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小资料”教学功能和策略电大

高中生物“小资料”教学功能和策略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26663 浏览:1202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小资料”往往是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教材边缘,然而它却是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掘“小资料”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教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小资料; 教学功能; 使用策略
1006-3315(2012)08-026-002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生物教科书增设了“小资料”。 “小资料”的出现,体现了教材的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弹性和灵活性,体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意图,在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教学功能。整套教材共有34处“小资料”,其中生物、技术、社会的“小资料”8则,有关生物科学家的故事“小资料”6则,与生物相关知识的“小资料”20则。因此,如何理解和应用“小资料”的教学功能是生物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小资料”的教学功能

1.“小资料”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资料”主要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方面的知识及科学家的故事;阐述了一些与生物学史、生物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以及联系实际的知识或书本知识的深化与扩展等。它是对教科书内容的铺垫和延伸,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例如,“酸雨”这则“小资料”,让我们认识了生物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的同时,也认识到现代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让学生对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贡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学习生物学知识开始就能把环境保护深深印在脑海中。

2.“小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中“小资料”内容大多集知识性、趣味性和适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文字简练生动,形式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学会独立获取信息,通过思考、对比、联想提出问题并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自学的乐趣。例如,“肥胖的标准”这则“小资料”,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人肥胖的标准及肥胖的危害,能指导我们合理膳食,注意营养的均衡。又如,ATP是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物质,生物体维持细胞分裂、根吸收矿质离子和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都需要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ATP在细胞内含量是很多的。但真实的情况是:ATP在细胞内含量是很少的。那么,教师在讲述这个知识点时,就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先通过小资料中一些具体的数据:ATP在细胞内形成后不到1分钟分解的时间就发生转化,这样累计下来生物体内ATP转化的总量是很多的,含量是很少的,成人在静止状态下24小时内竟有40千克的ATP发生了转化。动摇学生原来错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形成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来分析其内在原因,这样学生豁然开朗,疑难问题迎刃而解,重难点得到突破。

3.“小资料”渗透着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意向

科学家门的任何一个发现、发明、创造都体现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究、精益求精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小资料”中的生物学家的故事、生物学史料,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类对生命现象、生命运动、生命运动规律等内容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如“孟德尔和遗传规律”这则“小资料”,学生不仅认识了科学定律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还了解到生物学家的研究方法和一丝不苟的献身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4.“小资料”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资料”大量介绍了生物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例如,“吸烟的危害”,通过肺癌患者肺的图片和正常人肺的图片比较,切实认识到吸烟的危害的具体内容,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让学生真正能够懂得吸烟有害健康,在生活中应自觉抵制吸烟。又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时,氨基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必须有转氨酶的参与。什么是转氨酶?这里教材课文没有介绍,但教材小资料介绍了GPT(谷丙转氨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该条小资料,使学生了解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以及该酶在人体血液中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再如讲到合理施肥的问题时,引导阅读“少肥高效”这条小资料,在讲这一点时又联系水分代谢中关于合理灌溉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小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生物实验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如“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中提供的小资料是科学家用42克证明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而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本实验运用了什么技术手段?此技术手段在教材哪些内容出现过(高三一轮复习还与后面联系)?认为此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这里学生很快会联想到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到底是来自H2O中的氧,还是来自CO2中的氧的实验;继续提问:按照科学家们的思路,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有机物是通过植物体的哪个部分运输的?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联系到实验设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为什么要选择标记35S和32P两种元素?从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小资料就得到答案。关于实验设计知识在教材中是隐含存在的,没有系统介绍,常常被学生忽略,而实验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每年高考生物都离不开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为强化实验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小资料,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所以,学生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生物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方面掌握较好。
二、“小资料”的使用策略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