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行政中国行政问责深入:困境、归因与其走向封面

行政中国行政问责深入:困境、归因与其走向封面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7459 浏览:236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03年“非典事件”拉开了我国行政问责的帷幕,行政问责不仅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不足,也成为政府着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时至今日,行政问责的论述建构逐步改善,行政问责的实践运转也初见成效。然而,无论是在论述上还是在实践中,行政问责仍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行政问责的进一步进展。以论述上来看,当前有关行政问责的探讨主要是规范性探讨,探讨方向相比较较集中,比较传统,探讨内容集中于行政问责的概念界定、所包含的要素、论述基础、所有着的不足以及构建途径,可以说有关行政问责的实证探讨尚处于探讨阶段。以实践上来看,各级各地政府都在努力建设行政问责制度,注重对官员的责任追究,以此来督促权力的运转。但以行政问责的依据、历程、责任的落实上还都有着着不少不足,这些不足能否有效解决,直接联系着行政问责的走向。基于此,本论文突破现有探讨的局限,尝试论述革新,这种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探讨策略上,以规范性探讨转向实证探讨,以实际发生的问责案例为整体样本,对其进行分类、分项浅析,以而发现我国行政问责在诸多方面所有着的客观实际不足。另一方面是探讨内容上,本论文以行政问责要素、行政问责幅度、行政问责层级为三个基本点,细致浅析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用客观、量化的数据说明各自所处的困境,以而突破现有论述的内容局限,对改善、丰富行政问责论述作出有益探讨。正是在此背景、此目的之下,本论文以“论述概说——困境阐述——归因透析——构建途径”为基本的逻辑脉络,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六个章节。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作用、探讨思路,并对现有的探讨成果进行归纳,陈述国内外学者对相关不足的探讨近况,指出本论文的探讨思路。文章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行政问责的相关基础论述。本章共分为三项内容,一是对行政问责的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明确区分问责、问责制、行政问责与行政问责制等几个易混淆的概念,提出行政问责幅度与层级。二是阐明行政问责幅度、层级、要素三者之间的联系。三是指出行政问责的论述基础,包括人权论述、社会契约论述、委托——写作技巧论述、公共选择论述、权力监督与制约论述等。文章第三部分共包括三个章节,分别以行政问责要素、幅度、层级三个角度论述行政问责的困境。第二章为行政问责的要素困境,本章以行政问责的责任本身、行政问责的主体、客体、程序、因由、结果六个方面,分别陈述其所有着的客观困境。第三章为行政问责的幅度困境,以横向上说明我国行政问责的实际进展情况。行政问责幅度是本论文的中心论题之一,以2003年至2012年12月间我国所发生的、已有明确问责结果的120起问责案例为总体样本,先介绍行政问责幅度的整体分布,然后以部门与人职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各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各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各行政区划下各级领导干部问责幅度困境,并指出影响行政问责幅度困境的主要因素。第四章为行政问责的层级困境,以纵向上说明我国行政问责的实际情况。行政问责层级是本论文的另一个中心论题,对120起问责事故进行分类、分项探讨的基础之上,指出行政问责层级整体分布,然后论述各类问责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各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行政问责的“溯上力”概念,阐明行政问责溯上力困境的诸多体现,诸如溯上性分布不均、溯上性偏弱、溯上力强度不一等。文章第四部分为第五章,重在透析产生行政问责困境之理由。现实中,行政问责有着这些不足并非偶然的,而是有其必定性的,归纳起来,致使行政问责有着困境的理由可以分为前提理由、核心理由、基础性理由和关键性理由。这些理由并非孤立有着,而是有其内在联系,正是其相互作用,促成了行政问责困境的产生。文章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在浅析不足、透析理由之后,指出我国行政问责的建构途径。行政问责有着随意性、碎片性,行政问责制具有刚性和规范性,这就决定了走向行政问责制是行政问责的必定进展方向。为早日走出行政问责困境,首要的是要明确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念,其次是确立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原则,在理念引导和原则规划之下,提出搭建行政问责制的具体对策,如加强行政问责立法、规范行政问责要素等各项内容。文章最后将对文章进行简单总结,指出今后的探讨方向。关键词:行政问责论文行政问责要素论文行政问责层级论文行政问责幅度论文
本论文由{#GetFullDomain},需要查抄袭率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

