临着大发展大交流的总体趋势,翻译变得不可或缺,而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典籍的外译工作也尤为重要。以往的《论语》英译者和英译研究者为《论语》英译与英译研究积累了丰硕的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为儒学思想和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论语》的英译及英译研究仍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释
{1}Sunder Joshi:“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W. E. Soothill”,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18,No.3,1938.
{2}Homer H. Dubs:“Review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Arthur Waley”,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36,No.20,1939.
{3}Wing-Tsit Chan:“The Wisdom of Confucius by Lin Yutang”,Pacific Affairs,Vol.13,No.4,1940.
{4}Wing-tsit Chan:“The Four Books--Confucian Classics by Chêng Li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1,No.3,1951.
{5}Liu Wu-chi:“Review of The Sayings of Confucius by James R. Ware”.
{6}Robert E. Hegel:“Review of Confucius, The Analects by D. C Lau”,Chinese Literature,Vol.6,No.1/2,1984).
{7}Anne Cheng:“Review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Simon Leys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unyu): A Literal Translation by Huang Chichung”,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62,No.2,1999.
{8}T. C. Kline III:“Review of The Original Analects: 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 by E. Bruce Brooks and A. Taeko Brooks”,Pacific Affairs,Vol.72,No.2,1999.
{9}John B. Henderson:“Review of The Original Analects: 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 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by E. Bruce Brooks and A. Taeko”,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8,No.3,1999.
{10}Edward Slingerland:“Why Philosophy Is Not "Extra" in Understanding the Analects”,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50,No.1,2000.{11}Alice W. Cheang:“The Master's Voice: On Reading,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Analects’of Confucius”,The Review of Politics,Vol.62,No.3,2000.
{12}Did Schaberg:“‘Sell it!Sell it!’:R ecent Translations of Lunyu”,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 (CLEAR),Vol.23,2001.
{13}韩彩英、王正仁:《语境差别与文献翻译中的语境补全》,《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14}王辉:《以<论语>三个译本看古籍英译的出版工作——兼与刘重德教授商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5}何刚强:《文质颉顽,各领——对<论语>两个海外著名英译本的技术评鉴》,《中国翻译》第2007年第4期。
{16}陈可培:《偏见与宽容,翻译与吸纳》,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
{17}:《<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陈亚君:《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视界融合》,《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李霜:《辜鸿铭英译<论语>得失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3期。
{20}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1}邸爱英:《<论语>语音的简约性与<论语>英译的多样性》,《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2}张雪飞:《语义翻译策略的应用——以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为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3}章莉:《后殖民视阈下辜鸿铭的儒经翻译》,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4}刘娥:《功能翻译理论诠释下的<论语>林语堂英译本》,《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5}陈国兴:《论安东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1期。
{26}金学勤:《通俗简练,瑕不掩瑜——评戴维·享顿的<论语>和<孟子>英译》,《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
{27}王东波:《辜鸿铭<论语>翻译思想挥析——文化翻译的范例》,《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
{28}边立红、吴鹏:《辜鸿铭<论语>译本“杂合”特征解读》,《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9}崔永禄:《理解的困惑与译者的意图——阅读<论语>两个译本的札记》,《外语教学》1999年第1期。
{30}张小波:《关于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翻译的对比研究》,《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1}熊德米:《有关<论语>的五种英语译文比较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2}杨天旻:《<论语>六个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33}程钢:《理雅各与弗利<论语>译文体现的义理系统的比较分析》,《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34}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35}王辉:《理雅各、庞德<论语>译本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6}刘永利、舒奇志:《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比较看翻译的文化转向》,《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7}魏望东、黄伯天:《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从理雅各、庞德到斯林哲兰德——兼改典籍复译的必要性》,《中国翻译》2005第3期。
{38}{44}倪蓓锋:《论庞德翻译的<论语>——兼与理雅各比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udooo.com

7年第1期。
{39}倪蓓锋、沈强:《译者的个性化解读与<论语>译本的多样性》,《文献资料》2006年第25期。
{40}倪蓓锋:《论庞德翻译的<论语>——兼与理雅各比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1}沈培新、丁建海:《顺应翻译论观照下的<论语>两译本评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2}丁建海:《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3}王东波:《<论语>英译的比较研究——以理雅各译本与辜鸿铭译本为案例》,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45}刘阳春:《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翻译策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6}高璐夷:《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题性与<论语>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年。
{47}郑晓秋:《哲学诠释视角下三个<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9年。
{48}丁建海:《动态顺应翻译策略——评析<论语>两译本》,《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9}金学勤:《<论语>英译之跨文化阐释:以理雅各、辜鸿铭为例》,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50}李红梅:《教育哲学典籍<论语>英译研究之四——再论《论语》英译中隐喻的翻译》,《语文学刊》2009年第11期。
{51}李媚:《从文化选择性论中西方译者翻译<论语>的差异》,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52}葛亚芬:《从关联理论看<论语>的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53}覃江华:《典籍英译的文化意识与语篇意识的融合——以<论语>三种英译为例的讨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4}张柏柯:《关联论视阈下<论语>翻译探析》,《时代文学》2011年第9期。
{55}王辉:《<论语>中基本概念词的英译》,《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56}章亚琛、斯洪桥:《从儒家术语“仁”的翻译论意义的播撒》,《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7}张继文:《<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兼议<论语>三译本》,《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8}张继文:《<论语>概念词词义解读与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59}孟怡村:《基于语料库的<论语>核心哲学术语翻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0}陈奕曼:《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及阐释学视野下的应对策略——以<论语>中“君子”、“小人”的翻译为例》,《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3期。
{61}罗丹、贾德江:《目的论观照下的<论语>中“仁”和“礼”的英译——基于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南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62}杨平:《<论语>英译的概述与评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3}杨平:《20世纪<论语>的英译与诠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64}王琰:《<论语>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当怎么发表展》,《中国翻译》2010年第3期。
{65}刘雪芹:《典籍复译的危机——<论语>英译二百年(1809~2009)之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6}:《<论语>英译简史》,《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67}戴俊霞:《<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源于:论文的写法www.udooo.com

 {68}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69}:《20年来的<论语>英译研究》,《求索》2006年第5期。
{70}魏望东、黄伯天:《中国古典文化意象翻译再现:<论语>英译案例比较》,《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
{71}王辉:《<论语>译本与翻译的基督教意识形态》,《深圳大学学报》第2007年第6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