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济管理 >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影响

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2-18 点赞:25966 浏览:1191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徐洪波1、2(1、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1100

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46)

:A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及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提出金融发展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收入效应、就业效应和贸易效应。在借鉴Acora和Hewings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使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有着促进作用,同时也验证这种作用机制的存在。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 劳动力流动 区域差异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僵化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模式,开启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历史。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劳动力流动迅猛发展,流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跨地区转移等原始的流动方式,而展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同时流动的态势,劳动力要素流动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劳动力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历来相关研究甚多,其中一个主要方向是研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这些研究多是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要素差异着手,比如工资差距、就业状况差异、工作条件居住条件等。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先导力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渗透力和推动力,近年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和金融部门的持续扩张。金融相似度检测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劳动力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因此,金融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以开放的视角,运用省际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把金融因素纳入劳动力流动研究中,对我国完善劳动力市场、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发展有着参考意义。
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一)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

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的研究是较多的,且主要集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中于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对于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经济学家们均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有利。从金融相似度检测发展的广度来说,金融发展能够让更多人获得金融怎么写作,这有利于增加经济机会同时减少代际间的收入不平等。
由于在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收入不平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我国金融发展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关系。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2011)利用1978-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发融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且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显著负相关,并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进行影响的机制,即金融发展减少了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从而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陶珍生(2011)认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扩大了收入差距,同时通过对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地区收入差距贡献度的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非平衡性对其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达到了22.97%,中部地区较低,而三大区域之间的金融非平衡性对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贡献率达到了80.08%。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工资水平。伴随着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加剧,区域收入差距会因此拉大,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会更倾向于选择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由此金融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二)金融发展的就业效应

一般认为金融发展对就业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金融深化的作用,金融深化一方面能够使金融资产收益率提高,另一方面能降低实际利率,从而促进金融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最终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Edward,1989)。
本文把金融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分为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金融发展增加了金融产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金融发展的间接就业效应是指金融相似度检测机构利用吸存放贷的行为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已有行业的成长及新行业的形成和推动城市化,实现就业的增长。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增加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力,不同地区就业情况的差异促进着劳动力的流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劳动力向该地区流入。

(三)金融发展的贸易效应

开放背景下,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地区国际贸易对国内劳动力流动产生作用。徐建军、汪浩瀚(2008)以及包群、阳佳余(2008)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全国金融发展对进、出口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东部沿海地区在地理上就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贸易和吸纳FDI,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又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金融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下,进一步扩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在对外开放条件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提高了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一方面,东部地区各种优势吸引着制造商以及投资者在该地建厂投资,而在当地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于生产规模的扩张时,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便会流动到东部地区。另一方面,劳动力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劳动力的流入使得东部地区人口激增,这又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加之该地地理上接近外国市场、政策上有税收等优惠,进一步吸引了制造商以及投资者,在这种循环之下,劳动力流动将非常活跃。同时,由于企业的增多致使劳动力需求增大,若供给满足不了劳动力需求,名义工资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成为吸引中西部省份劳动力流动至东部地区的影响因素。
金融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

