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世界文学史 >阐述华兹华斯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华兹华斯

阐述华兹华斯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华兹华斯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10001 浏览:357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华兹华斯同时代的另一位湖畔诗人柯勒律治曾经为华兹华斯诗歌总结出“六大特点”:语法与逻辑上语言极度纯净与作用表达上用词完美准确;思想与情感同等强烈与明智;每一个诗节与诗行都具有独特性与感染力;意象与描写完全忠实于自然;沉思中蕴含着伤感,深刻而敏锐的思想里饱浸着同情;严谨而绝妙的话语附有丰富的想象力。其后的评论界大多也都以这些方面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米勒(John Stuart Mill)阐述了因为阅读华兹华斯而引起的深思,赞赏华兹华斯诗歌中情感与思想的统一性,使其对当时的功利主义产生反感。对华兹华斯的传统评价认为他是“讴歌自然的诗人”、通过诗“传达普遍和有效的真理”。中国的华兹华斯探讨并非紧跟西方批评的脚步,而是更多地以我国实情出发,融合了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系统观与我国哲学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近十年来,评论界对华兹华斯诗中展现的自然观、生态观等思想尤为关注。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认为“诗不是感情,也不是回忆,也不是宁静,而是许多经验集中后的东西,而且人的创作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体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这与浪漫主义宣扬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宁静回忆起来的感情”背道而驰。但是以60年始,人们不再把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视为对立的诗学系统,相反,试图用现代或后现代的诗学论述再次认识华兹华斯的诗学思想,出现了华兹华斯现代及后现代探讨端倪。本论文把华兹华斯的诗歌放在生态后现代视域下进行解读,并不想重复早期生态批评的观点,也不是企图以华兹华斯的字里行间找到拯救现代社会人类被异化、生态出现危机的“金钥匙”,而是希望宣传一种崭新的、整体的、灵动的、健康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使人文生态社区建设、民族和传统文化的保存、多元文化的包容以及地区经济进展等主张,健康地持续下去,对当前的现代性危机有更为理性的认知与应对。为本论文提供深思原点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著名的生态女权主义论述家,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查伦·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 Spretnak1946--)。20世纪90年代末,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在《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一书中提出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论述,她把生态危机意识与后现代去中心的、多元的、普遍联系的思想相结合,“既否弃现代性(现代世界观),又不赞同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立场。她试图寻找一条超越现代性的新路,以根本上转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王治河,2005:590),重塑宇宙、自然与人类的联系。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对现代性的11种体现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体现集中地体现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随着这种世界观的推进与进展,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生活越来越不真实。她“主张一种整体论作用上的彻底的非二元论,不仅是非二元的,而且是彻底的。在她看来,非二元论的最低要求是承认这样一个观点:人与其他实在物以本性上讲是自主的实体,他们以某种与他物相互依赖的联系而有着。斯普瑞特奈克把这一思想具体贯彻在她所提出的三个概念上:认知的身体(the knowing body),创造性的宇宙(the creative coos)和复杂的地方概念(the complex sense of place)。”(张妮妮,2001:7)关于“认知的身体”有时也被她称作“身心”(bodymind),她认为现代性把生命理解成机械性的、身体与心灵分离的、身体就是一架简单的生物机器。实际上,生命是一个各种因素整体统一的动态系统,它自行选择与调节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微妙力量。关于“创造性的宇宙”,她认为在机械论的框架下,宇宙被认为是无声无息的,各种对象按着固定的机械行为法则所运行。然而,现在的大自然是一种动态共同体,具有内在的整体统一性,充满着新奇,充满了创造,超出人类对其把握。关于“复杂的地方概念”,主要指的是人与环境的联系不足,认为人与“地方”是紧密相连的。地方以生态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对人发生着微妙的影响。而现代社会的人脱离了他们所熟悉的、给予他们心灵滋养的地方,生活在水泥森林筑成的城市里,过着不真实的生活。总结之,所谓“‘身体’指的是统一的身心;所谓‘自然’指的不是科学上的论述系统或文化中所感知到的胁迫恐惧,而是我们的物理环境,它与我们的身体密不可分;所谓‘地方’,指的是生物区域、是社区和个人得以舒展的物理场所”(张妮妮,2001:4-5)。生活在19世纪的华兹华斯在其诗歌创作及诗歌论述中到处都流露出与斯普瑞特奈克的观点高度一致的思想意识,他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与进展所带来的后果的焦虑,对人与自然分离、人性被异化的担心,对始于希腊文明的“二元论”框架下形成的西方人引以自豪的世界观的怀疑,都充分说明了华兹华斯在人与自然、人与生态联系中的超前的预见性以及与其同时代其他文学家论述家的不同。以某种作用上说,华兹华斯肇始了生态后现代的意识。本论文的第一章“工业时代中的自我焦虑:对身心分离的抗拒”,论述了工业时代的自我拯救,华兹华斯对科学技术比较反感,认为人性被现代工业文明扭曲、异化,失去了人性的本真。论文进一步指出华兹华斯在诗歌中暗示出的人类意识的基础就是率真、快乐。如何找到真与乐,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他用诗歌阐述了寻找的策略——通过孤独。在利益化的工业时代,人们都骚动不安,追求欢闹与名誉,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要想恢复生态的灵动与宽广,就要融入生态中,沉静宽厚,孤独静思,才能达到身心合一、和谐一统的最高境界。本论文第二章“重塑现代人类的信仰:对宇宙机械方式的抗拒”,浅析了华兹华斯在重塑人类信仰,如何做到身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观点。讨论了其诗歌中展现的人类在宇宙中有着的形式、人与人类以外的有着物的联系、在宇宙共同体中人类的地位以及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等不足。华兹华斯试图重新建立工业时代人类的信仰,相信宇宙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与创造性,人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要低下高傲的头颅,平等对待他物。本论文第三章“追寻人性的童年:对现代意识形态的抗拒”,探讨了华兹华斯对童年的怀恋,以个性的童年到人类的童年,引起了华兹华斯对其时代的反思。童年时代人与其周围的地方环境是如此地和谐,而现代社会中人类行为与思想被扭曲,与周围环境对立,远离了真实。华兹华斯在诗中极力阐述一个观念,批判现代意识形态对人的怂恿,跳出主客二分的框架,包容其他文化与习俗,以善的快乐回归人类童年的本真,回归地方,远离不熟悉的城市,在原来成长的环境中寻到原初的根基,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根之所在,才能寻回人性中被丢弃的根。本论文第四章“盖娅’依然活着:对单一因果论的抗拒”,强调了华兹华斯诗歌中体现的宇宙系统中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一切与一切相连,一物的有着与进展适应与影响着另一物的有着与进展。他的诗中充满了预言性的思想,看到了地球自身的调节能力,花草树木都有着灵动的作用,他在诗歌中展现的价值观与思想系统无意间契合了生态后现代的思想理念:一种崭新的、多元的、灵动的世界观。这种对华兹华斯生态后现代的解读不同于以往对华兹华斯的肯定,在生态思想的框架下,华兹华斯经常被认为是静观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人,在谈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也是以人类为中心,如何以自然中得到安慰与慰藉,人的利益依然还是高高在上的。生态后现代视角下的华兹华斯探讨挖掘的是他的泛神论的根本理由以及他的多元包容的思想背后的心理,他的整体诗歌实际上就是展现了身体(身心)、自然与地方(每一物的存活与进展的环境)的联系,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纳入宇宙运动的大系统之中,将人类的命运与风雨云电及花草树石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十九世纪超前地唱响了生态后现代意识的前奏曲。关键词:华兹华斯论文生态后现代论文抗拒现代论文机械二元论论文整体论论文

