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内科护理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原因与护理干预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原因与护理干预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18936 浏览:835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理由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策略: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患者共168例,随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留置导尿后3 d、5 d、7 d、14 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091-02
留置导尿是术前准备、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等的基本手段。研究表明,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首位,且随着尿管的插入及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相关尿路感染的几率也越高[1]。因此,如何预防及护理留置导尿导致的尿路感染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留置导尿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患者共168例。男93例,女75例;年龄19~75岁,平均(37.2±9.7)岁。所有入选患者导尿前均行尿常规检查,无尿路感染或尿道损伤。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脑疾病、无肾功能衰竭、无泌尿系结石等。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禁忌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 策略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策略如下。
1.2.1 对照组 采用F16~18一次性无菌双腔或三腔气囊乳胶导尿管及一次性无菌密闭式集尿系统进行导尿。留置尿管期间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时排空尿袋尿液;生理盐水冲洗导尿管与尿道口吻合处及会阴部,1次/d;更换尿袋,1次/3 d。
1.2.2 护理组 导尿前冲洗会阴并用碘伏擦拭消毒,尽可能减少尿道口及周围黏膜皮肤的细菌残留。选用管径适当的导尿管密闭导尿,气囊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10~20 ml,以避开损失尿道黏膜。置管期间,高锰酸钾冲洗,碘伏擦拭消毒会阴、导尿管与尿道口吻合处,2次/d;定期巡查并更换集尿系统,确保其密闭性,1次/d,更换时严格遵循先消毒后分离原则;导尿管更换1次/周;尿管位置必须低于膀胱位置;督促患者行收缩肛提肌运动,4~6次/d;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1.3 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后3 d、5 d、7 d、14 d尿路感染情况。无菌抽吸尿液送检,尿常规白细胞>10个/HP或尿细菌培养阳性者,判定为泌尿系感染[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留置导尿后3 d、5 d、7 d、14 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3 讨论

3.1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理由分析

尿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属于无菌环境,而导尿操作是作为一种机械刺激,常会损伤尿道黏膜,破坏尿道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感染,且医院尿路感染与尿管保留时间有直接关系,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率越高。其次,选择尿管不当,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尿管过粗,增加了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尿管过细,易发生尿外溢而漏尿,且易脱管。导尿术中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也极易诱发尿道感染,尿道口周围聚集的菌群可通过尿管直接侵入膀胱并大量繁殖,造成尿道及膀胱逆行感染[3]。

3.2 护理干预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选择适合个体导管型号。(2)采用个体化放尿,加强肛提肌锻炼,增强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来决定放尿时间,缩短留置尿管时间。(3)定期进行会阴消毒。留置导尿后,每天2次对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进行常规消毒,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洁会阴并擦洗尿道口,预防导管腔外感染途径。(4)避开不必要的膀胱冲洗。膀胱冲洗不但不能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而且还会损伤膀胱黏膜,造成化学性膀胱炎进一步加重尿路感染。因此,在无明显出血的情况下,不进行膀胱冲洗。另外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5)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密闭式引流系统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若频繁的更换集尿袋及留取中段尿的操作,则破坏了密闭式引流系统,易导致导尿管与接尿袋连接处细菌上行,从而引起尿路感染。(6)保持引流通畅。接尿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的位置,避开尿管屈曲、堵塞或受压,防止尿液逆流,若发生尿道口污染应及早进行局部治疗,防治细菌逆行感染。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尿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总之,了解并掌握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欧晓静,倪郑跃,黄晓洁.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1(1):117-118.
[2]林英.不同护理措施对留置尿管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干预作用[J].现代护理,2009,24(11):169-170.
[3]张惠琳.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87-1188.
(收稿日期:2013-09-04) (编辑:郎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