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新闻经营管理 >简析舌尖以《舌尖上中国》看国家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网

简析舌尖以《舌尖上中国》看国家核心价值观念传播网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30489 浏览:1357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个案进行研究,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分析应如何使抽象的政治理念与鲜活的银幕形象结合,通过影像符号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以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全球语境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国家形象 核心价值观念
关于“国家形象”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在影像艺术研究方面,学者对于“国家形象”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爱国主义”、“平民意识”、“民族精神”等形象的构建。本文以宣传国家形象的影像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国外关于国家形象构建的影视作品,最后结合《舌尖上的中国》,分析我国影像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的趋势和倾向以及创作者如何传播我国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念。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笔者从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人文历史、军事等六个方面,分别选取了100个较为典型和优秀的影像,它们有的来源于央视特别节目、BBC纪录片、美国历史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等。在这些纪录片中,央视精品纪录片一共119个。与国家形象主题相关的包括中华传统文化、自然风光的影像有113个。占了央视制作的精品节目的95%。由此可以看出,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是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有力方式,作为国家媒体,央视承担着阐释中国价值观念的重任。

1、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国家形象

在国家形象片的主题呈现中,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历史的不同,主题呈现各有不同,国家形象的构建也不同。
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无论是纪实美学方面还是视听语言方面,我国影像在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迫切希望打破在国际话语中的弱势地位,因此加大了国家形象宣传的力度。但是从整体上看,还存在着很多的局限。2012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所刊李舫先生的文章《“中国梦”开启银幕传奇》中披露:不久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几家机构联合在北京25个中小学发放“电影对未成年人影响”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陆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率在33%左右,美国电影中的美国国家形象认同率则高达73%”①这结果让人惊讶并且沮丧,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

2、国内外影视作品中国家形象构建比较

以下是我国影像与美国影像的比较研究。
对比分析两国影像作品的主题不难看出,我国在“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和情感认同上存在不足。“国家形象”不应该仅仅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彰显,而更多的应是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哲学、审美、文化、道德等的重构。比如意识形态化的“国家形象”具有宏大叙事特点,他们以严肃、威严、崇高的特点存在,使观众产生敬畏、膜拜心理,但这与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个体生存体验和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隔阂和距离。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个体性和日常生活的感知意义。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内化我们普通人的内在情感和心理结构。但是我们说重构“国家形象”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不意味着是从故事堆中翻出传统立刻放上银幕, 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新瓶盛旧酒,而是一种将传统与仍在开放发展着的中国现实和国际化的视野相结合的“构建”过程,需要挖掘和立足于本国传统,这就是说首先我们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直接可以拿来使用的, 同时, 这个建构的过程是永远向着未来开放的动态的过程。②
近期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家形象宣传上,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一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情感诉求,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播出10天内,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如下图:媒体关注度趋势图。
下面以它为个案研究,分析它是如何通过影像符号传播国家核心价值观念,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国家形象?

二、《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中国形象”

我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仁爱”、“平等”、“和谐”、“自然”、“法制”、“天人合一”等,这些体现了人类普遍价值体系的建构。《舌尖上的中国》不光单纯的记录各地的饮食风俗,也用精美的、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富有情感的故事,从侧面重点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品格、精神风貌、生活哲学。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呈现了一个勤劳智慧、敬畏自然的“中国形象”。

1、与自然和谐相处

片中出现关键字“自然”一共有22处。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强调顺其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的渔网只能捕到两公斤以上的鱼,小鱼则被人为地漏掉了,这样才不会“赶尽杀绝”;云南的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这些背后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感恩和敬畏。在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解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画面中水稻田、梯田、鱼儿和鸭和谐共生。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为了感激自然的馈赠,每年都举办“望果节”。他们用节日来铭记大自然的恩赐。

2、重情重义

《舌尖上的中国》触发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对于有相似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感受的人们来说,深刻渲染了人们对美食记忆的亲情、爱情、乡情、邻里之情、集体感情。画面上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的手,还有端上桌的那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吃食,道出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让人们看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让我想起了妈妈做的饭……”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不少人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美食的享受,弥漫在片中浓郁的“儿时味道、家乡情怀”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更让“漂泊在外”的人们从心底品出难忘的况味。

3、勤劳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浓墨讴歌了中国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一大早采卖松茸的卓玛母女、做黄馍馍的老黄、挖荷藕的叶氏兄弟……他们在采挖过程中毫无怨言、脸上充满喜悦和成就感。他们代表了中国人勤劳、乐观、进取的形象。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是用快刀把柔嫩的内酯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还是用蒸汽制成的特色菜汽锅鸡。这些不为人知的种种劳动中产生的奇迹,是中国人“穷则变,变则通”的智慧结晶。
结语
纪录片作为国家文化价值传播的媒介形态,也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舌尖上的中国》运用影像的力量营造了一场文化视觉盛宴,为我们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对外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对于消除国外对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的误解,积极塑造本国形象、增强文化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舫,《“中国梦”开启银幕传奇》,《人民日报》,2012-1-13
②范萍萍,《论影像艺术中国家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形象的重构》,《当代电影》,2012(7)
(作者: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