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试议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查抄袭率

试议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8868 浏览:273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微博是一种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参与性、选择性、层递性等鲜明特征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它在高校的运用日趋普及,但它在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影响,改善高校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目标,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所在。
关键词: 博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互联网在青年学生中的应用已经普及,成为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其中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①。根据吉首大学2012年5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每周上网在8小时以上的达到了94.7%,而其中尤其以参与性强的微博受到青年学生的热捧,学生对于微博的整体认同感达到95.6%。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已经成为了青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引起各级青年教育组织和机构的广泛重视,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而如何在现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平台基础上利用好微博这一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开展参与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平台的构建、管理与维护,切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实现青年学生自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理应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目标。

一、微博的定义

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而来,即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微博是一个信息发布、分享和传播的平台,通过发布短小精悍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等来即时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展示情感、发泄情绪等,通常每条文字信息限制在140个字符左右。

二、微博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微博这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1.及时性。微博上的信息既可以由互联网传输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接入网络的计算机终端,又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手机终端,由于信息内容变小,在传播速度方面相比于以往的博客更加快捷、及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无缝传播。由于微博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发布,因此其便利性和迅捷性都前所未有,其草根性、零门槛、低成本更是深得众多网民的喜爱。在微博世界里,即便你是一个草根级普通用户,即便你只是通过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你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众目睽睽的焦点,你发布的言论都有可能引起大众共鸣而被疯狂转播。
2.互动性。微博(客)等新载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由于微博发布的信息非常短小,且实现了实时传播,最为关键的它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实时的传播、转播、评论,此外微博还具有短信、对话等多种功能,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
3.参与性。微博目前已经为广大应用者提供了免费的零门槛平台,绝大部分的互联网终端和普通的手机用户都可以实时开通微博,微博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了移动的信息发布平台。每一个博主既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又可以成为信息的转(传)播者、分享者、评论者等,参与的途径和形式非常丰富。
4.选择性。微博的开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但收听的对象、转播的信息,以及是否发表评论、发表什么样的评论都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会充分彰显微博主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知识水平等。
5.群聚性。微博时代的一个常用语就是“围观”,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微博进一步将微博群体进行了细分,一个微博可以将你的家人“围”起来,可以将你的朋友“围”起来,可以将你的同学(事)“围”起来,微博群的出现甚至实现了群体传播在微博层面的广泛实现。
6.层递性。微博由于信息内容短小,非常易于转播,二级(次)传播甚至是多级(次)传播非常普遍,由于“草根”微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限,二级(次)传播甚至是多级(次)传播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微博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实现了“草根”微博最大的传播效应。
7.网络性。这里的所指的网络性更多的是回归网络的本意,由于微博的存在呈网状传播,每一个点既可以是网络边缘的端点,又可以是网络的中心;既可以一对一的传播,又可以一对一的二级甚至是多级传播,还可以从中心向四周辐射。这之间既充满了规律,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许这种网络性也是微博的魅力之所在。