(一)计量模型构建

本文的计量模型借鉴的是Acora和Hewings(2002)在研究智利劳动力区域间流动所建立的模型。这一模型能够估计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中不同变量的影响,其基本逻辑是:在自由市场中,工资是劳动力流动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工资收入。这一模型是在经典的消费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它检测定劳动者向迁入地j的迁移决定可以表示为下面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MaxXj,TjUj(Xj, Tj, Zj)(1)
预算约束可以计为:
Ij≥PxXj+PTjTj(2)
其中,Xj表示劳动力迁移到j地区所需要的除交通以外的所有商品集合;Tj是一个虚拟变量,若劳动力从原住地到达迁移地j需要交通,则Tj为1,否则Tj为0;Zj代表劳动力进行迁移决策要考虑到的其他变量的集合,如就业情况、医疗卫生条件、市政环境等。对于预算约束部分,Ij表示迁移者在地区j能够获得的收入;Px表示劳动力迁移到j地区所需要的除交通以外的所有商品集合的,与Xj相对应;PTj 代表迁移到j地的交通的,PTj 根据距离而改变,距离远则高,距离近则相反。此外,检测设商品集合Xj的在区域间是不变的。因此,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可以概括为在考虑交通成本、其他商品集合成本的基础上,如何使自己所能得到的包括收入在内的效用实现最大化问题。
本文用i来表示原住地,则估计迁移者从i地到j地迁移决策的间接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Vj=Vj(Px, PTj, Ij, Zj)+εj(3)
其中,εj为随机误差。另外,由于已经检测定了商品集合的在每个地区都是相同的,因此不会有其他变量影响劳动力的迁移决定。
劳动力比较其在不同地区(包括原住地)能获得的效用,选择效用最大的地区。如果检测设具有广义极值分布,这种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可以被视为服从随机误差项的随机效用过程。则劳动力从i地迁移到j地的可能性可以表示为:
(4)
其中K代表劳动力能够迁入的所有地区(包括原住地)的总数。
但是由于只能获得总体数据,为了能够用总体数据表达(3)式,需要一些额外的推导。根据Berkon的方法,约束:
(5)
则(4)式两边同时除以Pii,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式子:
ln(Pij/Pii)=lnVj-lnVk=α0+α1lnPTj+α2ln(Ij/Ii)+α3ln(Zj/Zi)(6)
本文将从经验上验证区域金融发展对国内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第一,金融发展因素对省际劳动力流动产生了何种作用?第

二、金融发展因素作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机制是否存在?

基本的估计方程如下:
Ln(Mij/Mii)=α0+α1 ln(RWj/RWi)+α2 ln(Disij)+α3ln(Unemj/Unemi)+α4 ln(openj/openi)+α5 ln(Financej/Financei) (7)
其中,ln(Mij/Mii)表示从i地迁移到j地的劳动力人数/从i地迁移到i地的劳动力人数; ln(RWj/RWi)表示迁入地j地的实际工资与迁出地i实际工资的比值。这一变量表示的是预期收入,也就是式(6)中的ln(Ij/Ii)。这里使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除以CPI指数得到各地的实际工资水平;ln(Disij)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这一变量用来表示(6)式中的lnPTj,即交通。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这里一致采用各省省会之间的铁路里程来表示两省之间的距离。ln(Unemj/Unemi)表示迁入地j失业率与迁出地i的失业率之比。这一变量用来表示两地的就业情况差异;ln(Openj/Openi)表示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开放程度的比值,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两个地区间对外经济状况的差异。由于之前归纳的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影响作用机制中包括贸易效应,因此本文采用贸易依存度指标来对地区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即开放程度=进出口总额/GDP;ln(Finance j/Finance i)表示迁入地金融发展水平和迁出地发展水平之比。为了更全面的衡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可以表示金融相似度检测规模和金融相似度检测效率的三个指标作为金融发展差异的变量:一是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总存贷款额比重(SHCR),用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同期全国总存贷款额ln(SHCRj/SHCRi)表示;二是信贷转换率(SLR),用贷款总额/存款总额ln(SLRj/S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LRi)表示;三是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与GDP的比重(PRIV),表达式为ln(PRIVj/PRIVi)。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文所使用的劳动力流动数据来自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以及1995年、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各省间距离数据来自于《全国铁路主要站间货运里程表》;金融发展数据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其他宏观数据来自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其中对于PRIV指标的计算,本文借鉴了李敬(2007)的研究结论。由于劳动力流动数据来源于每五年进行一次的抽样调查,因此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数据分为三个时间段,1990-1995、1995-2000、2000-2005,同时本文对每个时间段的实际工资、失业率、开放度等指标进行了平均,进行检验的数据由平均所得。本文所有数据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但由于西藏金融发展数据有缺失忽略不计,且重庆1997年才从四川分出,因此把重庆和四川并为一个省份进行分析,故共包括29个省市,得到的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分析