    Acknowledgements5-6

    中文摘要6-10

    Abstract10-16

    Introduction16-40

    I. Critici on Wordsworth in Britain, America and China17-26

    II. Main Points and Theories Used in the Dissertation26-29

    III. The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Postmoderni29-33

    IV. Approaches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33-40

    ChapterOne Self Anxiety in Industrial Age: Readdressing the Divergence of Body and Soul40-69

    I. Spiritual Self in Industrial Age41-56

    II. Foundation of Human Being’s Consciousness56-63

    III. Soptude: the Highest State of Self Reapzation63-69

    Chapter Two Renovation of the Bepef of Modern People: Readdressing the Mechanical Mode69-88

    I. Line between Life and Death70-76

    II. A Common Member in the Community76-80

    III. From Inequapty to Equapty: Perfection without Perfect80-88

    Chapter Three Seeking Childhood of Human Nature: Readdressing the Modern Ideology88-109

    I. Drifting away from the Binary Concept of Philosophy90-96

    II. Containment of Diversified Cultures96-101

    III. From City to Country: the Root of Human Beings101-109

    Chapter Four Gaia Still Living: Readdressing One-Dimensional Causapty109-129

    I. Conversation with Everything110-117

    II. Prophetic Words----Living Poetically117-123

    III. Returning to the Real: An Innovative and Flexible Worldview123-129

    Conclusion129-139

    Bibpography139-14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