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理论 >舌尖上中国:满足不仅仅是舌尖

舌尖上中国:满足不仅仅是舌尖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25974 浏览:1189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所以引发观众共鸣主要在于它带给了观众清新的味觉、视觉、情感、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满足,其传播成功之道在于视角选择的独特、主题的巧妙涵化、叙事的故事化、诉诸情感的唤醒、剪辑的精准到位、新技术的运用和音乐的巧妙运用等,论文最后指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给中国纪录片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纪录片;传播; 启示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它不仅充分调动了无数观众的味觉,也深深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家园。许多嗅觉灵敏的商家借机推出舌尖上中国里的菜品,旅行社推出了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之旅,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也纷纷推出了舌尖上的母校,回忆和记录校园生活中的美食……一部美食电视记录片勾起了人们情感的阵阵涟漪,引发了舌尖上中国的文化现象,这其中的韵味值得人们深思: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仅仅是舌尖吗?如果不是,那么它传播的成功之道何在?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本文所要探寻的。
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舌尖上的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因为它是一部内涵十分丰富的纪录片,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觉,还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情感、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味觉的满足。中国不乏山珍海味,但传统的印象里,最美的山珍海味往往出自名厨名店,但这个纪录片放弃了传统美食片的老套路,搜集的都是原汁原味的“土货”:老包家腌笃鲜的腾腾热气、临安姚贵文豆腐摊上的阵阵炸香、大理老黄制作的诺邓火腿的悠久绵长、台湾乌鱼子的绵密滋润……无不看得人们口水欲滴。当今中国城市酒店餐馆的菜谱很多都是雷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国》给人们展现的美味包含了地方特色,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味觉。
视觉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画面拍摄的很大气,处理得很精致,带给人们从未有过的美食视觉体验。一片薄薄的五花肉经过创作者的构思制成了惟妙惟肖的中国山水画,人们丝毫感觉不到油腻,体验到的是中国古典书画美;兰州拉面师傅甩动面时的从容淡定,面质的纤细嫩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淮扬文思豆腐厨师出神入化的刀工,豆腐入水后的精细入微,让人叹为观止。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头画面在高原、山林、湖泊和海岸线上的切换,让人们感受到食物来源地的丰富与壮阔。
情感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追求味觉和画面的真实,而且揭示了这些美食背后的情感真实,正如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我们记忆中好吃的东西是因为带着人的温度。”让人们记住的美味往往都有一段饱含深情的故事,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合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面,平淡而富足的日子里姚贵文和王翠华相互“抱怨”的爱慕,苗家母亲送女儿龙毅上学时朴素的话语:“满女啊(小女儿),现在天快亮了,你自己走吧,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我要回家做事去了。”这一幅幅动情的画面揭示了美食背后那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喝了一碗“心灵鸡汤”。
精神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广泛借用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相关方法,该片广泛抽取中国各地的美食样本,讲述了一个个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用镜头如实记录中国人的美食生活。分集导演张铭欢和他的同事们确立了选材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相对于外来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洋食品制作过程的规范严谨和透明,《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食品有点“土”,有点“怪”,但正是这“土”和“怪”凸显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展现了中国人勤劳、智慧、奉献、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文化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不是中国精美绝伦的山珍海味,也不是技法非凡的帮派菜系,它向观众展示的是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饮食流变,展现的是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体验,通过中国人选取食材、制作食材生存智慧的展现揭示了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为观众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让观众从中体会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悠久和绵长,体会到这个古老国度的国民对待自然、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看似简单的一部美食片,却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引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
传播的成功之道
独特而新颖的视角。选材视角的独特性是该片成功的关键,首先,它选择了一种关系视角。它把着力点放在了人与美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中国人如何因地制宜地从脚下的土地攫取、收获和进食的,揭示中国人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关系视角的选取为文化、情感等更多主体的揭示和展现留下了空间。其次,它选择了一种平民视角。采摘松茸的丹真卓玛、普通的挖藕人圣武和茂荣、看管竹园的老包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民众,选择这些普通民众作为叙述的主体,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感人。
具象化的传播。网络时代,空泛的议论已经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了,《舌尖上的中国》很清楚这一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具象化的表达。它将中国美食的宏大主题浓缩聚焦在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上,每一道美食都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展示。每个故事都是经过精心选裁的,凸现故事的变动性,情节化和人情味。故事中的人物、地点、语言等都是原生态的、真实的,人们观看纪录片,仿佛在欣赏美食,仿佛又在倾听感人的故事。有的网友感言,看到第6集中阿刘在盐田中忙碌劳作的身影、素琼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的画面,便想起自己老家的父母,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诉诸情感的唤醒。与央视之前《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采用理智型传播方式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更多采用的是情感传播路线,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之前的宏大叙事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更注重情感的挖掘和表达,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农村生活的艰辛,有人体会到了母爱的厚重,也有人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厚实,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视角从中解读出不同的情感,诉诸情感的传播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主题的巧妙涵化。将宏大命题微观化是本片的一大特色,7集系列片呈现了诸多的美食以及由美食生发出的故事,这些素材不是杂乱无章的,将他们串联起来的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主题,而这个主题的展现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完成的。《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正面去宣扬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将中国美食文化巧妙地涵化在美食背后的生产过程上,涵化在美食独特的制作工艺上,涵化在平常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上,始终采取故事化叙事方式。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里的规矩。”通过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关照。只是这些主题的揭示很含蓄,没有大段的刻意议论,而是在紧要处用简短的一两句话点题,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关键处的升华不仅不让人感到突兀,而且让人感受到片子所传达的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让人感觉片子很有韵味,很深刻。传播时机的正确选择。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的年代,人们对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食品产生了很大的疑虑,到底还有没有安全、健康的食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原生态的健康美食让人们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和食物中蕴含的人情味。文化学者于丹认为:“在一个普遍议论食品安全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给了中国人一种很朴素的乡土里长出来的信任。就是当下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化学添加剂、不需要现代工艺流程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本来就吃得挺好。”
文本信息权威多源。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可以发现,片子的叙事都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整天制作和享受美食的普通民众来完成的,他们是故事的讲述者,同时也是故事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这种信源给人一种朴实的信任和真诚。纪录片的解说词融汇了多学科知识,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巧妙登场,少而精当,使文本信息异常丰满,这种解说文本的编织打破了以往单纯文学叙事的窠臼,避免了空洞说教的呆板,让人可感可信。
剪辑的精准到位。“人类文化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考察通常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反映在纪录片层面即是全面与深度。”《舌尖上的中国》选材和画面的剪辑上也同样关照了这两个纬度,既有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壮阔画面的切换,也有对小人物命运关注的特写画面,如《主食的故事》一集中宁宁与外婆合手做宁波水磨年糕的画面,运用的就是一个特写。不仅仅关照宏观与微观,而且还注重画面的动静搭配,切换频率的舒缓和紧凑,整个片子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来推进,既清新自然,又蕴含跳跃的律动,在行云流水中传达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敬仰。
新技术的巧妙运用。与文字记录相比较,映像记录片对音频、视频、图像等技术的要求要高很多,也正因为如此,映像记录片能够更加形象和真实地反映存在。为了保证拍摄画面的高质量,首次使用了2012年刚刚投放市场的拍摄设备SONY F3,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微观呈现更具震撼力。《大国崛起》和《走向和谐》等历史纪录片出于还原历史的需要较多地运用动漫、特技等虚拟手法和虚拟元素,而《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的是现实的中国美食,它更加注重拍摄原生态的真实的画面,这种真实呈现具有更佳的可感性。
音乐的浑然天成。《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团队非常重视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它的配乐不是随便找几首轻音乐或者背景音乐牵强附会,而是由专门的音乐人倾心打造,音乐运用具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该片原创音乐共有19首,由国内最具国际化的青年影视作曲家阿鲲担纲创作。主题音乐《劳作的春夏秋》用三个段落再现劳动耕作中的三个重要季节,音乐的第一段落用快速急进的弦乐与高低跳跃的木管乐器,营造出万物亟待复苏的勃

