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区域经济学 >简论人才培养关于高校运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调查

简论人才培养关于高校运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调查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7075 浏览:222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摘要:随着金融业的急速发展与转变,金融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有所增加,在质上也产生了变化。本文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金融业部分代表单位和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查,得出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与地方院校对金融人才培养的情况,旨在找出两者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因素,并据以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金融人才;人才需求;培养模式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强我国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我国金融人才发展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发展瓶颈,按照市场客观真实要求,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发展的金融人才战略,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业,将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当前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剖析阐述。

    一、关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问题》的问卷调查情况

    为了使地方应用型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了解真实的日益增长的金融人才的需求情况,找到地方应用型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调查,组织了关于金融市场人才需求及地方应用型院校金融人才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为金融业部分代表单位及较具代表性地方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为两份,第一份是针对金融业各单位发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用人单位真实的金融人才需求状况,第二份是针对地方院校金融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发放的,目的是了解地方院校培养的金融人才所具有的特色与能力及存在的不足。以期通过对这份问卷的比较,得出地方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与金融市场人才的需求存在的差距,立足于改善地方院校金融专业的办学目标与教学定位,为金融市场输送高质适量的金融人才。
    第一份调查问卷发放400份,有效收回378份,有效收回率为94.5%,主要针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活动单位,其中包括中国人民银行10份、商业银行120份、其他银行60份,证券管理机构20份、证券公司80份,保险机构70份,金融信托、金融租凭、信用社、典当等40份,且选择被调查群体为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员。
    第二份调查问卷发放500份,有效收回498份,有效收回率为99.6%,主要针对各地方性院校会计系、投资保险系和金融系学生和教师,其中包括教师60份、会计系本科学生100份、投资保险系本科学生100份、金融系本科学生240份。

    二、问卷数据分析

    (一)金融业各单位的需求分析

    1、金融业各单位对学历程度要求提高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字统计加权后显示:被调查者认为金融机构对员工学历程度需求的比例大概是10.1%的专科及以下,58.9%的本科,25.2%的硕士及5.8%的博士。这与2010年度和2011年度被调查的金融机构人才招聘的学历程度要求对比有所提高(如表1)。
    近80%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应同时具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期货业的基本知识。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单位认为员工应主专于某一行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投资、理财、风险控制、分析咨询、法律、英语、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都应有了解与见树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例高达85%。
    3、金融

    源于:论文摘要怎么写www.udooo.com

    业各单位对员工的素能要求有所提高
    根据统计显示被调查者的建议中占比例比较大的分别是:员工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快对知识的更新速度,了解世界前沿水平的金融知识,有应对金融业瞬息万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能够了解研发产品的同时,具有运用操作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个人的德育素质与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还有个别机构认为员工还要精通除英语外的一门小语种,排在前位的是俄语、韩语、日语。

    (二)地方应用型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分析

    1、学生要求课程设置要精炼且全面

    66.7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上有重复繁冗之处,例如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之间有不必要的交叉内容,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保险、金融衍生品科目上有章节重复现象等。59.7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所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所涉猎的领域不够广,对前沿的金融知识掌握得不够及时。51.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有些课程是不必要开设的(或者不必要开设成必修课的),而同时又缺少能够赋予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有效。89.5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有必要频繁地请金融学者、专家、知名人士来校办讲座并互动。

    2、学生要求提高实践能力

    78.65%的被调查学生对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不十分满意,并同时有64.36%的被调查学生要求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社会实践。79.65%的被调查学生要求教师要授课过程中,理论要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

    3、教师建议学生要全面发展

    69.46%的被调查教师建议学生要学好金融理论的同时,还应加强体能与德育教育,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帮助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健康的身心与职业操守。81.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掌握一门外语是必要的,并建议学生建立英语角、开办英语沙龙等等。

    三、从供给角度看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以当前金融人才市场的供给结构性失衡为契点、问卷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以被调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为例,试述地方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冗乱残缺

    从大一的专业基础课货币银行学开始说起,其中有很多部分可以略过,因为它和政治经济学中的部分有交叉,还有专业课中的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实务等课程中的内容有重复现象,需要重新进行学科设置。另外,还有的专业班级学科设置无前后的承接,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以正常的进度讲解,出现前期基础知识空白断档现象,比如,有的专业班级没开设货币银行学,而同时开设商业银行和风险管理;有的专业与班级在学完计量经济学之后,同时开设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学科,没有做好学科秩序安排。
    另外,当今金融市场要求金融人才具有复合型的特点,也就是说既有外语、计算机、法律、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又有金融怎么写作意识和技能的人才,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只片面强调金融理论知识和简单的点钞及小键盘等动手能力,而忽略了能够提高学生全面、高层次能力的课程设置,比如说职业操守的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大多是由专科学校转型成为本科的学校,长期以来,曾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同样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科、本科各层次的培养目标重叠的问题,表述基本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而没有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培养出来的人才或者仍是原有技能型的简单操作人才,或者是等同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人才,而非应用技术型金融人才,能在决策层、管理层中进行全面决策、规划和整体管理的人员,能良好地理解金融产品并指导运用于实践的技术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若仍定位为“高级的金融人才——只重理论,轻实践”显然是不对的,会导致金融市场上出现更多的结构性失业。

    (三)人才培养模式未躬行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话同样适用于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中。在金融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仍是软肋,没有得到足够的研发而想当然。然而,要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发展,满足市场对研发金融产品并应用于实践的需要,单纯的理论教学与臆想出来的黑板上实训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运用案例教学、实验室操作模拟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但于此,我们仍然做到的只是皮表,流于形式。(作者单位:1.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2.哈尔滨工业大学财务处)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