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德育 >简论之以授之从渔,惠其一世

简论之以授之从渔,惠其一世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15647 浏览:689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对“教学”一词也作过解析,他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些话都强调教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学。在小班化教学的形势下,使学生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的不二法门。
“授之以渔”,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一、教给学生一般的阅读步骤

要求学生先从认真读题目,明确读的目的做起。我还要求学生按四个步骤阅读课文。
1.初读
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扫清障碍,接着朗读课文,要多读几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注意停顿。还要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体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细读
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找出重点段,认真阅读提出难理解的问题。理解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路。
3.精读
重在品词、品句,理解重点句段,研究文章的精华之处,抓住句子、词语反复推敲、揣摩,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熟读
把文中的精华之处,好的地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二、因“文”而异,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读不同的文章

“授之以渔”,课堂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成为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倡分层教学。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怎么发表www.udooo.com

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上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课程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当然,关注学情要关注个体,也不能忽视群体,我们不能把个别学生或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在课堂进行解决,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损耗,减少了课堂的容量,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如在教学鲁迅的《雪》时,我让学生填写了下列表格,通过学生完成表格的情况我就了解了学生在哪些问题上掌握得比较好,哪些问题上还没能掌握。
课堂中我了解到学生在“景的特点”上都能很快掌握,在“写景方法”上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掌握,于是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兵教兵”的方式,让优秀生指导其他同学,同时这些优秀生自己能再次巩固,更能得到拔尖提高。而其他暂时没有掌握的后进生在同学的启发与帮助下也能有所领悟。在“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上都不能很好的理解,由此,我知道这里就是这堂课的重点,需要老师去引导。
印度哲学家说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课堂,就像给脚提供合适的鞋一样。”当我们的课堂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情,踩稳了课堂的节奏,就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像一首和谐的歌曲,让孩子们学得主动、轻松。
“授之以渔”,挖掘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阅读与写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仿写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
2.续写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窗》一课时,课文的最后“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于是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补写出小说的结尾。这样的续写给了学生倾诉的机会,学生的创作也一定非常高涨。
3.引写
如学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后,指导写《船长》。要求学生引用原文中的事例介绍船长——哈尔威,将课文中一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突出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学生在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恰当地融入了自己的语言。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将乘着新一轮构建高效课堂的春风,一如既往,使得教学与教研比翼齐飞,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第三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