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媒体学 >意识形态论3D动画视觉传播中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论3D动画视觉传播中意识形态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4492 浏览:119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视觉传播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视觉传播中蕴涵着意识形态负载。在3D动画视觉传播中,3D动画被视觉呈现为一种单向度的肯定文化,通过内容层面的“去现实化”和形式层面的“感官化”,从而完成对否定性维度的遮蔽,达到“意识形态国家工具”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3D动画;视觉传播;意识形态
:A

一、视觉传播与意识形态

视觉传播与意识形态具有紧密的联系,如阿尔都塞的界定,意识形态就是一个表征体系。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一种实践性社会功能,即“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个体一旦被意识形态询唤为主体之后,便将屈服于主体的诫命,自觉自愿地臣服于意识形态的规定性,从而成为意识形态的“顺民”,于是既定社会秩序便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正是在如此不断的主体“询唤”中,完成既定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从而起到维持既定社会结构的目的。
而在这种通过国家机器对既定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中,视觉传播便构成一种必然,因为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图像或者其它媒介手段,都涉及到一个“呈现什么”和“如何呈现”的问题,正是在呈现之选择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想象性体验关系包孕其中,意识形态的建构才能够得以完成。不论是何种文本,文字、图像、电子媒介等等,凡在公共领域中得以传播并作为消费对象的符号,均必须服从资本市场、权利、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大众审美接收方式等一系列制约性因素,其深层结构,即真实含义一般隐含在这一系统的表层结构之下,而在表征符码的背后,呈现内含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或政治涵义,即通过体制性机构的控制,对政治群体的利益加以再现和强化。

