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谈谈高职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方式

谈谈高职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16708 浏览:713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薪酬管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传授该课程内容。因此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必须针对该课程特点,摸索出一套实践性强的适于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薪酬管理 课程特点 对策
《薪酬管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直接构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输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已成为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一个需要研究的焦点问题。

一、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管理》课程特点

《薪酬管理》是目前各院校人力资源

摘自:写论文www.udooo.com

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但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层次上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定位差异,因此,在教学手段与方式上与普通高等院校侧重点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具体到《薪酬管理》课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育教学必须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薪酬管理》课程结构上看,其内容主要涉及多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包括战略层面的企业薪酬战略如何与企业战略配合问题,基本薪酬层面的如何设计企业基本薪酬体系问题,浮动薪酬层面的激励工资、奖金如何支付问题,福利层面的如何设计一套符合法律并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福利体系,制度层面的如何使薪酬体系制度化等。以上内容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掌握,若只讲理论而无实例操作配合,学生很难掌握其精髓。
2.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更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点之一,就是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的,它更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因此,实践性教学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可加深学生对《薪酬管理》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消除该课程理论知识枯燥晦涩难懂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可将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情景化、形象化,让学生动手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更需要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突破与创新。如前所述,《薪酬管理》课程因其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其教育教学手段不可囿于传统灌输方式,必须要有所突破和创新。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做到精讲理论动手多练。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要针对该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摸索出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再次在教学手段上要敢于突破,要以开创性思维允许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从中探索出更适宜《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薪酬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在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基本还是沿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制约,教学理念无法突破。教师多偏向于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听讲,动手实践被摆到其次位置。二是各院校均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制度管理方面的制约,课堂授课方式不得随意突破,必须按理论课教学计划进行,因此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习惯于满堂听。三是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以“教”为主的理念没有改变,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师“讲”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
2.教学方式单一,重课堂讲授轻实习实训。首先传统教学理念决定了高职《薪酬管理》教学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计划安排偏重于理论课,实训练习课时偏低。其次,现有高职《薪酬管理》课程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实训案例偏少,适宜于教学需要的案例严重缺乏,这给实践性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是现有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也无实践性经验,对实践性教学处于边摸索边教的状态,因此教学上也多偏重于按教材讲授,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偏低。
3.教学内容陈旧,重书本知识讲授轻前沿知识吸收。《薪酬管理》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同时还是一门创新性强的学科,这主要是由企业薪酬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企业薪酬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雇员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方案确定及调整的过程,其除了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如薪酬方案应体现企业战略、管理者意图、对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导向作用等外,具体薪酬方案如何设计、如何通过薪酬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可各施各法,在不违背国家统一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可独自创新,因此该学科前沿性的东西较多。但目前薪酬管理教学仍主要是书本知识传授为主,前沿性的知识涉猎较少。

三、构建适于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1.转变教学理念,针对高职《薪酬管理》课程特点,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根据高职《薪酬管理》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改变现有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需要通过实训练习才能掌握的内容,如工作岗位评价、薪酬调查、薪酬方案设计等,则应以实训练习为主。另一方面,转变观念,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避免教师满堂灌。教师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可通过设定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原理去解决企业薪酬管理中的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职《薪酬管理》课程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必须采取实践性教学模式。目前实践性教学有基本可归为两类:一种是以校内教学实训为基础的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校内成立实训室模拟仿真情境实训、分组讨论等。另一种是以校外实训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与企业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中通过实际工作掌握相关知识。目前看,由于各企业对各自的薪酬管理制度多采取保密的方式,因此后一种方式在高职《薪酬管理》教学中有一定难度,只适宜学生在毕业实习中采用,日常《薪酬管理》教学仍应以前一种方式为主。
3.整合教学内容,以利于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实践性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仿真材料配合,包括相应的案例、企业典型的薪酬管理实例等,这些在目前高职《薪酬管理》教材中很难完全做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搜集相应案例以配合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性教学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因此要掌握好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训的时间分配,要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精讲理论,对需要动手练习才可掌握的内容,如工作评价方法、薪酬调查方案设计等,则需保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对此可考虑从以下途径解决:一是教师应随时关注企业薪酬管理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时研究吸收掌握。教师动手能力不高,其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也不会强,因此要教会学生怎样做,教师自己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这是基本前提。二是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走访不同企业,将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具体方法通过仿真的方式用于学校教学。三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也可将教师派往企业进行短期顶岗工作,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师实践性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李新建.企业薪酬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曾湘泉.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