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中国经济 >STS视野中创新型国家建设学年

STS视野中创新型国家建设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13177 浏览:566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STS以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强调三者之间的互动与整体关系,旨在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消极作用。学科的兴起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STS视野中的创新型国际建设既要考虑科技创新本身,又要兼顾企业、人才、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完善与协调。
【关键词】STS;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前言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明确作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从经济学、科技哲学等角度作出了诸多的分析,试图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和多国横向比较中找到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视角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

一、新兴学科STS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二、STS: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新视角

科学、技术与社会(简称科技与社会或STS,即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作为当代技术哲学最活跃的研究方向,STS强调科学和技术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情景中实现的。在这样的情景下,科学和技术既形成它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社会,也被社会形成。同时,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仅是互动的,而且是一个整体。这种互动关系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从STS的角度来看,技术和社会的其他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是社会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大系统中的子系统。STS从单纯以技术内在逻辑解释技术的传统的技术决定论中走出来,将技术看成是社会地形成的,是在社会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下被塑造起来的。基于这一认识,使得对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视角更为开阔。
在STS视域中,分析创新型国家建设,实际上是将技术创新同时纳入哲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技术创新实现的分析说明,这一过程并非单一的技术问题。从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来看,一方面社会对技术创新的内容提出了需求,包括经济、安全和文化等的需求。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新世纪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正是对这一全球趋势的积极回应。同时国内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源与环境制约的缓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STS的宗旨就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影响,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二者在目标追求和体现的价值观方面殊途同归,具有鲜明的“立足现代,扬弃前现代,面向后现代”的时代特点。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对外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此我们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这与STS的开放性、整体性和交叉性一致,将科技纳入更为开阔的社会领域中去分析,也就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

三、STS视角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前一点的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科技的发展战略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问题。其实现的路径也从创新本身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解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培育等问题,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存在创新战略的选择问题,能否正确选择并实施可行的创新战略,是顺利推进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三种可以选择的基本战略。尽管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对于国家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仍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战略时,自主创新是指一国不依赖外部的技术引进,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

源于:www.udooo.com

的活动。
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类型。原始创新,主要是指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创新。集成创新,指的是融合各种创新要素的创新方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的是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先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这三种自主创新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以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其中,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我国科技水平质的转变的根本保障。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由于融合各种相关创新活动,往往能够带动和刺激大量的创新活动涌现,有利于形成新的市场和产业,产生连带效应和规模效应。再创新则是原始创新的有益补充,投入成本较小,方向明确,成功几率较大。

(二)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实现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创新活力不断转化的历史。在创新活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的企业群体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力、转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并结合企业内部知识进行吸收,对它们进行再加工创新,并通过组织、生产和创新技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一是通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探索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总结各种类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二是通过政府资源配置手段,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战略技术需求,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各种形式的研究方向明确、组织紧密、利益共享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以提升我国在战略产业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企业研发能力。要通过政府计划资源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工程化基地。推动企业与研究机构、高校加强联系,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支撑队伍。

摘自:写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