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幼儿园教学 >简论体悟古代诗文朗读教学体悟

简论体悟古代诗文朗读教学体悟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23388 浏览:1062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专门推荐了必背古代诗文,这无疑成为中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熏陶其健康情趣、培养其美好品德的重要举措。作为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从精粹的语言中,体悟真善美的真谛。
关键词:古代诗文;朗读教学;体悟
【中图分类号】I222
在璀璨的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诗是最瑰丽多彩的。人们常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追本溯源,诗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情感世界息息相关。中国又是散文的国度,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里,就走进了一片神奇而美丽的领域。教育部颁布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专门推荐了必背古代诗文,这无疑成为中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熏陶其健康情趣、培养其美好品德的重要举措。作为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从精粹的语言中,体悟真善美的真谛。

一、诗文朗读须了解写作背景。

诗文是作者在生活或情感过程中的一种宣泄或抒发,它用一定的格式或韵律,表达出作者的感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异彩纷呈;豪放派、婉约派风格迥异;田园诗、边塞诗等题材丰富;杜甫、苏轼等诗(词)人个性鲜明。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诗之魅力。在诗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忆,进行反复的背诵,学生往往对诗意理解肤浅或是根本不理解,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我用较多的时间详述写作的背景,如曹操的《观沧海》,我给学生交代了诗人在作此诗时,正是政治和军事达到鼎盛的时期,曹操削平了北方的群雄,又打败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直捣南方地区,天下便可一统于手。这首诗就是曹操打败乌桓归来途中登临碣石山,面对广阔的大海和波涛汹涌的海水,生发出热烈豪放的感情而作。学生了解了这些内容后,一改往日对曹操奸雄形象的偏见,对诗人的雄心壮志产生了强烈的崇敬之情,朗读时的感情更加充沛了。再如《水调歌头》一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七年未得团聚,词人面对一轮明月,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有了这些背景的铺垫,在朗读中,学生除了对词人政治失意的同情,还对他们兄弟分离有了更深的感怀之情。以上这些背景的交代,看似环节繁琐,却在诗文朗读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理解了诗人作诗的缘由,朗读感情更加到位,诗意更加浓郁了。

二、诗文朗读须不断探索新法

往往在诗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仅强调多记多背,忽视了诗文本身的一些特点,如果善于发现,并运用合理的方法,便会使得教学异常轻松,学生领会自如。如:刘禹锡《陋室铭》一文,“铭”本事古代刻于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活陈述自己功德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而用韵的文体基本上都能用歌曲的形式唱和出来。在朗读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了押韵的字名、灵、青、丁、经、形、亭,并且总结出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ng,这就为《陋室铭》的演唱埋下了伏笔,在让学生听过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童丽演唱的《雨霖铃》《钗头凤》、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后,我配乐为学生演唱了一首《陋室铭》,曲调清幽舒缓,韵味十足,学生听后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神奇与魅力,对于这篇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学习演唱,唱过几遍后便能轻松记忆了。

三、诗文朗读须多读多练

朗读在诗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就非常重视朗读在诗文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所以才流传下“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古训。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最后终成大家,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也是我们中学校园里最令人陶醉的晨曲。所以每一位学生包括教师,要经常对学习过的诗文反复朗读揣摩,亲力亲为,通过不间断的诵读古代诗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对不重视朗读的语文教学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穿插朗读环节,不断调整朗读的形式和方法,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总而言之,诗文教学中需要我们摸索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位一线教师要通过实践积累创新,从而提高诗文学习的实效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