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谈谈能动性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

谈谈能动性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5614 浏览:132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革新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增加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当代中国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劳动力大迁徙,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外来女工”劳动力移民群体。围绕“外来女工如何应对城市生活与工作中的困境”这样的不足,本论文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论述与格尔兹的“文化”概念的整合,试图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互动联系中,探讨和浅析外来女工“抗逆力”之形成与展现的动态历程。已有的抗逆力探讨多见于心理学的探讨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文化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且在抗逆力的测量论述和策略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论文将立足质性探讨策略,转换探讨视角,关注的焦点不再圉于“抗逆力”的高低或谁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不足,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个生活史的动态历程,一个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历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剖析外来女工的生活史及其人生体验。而通过深度访谈所获得的28位女工的第一手个案资料,则为本探讨的核心叙述与类别浅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探讨的发现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历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故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历程或行动流的某个片段的摄影。对于外来女工抗逆力不足而言,这个历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文化资源去重新定义情景、形成作用、寻求支持以而回应生活的历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第二,外来女工个体在日常接触历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与文化作用上的“结构”或结构性环境,其抗逆力则实现于她们在逆境中与结构性环境的互动行为流的反思性监控历程。该历程在一定作用上也是对“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历程。如此,“结构”形成于抗逆力的历程,又对抗逆力的历程构成制约性与使动性。以外来女工抗逆力的保护层面与风险层面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元性制度的排斥、车间与宿舍的规训、生活体验的痛楚等三个方面,乃外来女工面对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障碍;而树立生活信心、确立期望目标、寻求社会支持,则是外来女工个体的能动性与结构的互动历程的三个方面。第三,文化可视为一系列互动流所生产的作用与符号系统。在对“家”、“联系”、“忍”三个文化符号的解释与再解释中,可以看到外来女工抗逆力的文化之维,可以看到外来女工能动性之丰富多彩的展现。第四,结构、文化、能动性三者之间并非对峙性联系,而总是糅合在一起且动态地展现在个体的抗逆力历程之中。就外来女工而言,其抗逆力基于个体能动性,一方面透过对个体行动结构的持续性反思性监控历程得以展现,另一方面嵌入在个体对文化之作用的动态地“理解”历程中。本论文在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文化与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联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论述的不足,为外来女工及移民不足的社会学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论述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关键词:结构论文文化论文能动性论文抗逆力论文外来女工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2

    第1章 导论12-18

    1.1 探讨缘起12-15

    1.2 探讨价值15-16

    1.3 探讨革新与难点16-17

    1.4 结构安排17-18

    第2章 文献综述18-28

    2.1 外来女工探讨回顾18-22

    2.1.1 外来女工的环境制度探讨18-19

    2.1.2 外来女工的个体探讨19-21

    2.1.3 外来女工的文化探讨21-22

    2.2 抗逆力探讨近况22-28

    2.2.1 早期的抗逆力探讨——抗逆力的特点和结果22-24

    2.2.2 第二代抗逆力探讨——抗逆力的体现历程和内在机制24-25

    2.2.3 第三代抗逆力探讨——实践和介入的运用25-26

    2.2.4 现有抗逆力探讨的批评26-28

    第3章 论述框架与探讨设计28-37

    3.1 概念界定28-31

    3.1.1 抗逆力28

    3.1.2 结构28-29

    3.1.3 文化29-30

    3.1.4 能动性30-31

    3.2 探讨框架31-34

    3.2.1 框架的提出31-32

    3.2.2 论述框架说明32-34

    3.3 探讨设计34-37

    3.3.1 资料收集策略34-35

    3.3.2 质性探讨与调查历程35

    3.3.3 资料浅析35-36

    3.3.4 资料的信度、效度及36-37

    第4章 抗逆力的动态“呈现”:外来女工小梅的生活史个案37-50

    4.1 外出打工的动因:备受束缚的生活37-38

    4.2 外出务工之路38-42

    4.2.1 打工初体验38-39

    4.2.2 第二次外出打工39-42

    4.3 恋爱与婚姻:经历波折重重的婚恋42-45

    4.3.1 被迫相亲42-43

    4.3.2 家庭联系紧张43-44

    4.3.3 离婚与逆境44-45

    4.4 逆境与成长:脱胎换骨的小梅45-47

    4.4.1 重拾自信45-46

    4.4.2 重读自我46

    4.4.3 自我成长46-47

    4.5 小梅生活史之反思47-50

    4.5.1 陷入逆境:小梅的生活片段47-48

    4.5.2 走出逆境:小梅抗逆力的动态呈现48-50

    第5章 抗逆力:结构中的能动50-77

    5.1 资源制约性50-60

    5.1.1 “二元性”制度的排斥50-53

    5.1.2 车间与宿舍的规训53-56

    5.1.3 生活体验的“痛楚”56-60

    5.2 资源使动性60-69

    5.2.1 树立生活信心61-63

    5.2.2 确立期望目标63-66

    5.2.3 寻求社会支持66-69

    5.3 抗逆力:结构?抑或作用?69-77

    5.3.1 视角脉络:结构与作用的分歧69-73

    5.3.2 “结构二重性”:结构与作用的互嵌73-75

    5.3.3 “结构”与抗逆力75-77

    第6章 抗逆力:文化中的行动77-93

    6.1 抗逆力:符号、作用与文化77-89

    6.1.1 “家”的作用77-81

    6.1.2 “联系”的运作81-86

    6.1.3 “忍”的隐喻86-89

    6.2 抗逆力的文化解释89-93

    6.2.1 格尔兹的“深描”与强文化范式89-91

    6.2.2 “文化中的行动”与抗逆力91-93

    第7章 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糅合: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93-106

    7.1 结构、文化、能动性与抗逆力的再讨论93-98

    7.1.1 嵌入“结构”的抗逆力93-95

    7.1.2 嵌入“文化”的抗逆力95-97

    7.1.3 能动性与抗逆力97-98

    7.2 一种结构、文化与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98-106

    7.2.1 抗逆力的再界定98-100

    7.2.2 结构、能动性、文化与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100-106

    第8章 结论与讨论106-114

    8.1 探讨结论106-111

    8.1.1 什么是抗逆力?106

    8.1.2 抗逆力:“结构”之制约与使动106-108

    8.1.3 抗逆力:作为工具箱的“文化”108-110

    8.1.4 抗逆力: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糅合110-111

    8.2 讨论111-114

    8.2.1 “抗逆力”与“抗争”:外来女工的逆境应对111

    8.2.2 “适应”抑或“品质”:抗逆力探讨取向的争执111-112

    8.2.3 “以外来女工为本”:抗逆力与社会工作干预112-11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