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简谈嬗变以工具到权力嬗变封面

简谈嬗变以工具到权力嬗变封面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4097 浏览:115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根本是宪法,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南非两个国家宪法的介绍和对比,分析两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异同之处,得出其从工具走向权利的可能性原因。
【关键词】中国宪法;南非宪法;宪法发展;宪政

一、中非两国宪法发展历史概况

(一)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宪法发展历程是十分曲折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难困苦,从晚清政府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大致包括5个发展阶段。①

1.晚清政府时期的修宪运动

随着战争的结束,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外矛盾也随之日益突显。随着1898年“伸民权、争民义、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提出,我国的宪法运动拉开序幕。在我国近代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第一部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宪法大纲,而将晚清宪政活动推向高峰的是《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但其并未真正达到到挽救清朝政府的目的。

2.民国前期的宪政运动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由孙中山建立并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中国资产阶级政治的新局面。尽管清朝专制统治被辛亥革命推翻,但其并未解决资产阶级革命派、封建写办势力以及军阀官僚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这个阶段多次立宪,但结果都只是有名无实。

3.国民党政府的立宪运动

1927年,以为首的军阀集团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由国民党操控。虽然如此,共和的观念已得到广泛传播,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国民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制定宪法。国民政府的立宪活动,表面上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学说为基础,但其实质仍是国民党和的专制。

4.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初期的立宪运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分别产生于革命根据地时期和解放区时期,它们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在我国的宪法发展历史上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为新中国的立宪活动铺平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一部具有过渡性的中国的大宪章,为建设新主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它标志着我国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事业走进了新的历史阶段。“七五宪法”作为为“文化大革命”怎么写作的工具,把“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合法化。“七八宪法”在后期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产生,是一部过渡性宪法。它虽然把的建设和法制在原则上做出了完善,但并没有使社会主义的宪政精神和原则得到真正体现。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宪法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诞生了在新中国宪法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二宪法”。它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各方面的发展其要求,融合改革开放的精神,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使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针更加明确。这部宪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二)南非宪法的发展历史

从南非联邦成立算起,九十多年来南非一共有过五部宪法。

1.1909年《南非法》

南非成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后,1909年《南非法》是其实施的第一部宪法。这个宪法是在四个殖民地的原有宪法基础上拼凑起来的,同时也作出一些新的规定,目的是使南非联邦能够实行有效的统治。

2.1961年《南非共和国宪法》

南非改为“共和国”后,实施了1961年南非共和国宪法。代表荷兰裔白人上层利益的国民党一直想将南非联邦变成形式上完全独立的“南非共和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南非共和国1961年5月宣告成立。而制定的1961年南非宪法,其实质和《南非法》如出一辙。

3.1983年《南非宪法》

1983年南非宪法是打着“改革”的旗号炮制出来的。1961年南非共和国宪法生效以后,南非当局根据宪法继续强化统治,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南非政府陷入了空前孤立,迫使南非当局加快调整步伐。博塔政府于1978年上台后,一直宣扬“改革”,反映到宪法问题上,就是所谓制定“新宪法”的“宪法改革”。1983年南非宪法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其目的是玩弄“改革”的花招欺骗世人,分化有色人和亚洲人,维持白人的统治。

4.1993年《临时宪法》

1993年临时宪法是新南非诞生后的第一部宪法,它反映了种族隔离时期的终结和种族平等时代的到来,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1983年南非宪法制定以后,并没能改变南非日益恶化的艰难局势,198

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udooo.com

9年德克勒克政府继博塔政府上台,逐渐意识到除了同黑人反抗力量进行和谈,统治已经没有其他出路。而黑人主要反抗力量也逐渐认识到通过这条道路推翻白人政权是行不通的,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同南非当局进行谈判。因此,这部宪法是通过协商才得以成形的,它反映了南非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它最重要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就是确立种族平等原则和保障各族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临时宪法的非种族的和的本质。

5.1996年《正式宪法》

1996年正式宪法是新南非实施的第二部宪法,并沿用至今。正式宪法于1996年5月8日在制宪议会通过,1996年12月4日得到确认,并于同一年的12月10日由南非总统签署,制宪完成,并于次年2月4日正式生效。正式宪法是对临时宪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的制定和实施,对新南非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非两国宪法发展的异同比较