源于:毕业小结www.udooo.com

勃生机;第二段双簧管甜美的音色如同一股清凉之风将时间带到了夏季,低音部持续跃动的弦乐继续进行着欣欣向荣的接力,仿佛也为田间的辛苦劳作送去抚慰;第三段收获的季节到了,音乐的旋律变得热闹、奔放和喜悦。这一主题音乐同时衍生出全片其他的配乐,既做到了全片风格的统一又保证了必要的创新,音乐和画面、叙事节奏的配合相当默契,让人在欣赏这部人文纪录片美食的同时又享受了一顿视听的盛宴。
几点有益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商业化运作纪录片的开始,它的播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些成功可能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舌尖上的中国》可以堪称中国纪录片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本身包含了许多有待发掘和思考的方向和话题,给人很多的启示。
民族化的坚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民族特色和民族性的坚守,它没有一味地去模仿BBC或者美国探索频道的做法,而是选取了中国题材、中国的视角来展现中国独特的美食生态,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当下,我们文艺创作者应该从《舌尖上的中国》汲取有益的养料,要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去挖掘和创作文化精品,这样才能被观众和世界所认可,这样中国纪录片或者影视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成为现实。
国际化的传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发现外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受,首先是美食,然后是中国的服装,再下来才是中国的绘画艺术。通过美食传播中国文化,是一条很好捷径。这一点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据报道,《舌尖上的中国》的参展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问询量在所有的参展作品中位居第二,法国、德国、韩国等电视台纷纷表示要购写版权准备播出。我们整天喊着要发出中国的声音,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但却常常找不到突破口,找不到好的传播素材,《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成功,为我们国际形象的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产业化的运作。据报道,《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播出后,不少旅游机构纷纷推出“舌尖上的旅行”等主题线路,或在原有热门线路行程的基础上增加“美食”比重,吸引不少游客咨询预订;淘宝商城上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产品销量猛增;相关实体餐馆的生意也异常火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可以引起连锁的产业效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多年来中国的影视产业受到资金的困扰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影视产业链条的单一。今后的纪录片可以采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以纪录片创作播出为载体,推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就十分完备,其动漫产品的播出收益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占的比重其实并不大,而与产品相关的文化体验、实物产品销售、产品出口等却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可喜的是,国内已经有人这样做了,光明日报社准备跟进推出《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版图书,推动纪录片产品的延伸发展。
参考文献:
①【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②④⑤任学安:《用纪录片的语法重现历史——影视史学在〈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的实践》,《电视研究》,2008年第8期。
③任学安:《电视媒体还可以表达什么——由〈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公司的力量〉引发的思考》,《电视研究》,2011年第1期。
⑥黄林非:《大国崛起》:一个迷你型文化事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0卷第4期,2010年7月。
⑦陈世华、尹春:《大国崛起》的传播学分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⑧【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第335页。
⑨汪流:《电影编剧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6页。
⑩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同心出版社,2009年5月,第3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