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征文 >轻松教育前言

轻松教育前言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24574 浏览:1167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沉重,对孩子的身心不免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虽然已做出“减负”的决策,但状况依然无法转变。面对这一状况,教育者应从自身做起,为争取“减负”最大化做出一份努力。
[关键词]轻松 教育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68-01
每当看到小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进入学校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个个小身影在放学后或休息日出入课外辅导班的时候,每当看到孩子们学习桌上高高的习题作业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让我反复思考的名词——轻松教育。在小学阶段,本应是人生无忧、快乐、轻松的黄金时代。但过多的课业、过大的压力使孩子的童年不再轻松快乐,不再无忧无虑。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地要求“减负”。但在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中,孩子的面容依旧凝重,孩子们的步履依旧蹒跚。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可以从自身入手,改变教育方法技巧,奏响让孩子们轻松的小插曲,来改变让孩子感到沉重的主旋律。下面根据我个人的实践和理解,对轻松教育发表如下见解。

一、注重激励

激励教育是指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曾记得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轻松与否,不在于学习任务,关键在于学生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学习就是轻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改变学生的态度,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哈佛的成功教育还指出:“我们不在乎学校出了几位总统,出了多少诺贝尔获奖者,而是在于哈佛为每一个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开放式、现代化的发展平台。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发展空间,启动和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的“自觉”,让学生自觉完成成长中需要的课业。

二、呼唤人文

“人文”思想强调尊重人,重视人,以人为本,重视发展人的个性。人文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呼唤人性的回归,尊重学生的个体,注重人格的发展完善,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主要任务。人文教育状态下首先要做到教育要平等对话。人文教育强调尊重人,就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在人格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要出于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不平等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应平等对话,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然后寻求双方认同的办法解决。其次,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下,发展需要富有特点、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方式。这恰恰与人文教育下学生个性培养要求相符合。人调个性的发展遵循百花齐放、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原则。而不是一刀切,将所有的学生强制性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地塞进相同的模子里,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发展。这样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缺乏创新,缺乏竞争力,缺乏生命力,走向社会当然没有立足之地。另外,人文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激发了潜能,才能光大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三、宽容耐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要出现偏差和错误。对于学生的偏差和错误,老师要拿出广阔的心胸给予宽容,给孩子自我认知和改正的机会。赋予宽容的同时,还要耐心的等待。成长中学生改正偏差需要时间,要等待;学习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时间,要等待。耐心等待,给学生机会的同时,教师也轻松了自己。

四、不断反思

我们都知道,农民种庄稼时,庄稼长不好,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是反思自己的选种、浇水、施肥等各工作环节,找出问题所在,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教师教育学生和农民种地是一个道理,但我们更需要反思。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具有丰富思想的、处于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人,更加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查找错误之处。看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是否正确分析出孩子生命成长的相应阶段性?孩子成长环境又是什么样?一切都在观察反思中。反思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反思,才能捕捉到孩子传达出的各种信息,从而了解孩子正在想什么、做什么,对症下药,解决身心成长渴求的帮助和支持。
轻松教育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大事,愿每一个教育者都能从实践出发,认真对待,为孩子的成长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