三、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现状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不但改变了大众媒介以往传播模式中的传受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改变了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②,与此同时,它也给当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微博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平台和载体。
1.微博可以让大学生及时获悉各地新闻。微博的及时性能够让博主第一时间传递和收听信息,不管是权威的时政信息、八卦的娱乐新闻,现场感极强的体育新闻、财经信息,以及社会新闻、综合信息,你都可以通过收听相关微博来实现,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大学生由于身处青春期,通常都会有些逆反心理,却并不影响他们有很深的爱国情怀,天下大事往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浓厚兴趣,比如2012年的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争端就成为大学生微博里的热门话题。而对于自己身边的突发事、新鲜事,大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当起主播,通过自己的微博现场向全球播报。
2.微博便于大学生及时地描述即时心境、排遣无聊时间。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微博的定义中已经明确了其一项初始的重要功能——那就是网络日志功能。除了发布信息,大学生还可以在大部分时间里通过微博晒心情、晒图片、抒发的情感,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喜欢微博,除了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发布和获取消息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快意于微博的无拘无束,在微博世界里他们可以获得身份的独立和情绪的释放,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网络用语将其称之为“吐槽”,其实他们在发微博的过程中并不真正关心他们说了什么话,而只关心他们在说话这一行为本身③。3.微博可以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联系,甚至可以和名人“面对面”交流。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现场交流,我们也进一步证实了这样一个论断:那就是大学生大规模使用微博的一个重要理由,来源于微博最大限度地给他们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大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悉同学和老师的动态,自己的动态也可以第一时间被老师和同学们获悉。大学生都有很深的英雄崇拜,所以很容易成为英雄人物、明星大腕等名人的,第一时间收听也是在所难免,比如,截至2012年12月31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何炅的腾讯微博的听众达到3500多万人,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的腾讯微博的听众也达到2800多万人,同时这些名人也绝对是大学生微博里的重要谈资。由于微博具有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听众对博主的评论博主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所以普通听众与名人在微博上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4.微博有时也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羁绊。自微博流行之日起,很多教育工作者就对其褒贬不一,最为中肯的观点就是认为微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枚双刃剑。一是微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微博形式上的“不羁”和内容上的“妄为”,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带来负面影响;二是不良情绪和粗言俗语影响视听:微博作为网络世界的一种草根文化,目前还缺少统一的规范,很多微博用户理所当然当成自家的自留地,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其间不乏一些不良情绪或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甚至是粗言俗语,天天与微博打交道的大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带来负面影响;三是不良信息毒害青年大学生: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载体,加上是一种即时性的载体,网络监管难度很大,五花八门的微博世界中,信息林林总总,其中也隐匿着很多带有不良信息比如说黄、赌、毒的链接,而绝大部分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意志不够坚定,情绪容易波动,富有猎奇心理,往往经不起诱惑,长时间下来,学生们的世界观就会动摇,人生观就会被扭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微博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1.微博成为高校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因为微博史无前例如此高强度地在高校学生中实现了普及,许多高校也与时俱进,在学生大规模开通微博的基础上加强了微博阵地建设,比如吉首大学就形成了学校团委、院系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学生四级微博体系,吉首大学团委微博开设了学习十八大精神、校园传真、本地消息、他山之石、廉政建设等数十个栏目,每天都及时更新,向学生下发通知、播报消息、教育指导等,仅开通1个多月就吸引了6400多名学生收听,第一时间占领了微博阵地,切实利用微博开展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让这种参与式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看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2.青年将逐步成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和言行都中规中矩,并形成爱己、爱人、爱集体的优秀品格和爱党、爱国、爱民族的伟大情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引导而非强迫。对待微博这一新生事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而非强制性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明白,微博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其糟粕和精华并存,需要合理地面对和应用,只有充分地扬长避短,微博才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推手。
3.微博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僵化陈旧,而且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也缺乏针对性,加上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具有隐匿性,没有合适的渠道很难掌握学生的动态消息,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授课教师依旧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学生对老师也有所保留,很多想法深埋于心底,却不肯与老师交流。在很多学生眼中,对老师没有亲切感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只有距离感,对于本身就有很强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抵触情绪。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生活已经很难同现实生活完全区分,比如说有了微博,在师生、生生的沟通方面就更加便捷,而且通过微博能够便捷地捕捉到学生思想和行动的现实状况,在一个宽松平等的环境下与学生沟通④,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接受微博这种方式,老师们就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微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可以更多地掌握学生们的心理活动,从而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收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4.微博成为集“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于一身的媒介利器。微博原本就是一个网络日志,但其又对网络受众公开,就变成了公开的网络日志。一个微博尤其是名人微博比如说徐静蕾的腾讯微博,可以达到数以千万计的听众,当博主发布信息时,数以千万计的听众就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这就让其达到了大众传播才能达到的效果,有的博主只有少数几个听众,这时一般情况下,微博只是一种小众传播。但也不排除层递传播或是传统大众媒介的二次报道,让其都声名远播。
5.微博成为高校深入教育理念改革的催化剂。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哲”、“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主要授课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强调用最高理想、高尚的价值和道德理念教育大学生,尽管确实内涵深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实际脱节,最终理论与现实的背离让教与学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导致学生不愿学,厌学现象严重;教师不愿教,难以适应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和巨大的教学压力。微博的出现较好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在微博世界里,大家地位平等,交流无拘无束,虽然微博的篇幅有限,但其及时互动的特色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带来了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改变沉闷乏味的现状,也应该充分借鉴微博的成功经验,变通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如果高校能够更多地从那些被大学生微博热议的话题出发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无疑会更加有效。我们相信,微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高校深入教育理念改革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微博虽小,却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大舞台。只要我们正视微博的利弊,合理地加以利用,小小的微博,就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必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一片新天地。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B/OL]http://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

4.pdf.

②王学俭,刘强.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46.
③胡翼青.范式的重塑:社会化媒体时代对功能主义路径的反思[J].新闻大学,2012(02).
④赵昊等.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实施模式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10.
⑤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第1版:538-P545.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1B08)和吉首大学教改课题(201204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1102)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