表1中,第一列至第六列是用面板数据估计的两个回归方程,这两个回归方程的被解释变量都是ln(Mij/Mii),由于本文金融发展采用了三种指标,因此一共得到六个结果。前三列是方程(5)的回归结果,同时,为了得到金融发展对区域劳动力流动作用机制的结果,第四、五、六列分别在方程(5)的基础上加入了金融发展与实际工资比值、失业率比值、经济开放比值的交叉项。最后一列估计了撇除金融发展指标的回归结果。第一列金融发展指标采用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国内总存贷款额比重(SHCR)。与预期相符,两地实际工资差距系数显著为正。正如前文在模型推导中所述,实际工资的差距是影响劳动者迁移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工资差距系数为正,即两地实际工资差距越大,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大。距离系数显著为负,代表距离越远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小。正如模型中设定的,距离代表着交通成本,距离远则交通成本高,距离近则相反,迁移者更倾向于低成本的选择。同时,两地的距离不但表示着地理上的远近,而且也蕴含着文化、传统、风俗、生活习惯之间的差距,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显著,人们更愿意选择迁移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等和家乡相似、相近的地方。失业率差距系数显著为负,与预期一致。失业率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就业程度的,与就业情况呈正比,失业率越大就业情况越差。显然,劳动力会选择流动到就业情况好、失业率低的地区去。地区开放度差异指标与预期相符,显著为正。开放度指标是用来衡量地区对外贸易情况,本文主要考虑的是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般经济水平、生活水平都较高,同时就业机会也比较多,因此劳动力倾向于流向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指标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说明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即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能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第二列金融发展指标选择的是私人企业获得的信用与GDP的比重(PRIV)。除金融发展差异指标以外,其他变量的系数均显著且与预期相符。金融发展差异指标为负,与预期不一致。这可能与选用的指标自身相关。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时,笔者发现东北地区的PRIV值最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这与现实金融发展状况不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虽然PRIV指标是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能够更真实反应金融相似度检测效率情况,但是由于是与GDP做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这一指标产生了影响,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GDP较低,因此严重拉大了PRIV指标,使这一指标

源于:毕业生论文www.udooo.com

不能有效地度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虽然以往的研究曾使用这一指标,但由于本文的分析要用到两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指标的偏颇性会严重影响结果。因此认为这一指标并不适合度量劳动力的流动。
第三列金融发展指标采用的是信贷转换率(SLR)。所有变量的系数均基本与第一列保持一致。金融发展差异指标显著为正,说明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起促进作用。同时SLR系数比第一列SHCR系数要小,说明与金融相似度检测规模相比,金融相似度检测效率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略小。
第四列、第五列以及第六列非交叉项的结果与前三列差别不大,交叉项的结果分析如下:金融发展差距变量与实际工资差距交叉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实际工资水平差距,作用于劳动力流动的效果是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差距变量与失业率差距交叉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就业,作用于劳动力流动的效果是显著的,而且是正向的。使用SHCR度量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开放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说明在存贷款规模扩大基础上的金融发展,通过促进贸易提高开放度,能够促进劳动力流动;使用SLR度量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开放的交叉项系数为负,与预期不符,可能的原因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但基于政策上的支持,形成贷款高于存款的情形,导致SLR较高,同时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经济比重较小,从而造成系数不符合预期。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直接正作用明显,金融相似度检测效率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小于金融相似度检测规模的作用效果;而间接作用也较明显,主要是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差距、就业差距以及贸易开放度差异来作用于劳动力流动的。
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促进作用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具有显著差异基础上发生的,只要这种差异状况不改变,国内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将会持续。对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且迁入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大量劳动力流入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对于迁出人口较多的中西部内陆地区,为了解决劳动力资源严重外流的问题,不仅要做到通过各种政策及措施留住人才以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更要提高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扭转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日益突出,要充分重视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其对劳动力流动的促进作用,缩小地区金融差异,构建动态的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第一,逐渐调整我国的金融发展战略,在推进东部发达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必要重视落后地区的金融经济发展,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倾向于东部地区,使中西部地区金融约束严重,造成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中西部地区应受到政策层面的足够重视。第二,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加强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协调,建立机制令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反哺。第三,在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有差别的货币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1.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世界经济,2008(3)
2.包群,张雅楠.金融发展、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国际金融研究,2010(11)

3.蒋先玲,王琰.金融发展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财贸经济,2011(5)

4.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经济研究,2005(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