二、3D动画。作为单向度的肯定文化

文化理应保持其否定性的超越维度,而不能堕落为仅具有“肯定性”功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观点。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本来应该是远离的物质现实的,它应该是一种非实际的存在,是一种幻象,从而天然持有一种反对社会实际状况及其机构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无关于文化的外在实际目的,而根源于其远离现实的非真实性存在,正是因为文化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其具有了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空间,从而能够对现实做出具有超越性的审视与反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画艺术便天然具有对现实进行批判的超越性维度。动画是一种“彼岸”艺术,因为动画从其自律性被确立开始,便与实拍电影在对现实的表现方式上“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实拍电影以“真实性”的再现来完成对现实的描述与思考,而动画则以极大的变形、夸张等方式完成对现实的“检测定性”书写,它可以在保证艺术真实性和感染力的前提下对现实进行极大的抽象与概括,也即是说,它具有着天然的对现实进行批判的超越性维度,正如我们在诸多动画艺术短片中所看到的那样(如《平衡》、《动物庄园》等),动画艺术在现实的否定性批判维度方面具有着极大的表现空间。动画首先在最为直观的影像层面上便与现实拉开了适当的距离,它是一种“远离现实的非真实性存在”,因为这种距离和“非真实”,使动画艺术天然具有了对现实进行“彼岸”终极关怀的视角与维度。当然,这里的远离现实,并非孤立绝缘于现实,而是指不被现实所裹挟,站在现实的对立面而冷静观照的思考空间,动画艺术从影像层面便天然具有了这样的静观空间。
但是,在3D动画视觉传播中,动画天然具有的现实超越性却遭到了彻底“去势”,从而堕落为肯定和维护现实既定秩序的单向度的“肯定的文化”。
“去势”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的层面,另一个是形式的层面,即在内容上体现出的“去现实化”和在形式层面体现出的“感官化”。
内容上的“去现实化”是指3D动画在内容层面上具有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性。这一点又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题材的虚幻化,3D动画受到数字技术价值负载性的诱引,在内容上往往倾向于传播那些能够彰显视觉奇观的题材,诸如《最终幻想》、《机器人总动员》、《鲨鱼黑帮》等影片均将视角引入了非现实的虚幻世界。其实,综观3D动画诞生以来的一系列影片,大部分均属此类,很少有关注现实从现实出发的3D动画,现实被完美遮蔽以后,3D动画成为了脱离所指的“能指的自身游戏”,在一个不指涉现实、现实被完美替代的虚幻世界中自我游弋,从而成为了一种轻飘飘的失去重量的单薄符号;另一方面的“去现实化”则显得较为隐蔽,即在对现实的处理上采取一种“刻板化”、“模式化”的视觉传播方式,虽然大部分影片采取了非现实的虚幻题材,但不能不说有些优秀的影片还是传播出一定的影射现实的意图,比如《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但仔细分析这类似有现实影射倾向的影片,会发现一个更为令人失望的结果,即在这一类影片中隐藏着更为隐蔽的“去现实化”性质,因为在这类影片中表现出来的现实是以“刻板化”“模式化”的面目出现的,这里的现实按照一种动画惯用的“游戏规则”来加以表现,比如“因果线形叙事”“善恶二元对立”“扁平人物形象”“大团圆”等等,在这样一系列“游戏规则”的过滤下,这类影片中似乎具有的一点现实影射性便被打回“原形”,它无非就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意图刻意安排的主观现实,而丝毫无涉真实饱满的客观存在,即使在影片中体现出的一定的冲突和对抗,也仅仅是为了叙事的叠沓和精彩,是为了更有利于吸引观众的投入,而非任何对现实的真实影射,现实的冲突和无奈更不可能在其中得到任何的展现,一切仅是为了叙事的圆满,为了巨额的票房,为了意识形态的潜在渗透,跟现实无实质关涉,它只不过借用了一下现实的“影子”而已。
相较于内容上略显隐蔽的“去现实化”,形式上的“感官化”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体现。与传统动画相比,3D动画体现出了鲜明的视觉奇观性,或者说,视觉奇观性是3D动画的魅力所在,当然,视觉奇观的彰显无法离开音乐、音响等听觉因素的辅助,不然对奇观的观感便会显得干瘪而无法饱满,3D动画正是通过对视听奇观的刻意强调和营造来调动起观众的极大感官满足,从而使观众沉浸在虽虚无缥缈却又极端真实可感的“视听盛宴”里“乐而忘返”,失却否定和批判的思想空间。我们可以从马尔库塞“虚检测”需求的角度来理解3D动画“感官化”的作用,在马尔库塞看来,“为了特定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检测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或许会使个人感到十分高兴,但如果这样的幸福会妨碍(他自己和旁人)认识整个社会的病态并把握医治弊病的时机这一才能的发展的话,它就不是必须维护和保障的”。从这个角度讲,3D动画的视听奇观性便是一种虚检测的需要,因为从动画作为一种艺术样态来考量,媒介形式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怎么写作于思想内涵,也即是说,彰显思想是第一位的,视听要素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是第二位的,但是我们在3D动画中所看到的一般现象是颠倒了的,视听要素成了第一位的,而思想反成了可有可无的因素,这样一来,视听“感官化”的满足便不是一种真正的满足,反是一种真正的压抑,因为它是社会统治需求对个人真正需要的强行移植,这种感官化的满足得到的越多越密集,真正的思想需求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就越小和越是微茫,从而真实需求便“被替代”了,尤其考虑到视听奇观“虚检测”需求的不可彻底满足性,当一定程度的视听奇观需求被满足时,更大和更为急切的视听奇观期待又升起了,如此循环,视听奇观便永远没有得到彻底满足的时候,于是,否定和反思的批判超越空间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便在这种奇观的循环往复中永远无法摆脱逐渐萎缩和被完美遮蔽的命运。同时,视听感官需求的普适性和生理性,又使其能够在所有层次的人群中广泛流行传播,因为它是一种基本生理需求,又相对容易穿破思想的防线,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欣然接受,从而视听奇观具有了一种“糖衣”的功能,对“糖衣”包裹下的意识形态诉求起到了掩盖和修饰作用。
通过在内容层面的“去现实化”和形式层面的“感官化”,3D动画中的意识形态诉求便基本实现,那就是对否定和批判维度的“去势”,使其成为仅具有单向度“肯定”性质的文化形态,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方式是将“个体询唤为主体”,那么,在3D动画的“询唤”之下产生的“主体”将会是怎样的一种主体呢?
首先是视觉理解力渐趋萎缩。阿多诺曾经在《论音乐的拜物性与听力的衰退》中指出,和传统的听众相比,现怎么发表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听众的听力已经严重衰退了,倾听的主体性、选择的自由与责任以及对音乐有意识的理解能力都丧失了,并且滞留在了幼儿的幼稚阶段。同理,在3D动画的视觉奇观侵染之下的观众,其视觉理解力也将渐趋萎缩,因为在视觉奇观的欣赏中,更多诉诸于生理的视觉,是一种视觉“轰炸”,而很少需要诉诸于思想,鉴于人类知觉中的惰性作用,在3D动画视觉奇观侵染下的观众将越来越惰于思考,而取一种不检测思索的单向度“接受”态度,视觉理解力在此情境下将渐趋萎缩。
其次是成人的“幼儿状态”。相较于传统动画的以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3D动画体现出了极大的“成人化”倾向,当传统动画因为其“检测定性”与成人接受美学的冲突在3D动画的视觉奇观和新感性中被平和之后,3D动画对于成人观众便体现出了极大的吸引力,绝大部分3D动画高扬的票房成绩便是明证。当大批成年观众坐进幽暗的影院里接受3D动画的“视听盛宴”之时,一次隐蔽的意识形态阴谋便已达成,因为成人的“幼儿状态”其时正处于一个培养的过程之中,而随着反思和否定批判能力的丧失,既定社会结构的“肯定”和再生产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间接实现。如西方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哈洛·布鲁姆和萨尔凡对《哈里·波特》现象的批评,认为在这一现象中隐藏着危险的“成人文明的幼稚化”倾向。
无论是视觉理解力的渐趋萎缩还是成人的“幼儿状态”,其总的旨归均在于一种否定性维度的丧失,一种对现实体察和反思的超越力量的遮蔽,从而使3D动画视觉传播中“询唤”出的主体成为一种不具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主体,一种被既定社会结构利用“虚检测”的感官满足所安抚的主体,于是,社会既定秩序的稳定性便得以再生产,3D动画成为一种单向度的“肯定的文化”,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