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文献综述 >增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增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4097 浏览:116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教师职业倦怠的角度进行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250名中小学教师。结果表明,教师的情绪倦怠程度并不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职业压力是直接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正确认识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研究
教师担当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角色,其素质水平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神圣的历史使命赋予我们的重任。随着社会发展加速,组织变革加剧,人们承受更多的职业不稳定感与心理压力,职业倦怠成了教育研究者关注的教师心理健康的重点,但是目前国内实证研究不是很丰富,国内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出现职业倦怠的中小学教师也不在少数,本文主要研究增城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一、职业倦怠的界定

Job burnout的普遍译法是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工作耗竭等,国内大多使用“工作倦怠”一词。今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是由Maslach与Jackson (1996)对其作出的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即工作倦怠是由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以及个人成就感的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等构成的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多维度的综合性症状,它通常会发生在与其他人进行直接接触的人身上。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中,Maslach等人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①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②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怎么写作对象;③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这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目前,这一模型在职业倦怠研究领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并被证明具有较好的跨文化的信度和效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由于职业倦怠而引起的高流失率和消极行为的增多,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也较多见于我国教师队伍中。如果产生了职业倦怠,那么教师的流失率和消极的行为也将会是很高的,本文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增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在一些变量上的差异,以期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缓解职业倦怠提供建议,并为今后寻求恰当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二、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主要被试来自增城市中小学教师,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被试的基本情况是:男教师71人,女教师129人,小学教师17人,初中教师137人,高中教师44人,中职教师2人,分别占总数的8.5%、68.5%、22%,1%。
(二)工具
根据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ducator burnout invento-ry,EBI)选取其中相关的因素,编制了适应本地区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共13道题,分别代表:疲惫、反应、空虚、知识及更新能力、注意力、成就感、工作胜任能力、工作厌倦、离职倾向、失眠、工作效率、头痛和颈椎等13个因素。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

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管理。

三、结果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初步分析

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得出有123人出现疲惫不堪的情况,占总人数的61.5%, 77人没有出现疲惫不堪的情况,占总人数的38.5%;有32人时常出现反应冷漠,占总人数的16%,168人没有出现反应冷漠,占总人数的84%;有53人感到明显的空虚感,占总人数的26.5%,147人没有感到明显的空虚感,占总人数的73.5%;有66人感到知识好像被掏空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占总人数的33%,134人没有感到如此,占总人数的67%;有70人感到注意力不能集中,占总人数的35%,130人没有出现,占总人数的65%;有92人感到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评价下降,占总人数的46%,108人没有出现,占总人数的54%;有38人常常怀疑自己,感觉无法胜任工作,占总人数的19%,162人没有出现,占总人数的81%;有76人开始对工作厌倦,占总人数的38%,124人没有感到厌倦,占总人数的62%;有67人出现离职倾向,占总人数的33.5%,133人没有出现离职倾向,占总人数的66.5%;有185人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占总人数的92.5%,15人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占总人数的7.5%;有40人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的现象,占总人数的20%,160人没有出现,占总人数的80%;有65人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占总人数的32.5%,135人没有出现此情况,占总人数的67.5%;有28人被头痛、颈椎病、背部疾病困扰,占总人数的14%,172人没有出现,占总人数的86%。

(二)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分析

在性别上,只有在空虚维度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F=7.726,Sig<0.05,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任教层次上13个因子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一)增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

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udooo.com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并不高,这与以往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一致,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在这些中小学教师中,有61.5%的人出现了疲惫不堪的感觉,在所有因素里占首位,人数最多,这可能跟教师的课业负担过重,官僚结构,教育教学评估,与学生、家长、同事以及领导的人际关系等有关,其次是有46%的人感到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评价下降,将近半数的人工作半年出现此情况,这与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面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有关,比如,学生的不当行为增加,师生关系淡漠,薪水低,家长苛求,紧张等等都会导致教师体验到相当大的压力和倦怠,从而导致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评价下降。再次有38%的人开始对工作感到厌倦,有33.5%的人出现离职倾向,每项人数超过三分之一,这跟教师工作的烦琐及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关,有部分教师还产生了教育难搞、学生难教的想法。面对新世纪的学生,也是社会上争议较大的80后、90后这部分人群的新观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冲突,家长将孩子出现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教师,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压力很大,再加上教师缺乏思想准备、应变能力,而且学校要求教师参加学生的早锻炼、晚自修,工作时间大大延长,一些教师甚至还要挤出时间进修学习,提高自己,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的考核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公开课与观摩课,教师的收入过低,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等原因都导致了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倦和离职倾向,一小部分教师还出现了身体上的疾病,如头痛失眠、颈椎病、背部疾病。压力过大、处于倦怠的教师往往产生教学效果下降、人际关系紧张以及自我身心伤害等不良后果,不利于学校有效性的发挥。因此,降低教师的压力和倦怠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从本次调查中发现,只有在空虚维度上男和女表现出了显著性的差异,这可能跟男性和女性情感有关,女性较为脆弱,男性比较坚强,所以差异显著。其他因子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上跟教师的性别和任教的层次没有关系。
五、结论

(一)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并不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已经存在较严重的倦怠。

(二)职业压力直接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职业压力越大(特别是来自考评、师生关系和工作负荷的压力),则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
(三)中小学教师已经开始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出现的时间开始提前,这与以往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在时间上发生了变化。
(四)在教师提前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应该首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采取积极认知,并且能进行适当的调试,从而维持甚至提高其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Chan D W.Hardiness and its role in the stress-burnout relationship among prospective Chinese teachers in Hong Kong.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3,19(4):381~395
Smuel F. Sear, Jr. Guido G. Urizar, Jr. Graret D. Evans Examin-ing a Stress-Coping Model of Burnout and Depression in Extension Agents. Jour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1,5(1):56~62
[3]Kalliath T J, 0'Driscoll M P, Gillespie D F, et al. A teat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in three sample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ork&Stress, 2000, 14: 35~50
[4]Cedoline A J. Job burnout in public education: Symptoms, causes, and survival skill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2,17~22
[5]Farber B A. Crisis in educati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eacher.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1, 5~27
[6]Kalliath T J, 0'Driscoll M P, Gillespie D F, et al. A teat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in three samples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ork&Stress, 2000, 14: 35~50
[7]Mills L B, Huebner E 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ccupational stressors, and burnout among school psychology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97, 53:103~115
[8]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

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1):80~84
[9]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262~26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