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网络工程 >试谈对策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着理由与对策小结

试谈对策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着理由与对策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13190 浏览:496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新一代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值得探究。通过对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升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针对具体问题,如学生水平差异、理论课枯燥等,展开了一些调查与探究,结合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问题情境教学
16727800(2013)002018604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显著,但在农村中学,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广大农村中学尽快得到普及,需要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不断推进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调研方法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做调查,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1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大

在农村,有的家庭拥有电脑,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用电脑上网。有的孩子,由于当地政府管理不严,可以随意地进出网吧,在网吧里打游戏,用、MSN等聊天。这些学生因为接触了电脑,一般都熟悉关于电脑的基本操作,有的具备一些简单的信息搜索能力,也有出于兴趣而学会了某种或多种软件的基本操作应用。但是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在此之前连真正的电脑都很少接触过,甚至不知道电脑的开关机。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零起点和非零起点的的差距,在非零起点中,又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水平。总之,农村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非常大。

1.2 信息技术理论课枯燥

在中国传统的经典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通过教师的亲口传授而获得知识。班主任一般会在学生的学期成绩单评语栏中写上该生上课认真听讲或者不太认真听讲,强调了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这种教学缺乏互动,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参与到其中,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教师对于理论课的教授缺乏教学技巧,一般就是对着教材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很难让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起来。有些教师喜欢自己读大标题,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叫学生起来读一些小标题或者教学内容中的某一段话,这是一种方法,但是作用不大。在教师提问的这一段时间内,有些学生会匆忙翻起教材,寻找答案的源点。还有些学生存在着侥幸心理,不点到他的名字他是不会看的,即使有时教师点名了,也会说不知道或者随便在教材中找几句话读一下。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3 操作课上学生听课效果不佳

在农村学校,学校的机房一般是不连互联网的。联机游戏打不了,在线聊天也不行,但是教师讲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是不听。笔者在一所农村中学实习时,有的学生自带U盘和耳机上课,将歌曲拷贝到机房的电脑用自带的耳机听,将游戏拷贝到电脑里然后打自己的游戏,而不听教师上课讲的内容。为了阻止课堂出现这些行为,将机房的四十台计算机重装系统好几次,组成了局域网,重新给每台计算机命名、编号,将计算机里的单机游戏全部删掉,再给每台计算机装了USB屏蔽接口和冰点还原。这样一来,学生只要把存储设备插到计算机的USB接口上,计算机就会自动关机。尽管这样,有的学生还是不听,没事交头接耳、敲打键盘、玩弄手机。当教师进行广播教学时,有的学生干脆拔掉网线以防止教师干扰他的事情。教师讲课时听的人不多,当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时,很多学生都不会,说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不懂。而在操作时间,学生又一个一个地喊教师过去帮助指导,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只是一个班级30人,教师只有一个,根本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学生,所以学生的水平差异在不知不觉中又拉大了。

1.4 信息技术课缺乏重视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学生、家长、甚至于有些教师、校领导的眼中,都只算作是门副科,很多人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更是把大量时间用于所谓的重要文化课上,他们很少去关注《信息技术》这门课,有的只是在课堂上才听一点。在农村某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甚至不开设,有些虽然排在课程表上,但也形同虚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一般被语数英学科教师挤占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教材很多都是崭新的,从拿回家的那一刻起就被丢弃了,遗忘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里。不说条件不足学生很难完成自学任务,就是条件够了学生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程。所以并不是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欠缺,而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提供充足的条件。

2 针对农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针对通过调研发现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2.

1.1 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特征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班级整体情况。教师在接新班级时,要努力采纳原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从原班主任那里获取学生的基本资料,弄清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了解班风及学生的学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udooo.com

风。在新学期伊始,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亲师座谈会,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需要,提倡学生大胆发言,可以谈谈学生自己心中的有效教学,让学生自由谈论他们喜欢、容易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对授课教师的期望。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做必要的记录整理,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愿望,以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2.

1.2 采用分层教学

利用个别谈话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按照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再按照学习兴趣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致相同,学习水平从高到低每组均分,让每小组的学习水平在整体上大致相同。将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提升为组长或者副组长,担任小老师的职责,辅导其他学生学习。教师在每次课的教学时,都要明确标示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明确教学重难点之后,列出知识点的简要提纲,用一到五颗五角星标示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开展课堂教学时,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要讲清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对于偏难的知识点,要深入浅出,尽量让多数学生听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异,对于低层次水平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要略低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任务教学法要体现“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及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任务”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任务的合理分解是教学的关键,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经具体的操作或执行为止。提出问题并设计好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给合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有利于学生掌握所要达到的技能。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一个具体任务进行的,这个具体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这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样就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2 利用弹性课程和强化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针对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的情况,建议教师采用弹性课程以及强化学习策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申请弹性课程时间,弹性课程时间的规划可以发挥教师的最佳教育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的需要,设计弹性课程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
弹性课程可以进行补救教学,针对学习较弱的学生,或学习进度落后的学生,进行补救教学,使学生达到应有的程度。运用弹性课程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本身在学习上的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强化学习上的效果。还可以进行个别谈话,依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在弹性课程时间,实施个别谈话,以期和学生建立更密切的师生关系,进而深入了解学生。但要注意,应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别谈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公平、公正的,不轻视任何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不特别重视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学科教学的进行,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性设计各种强化学生学习的策略并妥善地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心得报告、同伴教学法、改变作业形态、成果展示、强化操作能力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教师将学习内容或重要概念提出之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完整的心得报告,以强化效果。在布置作业时,增加需要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者上网查资料的作业。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上的需要,将学生在操作课上做出的作品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方面的优劣得失,通过同伴的评价获得改进的参考。
3 结语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怎么发表展特点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是以计算机操作为载体进行学习的,而计算机的学习主要是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本文通过发现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各种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计算机教育的差距,加快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傅德荣,傅利华,靳灵芝.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
\[2\] 郑旭东,张振亭.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3(6).
\[3\] 马成麟.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4(11).
\[4\] 闫世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小学电教,2005(1).
\[5\] 曲桂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9).
\[6\] 张影.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2(S1).
\[7\] 姜昌国,丁建玲.浅析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8\] 张梦宝.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与手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5).
\[9\] 张的,高晓玲.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6).
\[10\] 张宏,阳晓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3).
\[11\] RICHARD DUFOUR,ROBERT EER,著.聂向荣,李钢,译.有效的学习型学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2\] 林进材著.高效能教师的教学锦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 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14\] 王祥仲.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5(3).
(责任编辑:孙 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