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简谈中学语文PPT在中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中运用

简谈中学语文PPT在中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7108 浏览:223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作者通过三种不同模式的多媒体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发挥了PPT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 PPT课件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礼记·学记》
PPT课件因其支持媒体类型多及易学易用的特点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PPT课件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潜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动性和可持续性。但现在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出现以课件播放为主线,教师为导演,学生为观众,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过程具体感知的现象。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模式成为单线程模式,即师→生信息流动,缺乏生→师、生→生之间教学信息联系,教学过程的“预设”太强,缺少真实的“再生”。
杜威认为:“知识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相似度检测,是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刺激而做出探究的结果。”因此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参与课堂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学习知识的满足。而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播放会减少学生对教学积极的参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无法落实。
为了实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最大化,克服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过程过度预设、过度干预、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的弊端,增强学生对语文教学知识的再生性与创造性,我根据学生现有能力及不同教学内容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自主播放PPT课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播放PPT课件,教师基本不干涉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学习内容,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语文教学内容一般以难度较大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主,充分利用PPT课件大容量、快节奏的优点,是教者实施次数最多的一种方式。在备课时教者要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一份导学案,其教学作用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式,同时教者还要制作一份具体教学内容PPT课件,其教学作用主要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解惑和拓展学生思维。在导学案设计中,我一般将它分为“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堂自主探究”及“课后自主提升”三个栏目,尽量避免在传统模式教学下学生“吃不下”与“吃不饱”同时存在的现象。而PPT课件主要作用是“承前启后”、“化解矛盾”,即强化课前自主预习效果、推动课堂自主探究、促进课后自主提升。
以小说《祝福》为例,我实施教学的基本进程如下:
(1)通过多媒体教室(一人一机)局域网络将本课教学课件和导学案下发到每个学生机中,用投影仪呈现PPT课件的结构与PPT课件基本的操作方法。
(2)学生结合导学案与教材自主浏览课件,按照导学案要求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及相关问题的答案,也可以通过教室局域网络向相邻同学和教师请求学生协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问的内容可进行个别辅导,也可面向全班做难点解析。
(3)教师巡视学生学习进度和内容,当场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和教学疑难。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求学生不要过于追求一些知识的细节,防止学生在课堂中偏离教学内容主线,影响当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4)学生通过教室局域网络提问系统向教师提问,
(5)在适当时机教师下发导学案的参。相邻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批改和评价。
(6)抽查部分学生的导学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作业情况,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教程特点: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进程速度和学习内容的顺序,师生与生生互动频繁,整个教学节奏较为舒缓,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但此类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很大,在课堂中有少数学生做一些与教学无关事件,如打游戏、聊天等。教师可以通过教室网络终端设置阻止常见的网游网站和在线聊天工具的地址,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巡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和目的性。
教学结果评价:全体学生都完成本课导案中的“基础篇”,目标达成率100%,“提高篇”有近80%以上学生进行了尝试性学习与训练,多数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导学案中的提高阅读训练,效果明显。此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非常明显。

二、学生根据教材与导学案制作PPT课件

为了进一步放开课堂,提高学生课堂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我让学生以教材和导学案为主要依据自己制作PPT。此教学方法适宜运用于短小精悍的文本,如现代诗歌、古代诗词等。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说明此类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
导学案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目标实现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制作PPT的基本思路,因此我精心准备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导学案。此导学案不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的具体要求,还指导学生制作PPT时的一些基本要领,课件的大致结构、主色调及课件制作的基本技巧等。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学生收集PPT素材方面的时间消耗,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认为必要的课件素材,如:作者简介、康桥情结、写作背景、名家论诗等,还包括一些精美的图片和略带忧愁的音乐。当然为了体现学生课件的个性化,我也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教学的基本进程如下:
(1)通过多媒体教室的局域网下发导学案和课件制作素材压缩包。
(2)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诗歌并研读导学案的知识能力要求。
(3)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智能排列顺序制作PPT,在这个过程中依次完成导学案的相应要求。
(4)巡视学生学习制作过程,学生通过生——生互助系统与师——生提问系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学生通过网络共享系统相互播放对方的PPT,提出对方要改进的内容。学生推荐优秀作品。
(6)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教学进程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制作PPT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对诗歌的个性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与探究性。为了防止学生“不劳而获”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此教学内容的课件,我在实施教学时关闭了学生机与互联网的连接,学生所用课件素材全部从教者提供的素材包中获取。
教学结果评价:由于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助功能,导学案完成非常出色,更令人叫绝的有些学生通过PPT更传神地体现出诗歌表达的审美境界和康桥对作者心灵之重,有力地感染了读者,另外有些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方法总结也独树一帜,令人惊叹。但此类课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学生制作的课件较为零乱,图片、文字和色彩组织很不符合人的视觉要求,还有些学生只专注于某一张幻灯片的制作从而影响了其本课的学习进程。

三、学生根据教材制作PPT课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为了让学生体验自己做“小老师”的感觉,我尝试了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制作教学PPT课件,想让他们通过PPT向观众介绍此文章及相关的教学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实施此教学方式时我以一些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浅显的散文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udooo.com

为主,也涉及新闻报道、学生课外阅读文本等,如《想北平》、《前方》等。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首先要把握本课的“三维”目标并打造本课PPT的基本框架结构,为学生制作提供一个抓手,它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思维有拓展的空间,充分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
以《故都的秋》为例,我制作的PPT框架主要包括以下纲目:名人笔下的秋、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作者笔下的秋(南方秋的缺憾、北方“十分的秋意”——秋晨、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北方人、北方的果树、我爱北方的秋)及你心中的秋等几个模块。
本课教学大致进程是:
(1)通过局域网发放本课教学目标和PPT框架文件,并用投影仪演示PPT框架文件的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制作本文PPT的步骤:①学生研读教材(最好在课前预习完成);②学生播放本课PPT框架结构,了解制作的重点;③制定每个框架下知识目录(细化框架知识结构)④从教材和互联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课件素材(杜绝从网络上抄袭别人的课件,一定要体现制作者对教材的个性理解)
(3)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指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4)学生之间相互播放对方的作品,相互取长补短。
(5)学生推荐优秀作品,教师展示这些作品,作出必要的点评。
教学进程特点:因要在一课时间内对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完成PPT,教学过程较为紧张,学生之间制作的速度与质量差异非常明显:有些学生对散文理解很有灵性,有些学生显得有些浅薄,有些学生能很好把文字、图片、声音等多媒体素材内容有机融合,有些则显得呆板。特别是“你心中的秋”,有些学生观察别具匠心,笔下的秋天很传神、很真实,体现了学生较高的感悟自然的能力和广泛的知识面。
教学结果评价:通过本课自主学习,学生在根据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的同时,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由于此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效能差异很明显。但无论如何通过此类探索性学习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正如罗曼·罗兰所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教者通过三种不同模式的多媒体教学力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改变传统多媒体教学中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改纲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训练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语)的目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