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圈闭车西洼陷古近系圈闭类型、平面展布与其对油气制约

圈闭车西洼陷古近系圈闭类型、平面展布与其对油气制约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23098 浏览:989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认为车西地区主要发育构造型(背斜、断鼻和断块)、地层型(上倾尖灭,透镜体和地层超覆)和复合型等多种圈闭类型,在北部陡坡带主要以砂砾岩体作为储层形成地层圈闭,南部断阶带与斜坡带以碎屑岩储层为主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有各自的空间展布规律,在平面分布上围绕生油中心总体呈现环洼分布的趋势,具有明显的“东富西贫”、“北多南少”的特点。
关键词:车西地区 萁状断陷 圈闭类型 平面展布 油气富集规律
车西洼陷是在中生界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古近系断陷。进一步研究圈闭类型和分布特征不仅有利于该地区今后持续的油气勘探局面发展,对丰富中国东部众多的北断南超的萁状断陷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一、地质简况

车西洼陷经历了古近系箕状断坳、新近纪坳陷阶段,主要发育第三系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和第四系明化镇组等地层,其中沙河街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等四个段。

二、圈闭类型

车西地区古近系圈闭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圈闭的成因、形态和遮挡条件[3,4],可分为构造、岩性、复合型3种类型,进一步细分为背斜型(背斜和断鼻构造)、断裂型(顺向和反向断块)、地层型(上倾尖灭,透镜体和地层超覆)和复合型等。

三、空间展布

车西地区构造演化表明[1-3],该区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断坳发育阶段和新近纪-第四纪断裂较弱的坳陷发育阶段。古近纪是盖层断层强烈活动时期,断层数量增多,断距增大,东营运动后多数断层停止发育。因此,古近纪是与断层相关的圈闭形成的主要时期。而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主要受沉积控制,由于目前研究区新生代油气主要富集层段全部集中在沙河街组,因此这些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圈闭在古今纪末就都形成了。在北部陡坡带,主要以砂砾岩体作为储层形成圈闭。由于砂砾岩扇体群成藏条件十分复杂,依据钻井情况主要存在三种遮挡条件:①扇体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如车57油藏、车261油藏、车19油藏(图1);②扇体向古隆起上倾尖灭形成油气藏,如车古20沙三段油藏;③扇体前端滑塌形成浊积扇透镜体油气藏,如车古25油藏。
南部断阶带与缓坡带碎屑岩储层分布主要受控于盆地的构造格局与沉积相展布。曹家庄断阶带主要是大的构造背景控制下的构造岩性圈闭,几条主要同沉积断层切割沙河街组沙二段、沙三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三角洲、扇三角洲砂体,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圈闭,这是东风港油田最主要的油藏类型。各断阶内可以形成逆牵引背斜、小型断鼻以及顺向断块、反向断块等多种圈闭类型,但是这些圈闭规模都比较小,也是形成于构造-岩性控制的背景之下(图2)。
由于车西南部整体位于大斜坡的背景下,砂体普遍发生上倾尖灭形成岩性圈闭,油气在这些圈闭中聚集后可形成储层上倾尖灭油藏。同时,在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深洼陷区车9、车11、车48、车251、车409、车古208等井区发育的浊积扇砂体,可形成透镜状岩性油气藏。
车西斜坡区存在沙四上-前古近系角度不整合接触,沙四上地层逐层超覆于古生界地层之上,在潜山山腰以及湖盆的边缘地区,可以形成沙四上地层超覆圈闭和C-P地层不整合圈闭,较典型的如套尔河油田沙四上与石炭系油藏。沙河街组内部沙三-沙二上也存在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湖盆边缘可形成沙二段的地层超覆圈闭和沙三上的地层不整合圈闭,如车36井沙二段、沙一下地层超覆油藏。

四、油气分布特征

1.围绕生油中心总体具有环洼分布的趋势

车西洼陷具有压实流盆地的特点,流体从生、排烃中心向四周运移,致使油气在平面上以生油洼陷为中心,总体具有围绕生油洼陷呈环带状分布的趋势。近洼陷区域的东风港油田形成以沙四上—沙二段为主力储层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向绕生油中心周围有车571、车古20、车古9、车古1、等潜山油气藏以及车57、车古2

5、等岩性、地层油气藏环绕。

2.油气分布具有“东富西贫”、“北多南少”的特点

从目前探明储量来看,车西洼陷油气分布具有“东富西贫”、“北多南少”的特点。其中无古2-车57井一线以东集中了车西地区全部的探明储量,而工区西部还没有发现油气田,东部油气富集特征明显,其原因主要有:①东、西部洼陷地质结构的差异性。埕南断层东、西两段的差异活动,造成车西洼陷西部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走向NW,燕山期与喜山期断层规模都比较小,且喜山期发育的断层走向都为近东西走向,与油气运移方向一致,难以形成有利的圈闭;而洼陷东部在车57潜山附近走向转为NE,主要发育形成于晚白垩世-早古近纪,在古生界基底发育有燕山期的五排反向断层,古近系地层则发育有喜山期的曹家庄断阶带,形成众多潜山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圈闭条件;②西部地区勘探力度不如东部。目前车西洼陷西部(无古2-车57井一线以西)虽然经过多次油气勘探,但已钻探井、参数井只有19口,而东部地区则多达123口井,无论是探井密度还是数量都要远大于西部地区。
根据Pratsch(1982)[5]提出的“简单椭圆型不对称盆地”烃类运移特征,车西洼陷最大可运移烃类是向南部缓坡带运移的[6]。而且沙三段成熟烃源岩绝大部分分布于洼陷的斜坡上,其生成烃类应以向缓坡带运移为主,说明车西洼陷南坡还有很大的石油储量有待于去发现。
五、结论
根据反射地震、钻井等多种资料,本文认为车西地区主要发育构造型(背斜、断鼻和断块)、地层型(上倾尖灭,透镜体和地层超覆)和复合型等多种圈闭类型,在北部陡坡带主要以砂砾岩体作为储层形成地层圈闭,南部断阶带与斜坡带以碎屑岩储层为主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有各自的空间展布规律,在平面分布上围绕生油中心总体呈现环洼分布的趋势,具有明显的“东富西贫”、“北多南少”的特点。上述认识对于该地区今后油气勘探部署、丰富萁状断陷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李丕龙,金之钧,张善文,等.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9(3),1~4.
于建国,韩文功,王金铎.陆相断陷盆地砂岩储层横向预[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隋风贵,李训海,朱明.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油藏研究——以东营凹陷北带为例. 见:潘元林,孔凡仙,杨申镳,等. 中国隐蔽油气藏.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67~77.
[4]沈守文,彭大钧.试论隐蔽油气藏分类及勘探思路.石油学报,2000,21(1):16~22.
[5]Pratsch J C.Focused gas mig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deep-gas accumulation[J].Erdoel & Kohle Erdgas Petrochemie,1982,35(1):59~65.
[6]李明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二版[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