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征文 >简论培养学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专

简论培养学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专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34824 浏览:1522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7-0745(2013)03-0120-01
初中英语课从开设到现在都受到很大的重视。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门考试科目,而且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一门语言运用非常广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把考试当成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从而导致我们的英语学成了“哑巴”英语。老师关注的也只是学生的最终的考试成绩。但是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英语不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知识,传播中国的文化,同时可以增进与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但在我们学英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学英语就是学词汇,语音,和语法知识

很多人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只要解决语法和词汇的问题就可以了。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当然如果你的词汇和语法都掌握得很好的话,考试你可以拿高分。但这并不能说明你的英语就很好。因为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而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这门语言进行交际。如果你只注重词汇,语音和语法的学习,那么你将失去学这门语言的意义。因为你不能用你所学的语言进行日常交际,那你的学习就将是空洞的、乏味的。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后你很有可能就放弃了英语。很多中学生放弃学英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就应该要思考我们怎么组织我们的教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跟着我们学下去。

二、学好英语的标准是词汇量大,语法好,能考高分

在我们身边经常听到某某英语真是太厉害了,已经过英语8级了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只要你能过英语8级,你就是英语最好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就忽略了学英语的最终的目的:交际。而且我们普遍认为词汇量大,语法好,和外国人交流就肯定没问题。因为你英语好。殊不知我们的英语教育已经完全扼杀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和能力。回想我们自己的课堂,虽然是英语课堂,但有多少老师给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又有多少老师给学生创设了英语学习的氛围?即使是“英语好”的学生,在遇到外国人的时候也有几个能和外国人进行很好的交流?
我们的英语教育走入了 一个误区。我们的学生喜欢学英语的越来越少。我们学生说的英语是中国式英语。我们在看外国电影时有些地方看不懂。我们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不知道要怎么说才恰当。为什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原因在哪呢?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学了。
201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技能,还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而且我们的课程性质要发生了很大变化。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既要通过英语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其听﹑说﹑读﹑写的技能,并能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

源于:论文 范文www.udooo.com

定基础。同时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初中英语课程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我国和说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你才知道什么样的话可以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问,在与这些外国人交流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同时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你才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才会和他们和谐的相处。总之,只有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你才会尊重他们的文化,并向他们学习好的方面。
那么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渗透文化呢?首先作为英语老师,你要了解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找出中西文化差异的地方,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如果有些没有就没必要一定要讲。不能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就把不相关的文化都拿出来讲。)例如我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This is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我就可以告诉学生中西方家庭成员称呼上的差异。在学完本单元的词汇后,我就会问学生:“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学生说:“叫爷爷。”我就又问:“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学生回答说:“叫外公。”我就会说:“你们说得很对。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学的grandfather这个单词既可以指爸爸的爸爸,也可以指妈妈的爸爸。为什么这样呢?”然后我就告诉学生中外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称谓的差异:在我国,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称谓可体现出长幼﹑性别﹑血缘关系,通过称呼便可得知双方的血缘关系﹑辈分等。(例如:姐弟和兄妹。表哥和表姐。堂弟和堂妹等)而英语国家却不一样,在称呼中对于辈分﹑性别﹑长幼﹑血缘等因素不做细分。(例如sister既可指姐姐,也可指妹妹。cousin则泛指舅舅﹑伯伯﹑叔叔﹑姑姑﹑姨姨的孩子)其次,在课外,老师可以做一些课外活动来介绍西方的文化。比如说举办美食节来介绍外国人喜欢、经常吃的一些食品。(汉堡,奶酪,沙拉,牛排等)
总之,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实施跨文化交际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尤其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剧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所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有意识的在教的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实现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