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西方哲学 >分析善人面向恶而实现自由学术

分析善人面向恶而实现自由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5694 浏览:1943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代的德性学运动对所谓以行为而不是行为者为中心的规范学进行了抨击,但仅仅作为一种抨击不但无法带来真正的“复兴”却注定产生更大的混乱与倒退。实际上,康德学既探讨行为,也探讨行为者;既探讨善,也考虑到了善人。善虽然是个超验世界的超验理念,但善人是个经验世界(现象界)的有着者,他既要通过积极的自由证明其为本体界有着者的地位,更要以一个道德主体的身份,在与根本恶的斗争中,使基于法则而行动的能力成长为坚定的德性与品格,将本体界的自在有着在经验世界中实现出来。本论文试图以康德的两种自由概念为基础,探讨康德式善人的基本维度。这一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条是“上升之路”:通过消极自由(自发性)检测设,善人获得了行为主体的身份,由消极自由向积极自由(自律)的过渡,使善人获得了理知世界成员的身份;而通过理性事实学说,这两种身份获得了证实。以而善人首先是作为一个行为者具备道德行为能力,他能够出于义务而行动,由此也能够违背义务,以而可以在道德上被归责。不同于自发性,自律只是一种必须被预设的可能的能力,而善人之于一般行为者的区别就在于他主动地将此可能的能力实现出来。这一自律能力在经验世界中的实现可称之为“下降之路”:这是一个与人性中恶的倾向进行斗争的历程。我们需要通过心灵中的一次“革命”来实现意向的转变,也只有在与恶的斗争中才能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推动德性的成长,以而坚定地奉行一种趋向于善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历程中,我们需要检测定上帝的帮助,并且必须注意经验性因素对作为道德品格之表象的经验品格的影响。理知世界的成员身份以及恶的社会性有着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专注于各自的“私人义务”,而应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恶的侵袭,即致力于共同体的构建这一“特殊义务”,以而善人之“共在”维度才是完整的。康德式善人不同于特定信仰的皈依者,但将义务视作上帝的诫命;也不同于单纯律法共同体之中的公民,他是一个自愿的守法者,而且致力于这样一种共同体乃至共同体的构建;并且他也并不会拒绝共同体之载体的“多样性”,因而康德式善人作为健全的理性主义者能够成为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关键词:善人论文自由论文恶论文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8

    关于引用康德原著及英译术语的说明8-9

    导论9-20

    第一节 背景:自由概念的内部张力与现代善人概念的缺位9-11

    Ⅰ 皈依者:上帝在场之自由的实现9-10

    Ⅱ 守法者:自由主义之自由的实现10-11

    第二节 概念准备:康德的两种自由概念11-12

    第三节 康德善人概念的提出12-14

    第四节 康德式善人的维度14-15

    第五节 康德式善人的作用15-16

    第六节 探讨近况16-20

    Ⅰ 国外16-18

    Ⅱ 国内18-20

    第一章 消极自由作用上的善人20-32

    第一节 康德的道德论证对策20-24

    Ⅰ 整体对策20-22

    Ⅱ 奠基3交互论中的两种自由22-24

    第二节 自由之为必须的检测设——消极自由的初步确立24-29

    Ⅰ 这一检测设的必要性25-27

    Ⅱ 对这一检测设的明27-28

    Ⅲ 这一检测设的本性28-29

    第三节 由自由检测设而来的道德心理学观点——消极自由之为康德式行为者的特点29-32

    第二章 积极自由作用上的善人32-48

    第一节 由自由检测设而来的第一个论证——向积极自由概念的第一次过渡32-38

    Ⅰ 意志概念与两种自由的融合32-34

    Ⅱ“自发性论证”34-36

    Ⅲ 这一论证的结论与限制36-38

    第二节 由自由检测设而来的第二个论证——向积极自由概念的第二次过渡38-41

    第三节 两种自由在可能性层面的兼容:对归责悖论的解决41-46

    Ⅰ 不道德行为者的自律41-42

    Ⅱ 理知世界之两义与自欺者的视角42-46

    小结46-48

    第三章 理性事实学说对两种自由的证实及其限度48-65

    第一节 理性事实学说对两种自由身份的确证48-54

    Ⅰ 法则作为被给予的事实49-52

    Ⅱ 两种自由身份在敬重现象中的显明52-54

    第二节 两种怀疑论:自由的现实化困境54-63

    Ⅰ 以法则到特殊义务:对黑格尔主义者的回答55-58

    Ⅱ 作为动机的敬重:对休谟主义者的反批评58-60

    Ⅲ 对理知身份的再认识:敬重与“康德式悖论”60-63

    小结:概论理性事实学说的限度63-65

    第四章 两种自由融合作用上的善人65-93

    第一节 康德的根本恶学说65-74

    Ⅰ 意向中的恶66-68

    Ⅱ 本性中的恶68-72

    Ⅲ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恶72-74

    第二节 意向转变的困境与道德重建的两种方式74-82

    Ⅰ 意向转变的可能性浅析:“应当意味着能够”75-76

    Ⅱ 道德重建的罗尔斯进路76-78

    Ⅲ 当代康德学中的德性论进路:经验性影响之于品格的重要量78-82

    第三节 “康德式”德性的可能性:先验自由与经验影响的兼容82-89

    Ⅰ 意向与行为之差距的弥合:神恩作用及其与先验自由的协调83-86

    Ⅱ 恶与德性的形成86-88

    Ⅲ 与他者道德地位的兼容88-89

    小结:道德之个体性维度的合理性与限制89-93

    第五章 共同体作用上的善人93-109

    第一节 共同体及其必要性93-97

    Ⅰ 共同体的必要性:作为“战争”状态的个体间的联系93-96

    Ⅱ 共同体的特质96-97

    第二节 共同体的构建97-106

    Ⅰ 政治共同体的建构之于共同体的作用98-102

    Ⅱ 以可见的教会向不可见的教会的过渡102-106

    小结:共同体的民族性106-109

    结语109-1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