1.两国宪法不同的稳定性

从前面的概况看,虽然两国的宪法发展历史都前后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的宪法历史和南非的宪法发展过程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宪法相对的稳定性与宪法的绝对的权威性是不一样的”。两国虽然在百年中都有各自的宪法更迭,但中国的变更频率显然高于南非,稳定性更差。究其原因,这中非两国各自的历史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从《钦定宪法大纲》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着宪政的道路,而南非,这个被视为世界上最顽固的地域,则始终在为种族平等而不懈努力。虽然都有明确的目的,但中国面临的是各个党派之间领导地位的争夺,矛盾更加繁杂;而则是贯穿南非历史的最重要的一个矛盾,它的突出地位使南非的矛盾显得更加单一。所以不难理解,中国宪法的更迭较之南非更为频繁。

2.从别有用心之人掌握的傀儡到人民的武器

虽然更迭频率的表象上,两国宪法显得不尽相同,但中非两国的宪法在本质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列宁曾说过:当法律与现实脱节的时候宪法是虚伪的,当他们是一致的时候,宪法是真实的。③两国人民通过不断地斗争和探索,让宪法逐渐从虚伪走向真实。
1908年,专制的清王朝为了挽救自身的颓势,炮制骗局,名义上出台了《钦定宪法大纲》,却始终无法解决立宪与君权的矛盾,既想通过立宪自救,又希望不损伤君权。“宪法大纲只列君上之权,纯为日本宪法的副本,无一不与之相同。”④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果实,形成了军阀官僚统治,所有制宪活动却又都烙着的烙印。直至革命根据地及新中国初期,我国的宪法才出现转机。从《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再到里程碑式的“八二宪法”,我国的宪法越来越贴近实际,逐渐成为捍卫胜利果实、巩

源于:www.udooo.com

固国家基础的有力武器。
前期的南非宪法同样是殖民者手中的工具。在1993年临时宪法之前的三部宪法,无不将种族制度发挥到极致,成为统治者为所欲为的挡箭牌。1993年临时宪法,成为新南非诞生甚至南非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宪法带来了种族平等时期的开端,也逐渐变得真实。
这就像一个“宪法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宪法围绕着现实不断波动,“人类发明了制宪这种文明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对现存的现实宪法的描写,而且这种描写有的是合乎规律性的,有的却是不真实的。”⑤中非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不真实”时期,并用不懈的斗争和积极的探索谱写着合乎规律的宪法。两国的宪法,在繁杂的表象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三、宪法思想对宪法嬗变的影响

宪法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宪法思想”就是重要的一点,一国的社会思想文化滋养一国的宪法制度。
回顾中国的宪法发展历程,我们是在艰难险阻中摸索着前进,使得宪法最终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宪法思想的变迁对我国的制宪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近现代,我国的宪法思想经历了人权论思想、分权论思想到阶级论、人民论、集中制论和法治论,在不断与时俱进,使宪法的价值也逐渐脱离形式,随之我国的宪法也更加真实和权威。
南非在同斗争的历史中,始终坚守种族平等的信仰,为之做出世代的努力,这一切也鲜活的体现在南非的五部宪法中。南非宪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南非同抗争的历史,更是南非人民不畏艰难,种族平等思想和渴望的印证。
中非两国的宪法发展虽然在细节上各有特点,本质上却有着耐人寻味的相同之处,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成了蜕变。避开鲜血淋淋的战争画面,奋勇向前的冲锋号声,通过对宪法的触碰,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两国人民同样的顽强,为了自己的信仰,拼搏奋斗的脉搏,至今还在鲜活的跳动。
参考文献
谢燕.浅谈中国宪法百年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2-63.
吴家麟.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关键[J].法商研究,1998(3):14-21.
[3]杨心宇.列宁论社会主义宪法[J].政治与法律,198

2.01:107-109.

[4]王世杰,钱瑞生.比较宪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48.
[5]陈斯彬.试论制宪权和修宪权的同质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5-6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