    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5

    绪论15-32

    一、选题背景15-16

    二、选题作用16-17

    三、探讨近况述评17-30

    (一)国内探讨近况17-27

    (二)国外探讨近况27-30

    四、探讨思路30-32

    第一章 行政问责的相关基础论述32-63

    一、相关概念释义32-50

    (一)行政问责32-41

    (二)行政问责层级41-43

    (三)行政问责幅度43-45

    (四)行政问责要素45-50

    二、行政问责层级、幅度、要素三者的联系50-53

    (一)行政问责层级、幅度二者与要素的联系51

    (二)行政问责层级、幅度的联系51-53

    三、行政问责的论述基础53-63

    (一)人权论述53-55

    (二)社会契约论述55-56

    (三)委托—写作技巧论述56-57

    (四)公共选择论述57-59

    (五)权力监督与制约论述59-63

    第二章 行政问责的要素困境63-89

    一、责任本身的困境63-65

    (一)责任构成单一63-64

    (二)责任历程断裂64

    (三)责任性质消极64

    (四)问责作用单纯64-65

    二、行政问责主体的困境65-71

    (一)类别不建全面,在各类问责事故中的分布不均衡67-68

    (二)类别比重不均衡,集中性强,多元性弱68-69

    (三)级别分布不均衡,中间大,两头小69-70

    (四)同时性分布不均衡,一元性强,多元性弱70-71

    三、行政问责客体的困境71-80

    (一)行政问责客体的混乱性72-73

    (二)行政问责客体的法律悖论73-74

    (三)行政问责组织客体的困境74-79

    (四)行政问责公务员客体的困境79-80

    四、行政问责程序的困境80-84

    (一)行政问责的整体程序断裂80-81

    (二)行政问责具体程序不规范81-82

    (三)缺少科学有效的行政责任评估82-83

    (四)缺乏有效的行政问责救济程序83-84

    五、行政问责因由的困境84-86

    (一)法律规定上的片面性84-86

    (二)实际践行中的集中性86

    六、行政问责结果的困境86-89

    (一)责任方式的“集合性”87-88

    (二)责任内容的不平衡88-89

    第三章 行政问责的幅度困境89-109

    一、行政问责幅度整体分布89-91

    二、各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1-98

    (一)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3-94

    (二)省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4-95

    (三)市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5-96

    (四)县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6-97

    (五)乡级政府的部门问责幅度困境97-98

    三、各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98-103

    (一)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101

    (二)省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101-102

    (三)市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102

    (四)县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102-103

    (五)乡级政府的人职问责幅度困境103

    四、各行政区划下各级领导干部问责幅度困境103-106

    (一)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各级领导干部问责幅度分布情况104-105

    (二)交通事故中各级领导干部问责幅度分布情况105-106

    五、行政问责幅度困境的影响因素106-109

    第四章 行政问责的层级困境109-127

    一、行政问责层级整体分布109-112

    二、各类问责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2-117

    (一)公共卫生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2-113

    (二)环境污染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3

    (三)火灾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3-114

    (四)交通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4-115

    (五)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5-116

    (六)件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6-117

    (七)食品安全事故中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7

    三、各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7-121

    (一)省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8-119

    (二)市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19-120

    (三)县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20-121

    (四)乡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问责层级困境121

    四、行政问责层级的“溯上力”困境121-127

    (一)行政问责层级溯上性整体偏弱122-123

    (二)各类问责事故的溯上性分布不均123

    (三)溯上力强弱程度不一123-127

    第五章 行政问责困境归因浅析127-135

    一、前提理由127-129

    (一)认识不统一,实践与论述的脱节127-128

    (二)问责理念缺失128-129

    二、核心理由129-131

    (一)现有法律依据的混乱性129-130

    (二)现有法律依据的位阶低130-131

    三、基础性理由131-134

    (一)原则坚持不到位131-132

    (二)协同治理理念下的统一负责不足132-133

    (三)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足133-134

    四、关键性理由134-135

    第六章 以行政问责走向规范的行政问责制135-156

    一、走向行政问责制的必定性135-136

    二、明确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念136-140

    (一)宪政理念136-138

    (二)怎么写作理念138-139

    (三)公平理念139-140

    三、确立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原则140-144

    (一)职、权、责对等原则141-142

    (二)依法问责原则142-143

    (三)客观公正原则143

    (四)责罚相当原则143-144

    四、搭建行政问责制的具体对策144-156

    (一)加强行政问责立法,构建行政问责制法律系统144-145

    (二)规范行政问责的各项要素145-152

    (三)厘清部门间、职位间的职能,规范行政问责幅度152-153

    (四)合理确定溯上力,规范行政问责层级153-154

    (五)切实执行问责结果,做实个人责任154-156

    结语156-15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