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分析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双重维度电大

分析唯物史观马克思唯物史观双重维度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29733 浏览:1347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者简介:秦慧源(1986- ),女,河南许昌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
摘 要:长期以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被认为是“只有宏观,不见微观”,是宏大叙事的代名词。事实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蕴含着双重维度,是以微观理论范式为基础、宏观理论范式为主导来展开的。“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是马克思深切关注的领域,也是马克思微观理论范式所关注的内容。马克思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这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论范式。
关键词:唯物史观;微观理论范式;宏观理论范式
1004-1605(2012)11-0034-05
历史观的探讨是进行哲学研究绕不开的问题,但是在如何研究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方法选择。在西方,一些学者采用了宏观的研究方法,注重社会历史中的结构和规律的发掘,如结构主义,我们定义为宏观的理论范式。另外一些则运用了微观的研究方法,强调社会历史中的个体存在和具体条件的探索,如日常生活学派和存在主义等,我们定义为微观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宏大叙事”、“历史规律”等词来描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其中只有宏观,不见微观。其实,这是对马克思的极大误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以微观理论范式为基础、宏观理论范式为主导展开的,既把握了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又关注了历史进程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了对单纯的微观理论范式与纯粹的宏观理论范式的超越。任何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仅仅是宏观理论范式或仅仅是微观理论范式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都没有正确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微观理论范式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与“经济决定论”、“整体主义”和“宏大叙事”这三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发现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种宏观的理论描述。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但是却忽视了马克思考察唯物史观的微观方法。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71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阐发与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马克思正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阐发了个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微观史学家福柯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仅是宏观史学,也有微观视角。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指出,历史学由传统宏观史学向现代微观史学的转换“并不是从昨天才开始,因为我们肯定会把它的最初阶段上溯到马克思”。无疑,在福柯看来,马克思是微观史学的创始人。综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是马克思深切关注的领域,也是马克思微观理论范式所关注的范围。
首先,“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66-67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前提不是某种神秘的存在,而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即自我意识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讲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而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所说的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就是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就是从人的生产实践和人的社会关系出发。“各个人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119,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具体的微观的个人,而非抽象的人类。马克思还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67,“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3]。可见,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始终把个体的发展作为出发点,使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具有丰富内容的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内在统一起来。
在《1857年-1859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这正是他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充分表现。在“三大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状态依次呈现出有个性的个人、偶然的个人、必然的个人、自由的个人等阶段。马克思指出:“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122这些“个人”发展的不同状态正是“现实的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现实”内容。显然,马克思是在用具体的个人的发展状况来描述社会历史的进程。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了马克思对个人的关注,才能正确理解唯物史观。
总之,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的“个人”既不是“抽象的人”、“自然人”,也不是“纯粹的人”或是“人自身”,而是物质的人、社会的人和实践活动中的人三者的统一,因而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个人”是客观的、历史的、现实的和丰富的人。这体现了马克思考察唯物史观的微观范式。
其次,对具体的历史条件的考察是马克思研究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史观对微观领域的忽视,同时,他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过程也是批判传统宏观史学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93在传统史学家的视域中,要么认为现实之外的精神是历史的存在,要么认为古代帝王的思想是历史的基础,这都是将外在于世界之物作为历史发展的基础的做法,是一种历史观上的基础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史学家的视域不是停留在日常生活之外,就是停留于日常生活的表层,而现实存在的日常生活往往被传统的宏观史学家置之度外,这是传统史学不能真正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原因所在。马克思认为,要用实践观点分析历史,将历史看作是现实的生产实践的历史、日常生活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各种历史因素往往不同步、不均衡地发展。然而,传统的历史观不懂得实践的辩证法,要么把一切还原为机械,要么把一切还原为精神。这种历史观实质上都是以一种主体之思统一历史,因而遮蔽了日常生活等微观视域的丰富性和现实性。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相比,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明确界限已被打破。在此情况下,不能仅从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论范式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认识微观理论范式与宏观理论范式这双重维度有助于唯物史观摆脱宏观和抽象的特征,实现抽象和具体的融合,成为具有历史丰富性和文化丰富性的社会历史理论,从而彰显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
最后,有助于我们正确审视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马克思曾说:“一切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黑格尔也说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那个时代”。可见,哲学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一切真正的哲学研究都应该与现实紧密结合。其实,在历史上,真正的哲学研究也从没有脱离过现实,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现实而已。因此,任何哲学研究都必须对日常生活中的人的生存境遇、价值诉求等层面凸现出来的矛盾与问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审视与批判,为个人的生存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唯物史观,就必须对日常生活等微观领域加以关注。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科技化、市场化、网络化等方面的突破性发展,人们身处的日常生活世界发生了总体性变迁,在此过程中,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日常生活中个体的肉体遭遇、生存状况及未来走向成为唯物史观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唯物史观转向现实生活世界、深入实践所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剧变。随着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变迁的推进,经济的与政治精神文化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主体与客体的等各种矛盾不断凸显。
面对日益凸显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唯物史观的研究不应当幽禁在“纯学术”的概念世界,而应当走进社会现实,走进不断变化着的日常生活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困境、物质文化诉求和自由幸福期望

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udooo.com

,为人们建构富有人文关怀、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这对我们运用马克思的微观理论范式思考并解决问题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彰显了突出唯物史观微观理论范式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6]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
[8]衣俊卿.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视域: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726.
[9]赵福生.福柯微观政治哲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戴群英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