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西方文化差异 >简述外语文化教育缺失生态学

简述外语文化教育缺失生态学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10733 浏览:447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化教育缺失是国内高校外语专业面对的的一大理由,造成了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文化教育缺失导致外语专业教育的花盆效应,教育目标与效果背离;文化教育缺失影响外语专业的教育生态链,未形成高效互动的师生关系;文化教育缺失遵循耐度定律,存在着文化信息资源海量化与教学运用低效化的悖论;文化教育缺失成为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限制因子。要客观、辩证地看待文化教育对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创设外语专业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外语专业;文化教育;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
作者简介:陈丹(1989-),女,山西运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硕士研究生;窦琴(1960-),女,甘肃武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教授。(陕西 杨凌 712100)
1007-0079(2013)34-0223-02
外语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教学人才和科研人才。文化教育在外语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由于一些历史理由和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条件等局限,许多外语专业毕业生,正如刘润清先生批评的那样:没有知识、没有看法,不能连贯地谈正经事,只会几句干巴巴英文的外语鹦鹉。[1]究其理由就是文化功底过于薄弱,导致学生在国际交往中频繁出现“文化休克”或者“文化失语症”等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外语专业普遍存在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在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加外语专业文化教育缺失的生态学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强文化教育已成燃眉之急。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和周围环境为生态系统并研究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探讨和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学科。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整体系统,而其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2]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Ashby,E.)比较英国、印度和非洲大学后,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策略研究高等教育。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院长劳伦斯·克雷明(Cremin,L.A.)在《公共教育》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3]我国大陆最早研究教育生态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吴鼎福教授,他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陆续发表了《教育生态学刍议》[4]等系列文章,于1990年出版了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专著《教育生态学》。[5]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用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理由已经成为一个热点。
近年来,外语专业文化教育缺失理由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学者对其的探索亦不在少数。然而,一直缺少基于教育生态学对这方面的研究。

一、文化教育缺失导致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失衡

教育生态学认为,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生态系统失衡的现象就会发生,生态系统中组成因子就会不断变化和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点。文化教育作为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其缺失已经对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造成了失衡的影响。

1.根据花盆效应,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存在失衡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被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因为这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需要人为创造适宜条件。而在花盆内的植物一旦离开此环境便会失去存活能力。同理,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教材到教材也会产生局部生态效应。这一原理在教育学中一直受到重视,但从生态学的观点去分析,提高了高度,并有可能逐渐走向定量化。[6]
在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教育缺失和闭门造车现象的普遍存在,学生的视野不宽,实践不够,创新性不强,达不到社会期望。这就是生态学上所说的“花盆效应”。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达到国际化标准的英语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文化教育的途径来实现,使学生突破时空的局限,加强国际层面上的研究交流,强化生态系统内外的流动,突破“花盆效应”。

2.从教育生态链看,外语专业学生与外教之间的关系存在失衡

生态链法则认为,生物间的营养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而是存在于复杂的网络之中。教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界的生态链的不同点在于,它不仅存在基于能量流传递摄取的关系,更有知识流的富集关系。
传统教育观强调教师权威性的不可挑战,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外语专业从国外引进的外籍教师自然也不外如是。外语专业的学生重视完成课程任务、修得学分,远多过于重视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教课堂上虽然会教授一些外国文化知识,然而其影响力是不及具体和人打交道时所感受到的文化内涵的。其实,在如斯年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早已突破了陈旧观念,正一步步走向平等与合作。加强同外语教师尤其是外籍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有益于双方的发展。

3.根据耐度定律,文化资源海量化与教学运用低效化存在失衡

谢尔福德(C. Shelford)的耐度定律指出,一个生物的出现和存活,必定要依赖各种复杂的条件。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有限,“过”和“不及”都是有害的。同样,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对所处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其适应的上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6]
当今社会,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频繁的国际交流为人们接触大量本国及异域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现实是,不仅非外语专业,甚至外语专业的学生都不大重视从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值得一提的是,外语专业教育中,除了象征性地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之外,其他课堂上对文化的强调也是少之又少。可见,当今外语专业教育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及”的,这种失衡是有害于整个外语专业教育生态系统的。
4.根据限制因子定律,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存在失衡限制因子定律是指,在教育生态学中将自然限制因子扩展到社会因子、精神因子。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与信息流,当它们低于基本需求时,会限制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当然,对于多种多样的限制因子,要看到其客观限制性,重视、分析它,不断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响,教育发展就会更快些、更好些。[6]
外语专业教育的目标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培养对外交流的人才。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与信息流即指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目前,由于实际操作中它们的量未达到教育的基本需求量,外语教育的质量必定受到限制。但是,随着文化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将来在现实中得到足够的操练并转化为非限制因子之后,我们也切不可过分强调文化教学而忽视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训练,否则就好比空有一副好皮囊,却内里空虚,无法开口。如何掌握好这一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加强文化教育的倡议

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到加强外语专业文化教育,还需要一系列的策略。

1.重视外语专业文化教育的缺失

国内高校的外语专业普遍存在文化教育缺外语专业文化教育缺失的生态学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失的理由,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学生视野不宽,不能学以致用,创新性不强,教学效果远达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学生在国内高校读完外语专业之后仍然不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活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外语专业的学生就像花盆和温室中成长的植物,离开了母语环境就无法存活。为了摆脱这种“花盆效应”,外语教育系统中的相关者应给予重视,视野与国际接轨,破除陈旧的外语教学思想,积极向外部世界靠拢。

2.创设外语专业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

创设外语专业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需要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应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使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找文化资源;加大引进外教的力度,使学生在和外国人面对面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合作,如互派留学生、引进高质量的课程等;提升教师素质,加深文化底蕴,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二,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生态群体,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在这个生态群体中,教师又发挥着主导作用。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教师首先要转变固有观念,同等重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并提上日程;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主动调整指导范式,使学生不仅仅重视基本功的操练,还要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讲究语言的使用场合,把“形式、作用和用法”三者结合起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学术和感情联系,以优化师生之间的教育生态链。
第三,当今的学生身处互联网的海洋,然而,近在咫尺的文化宝藏这一学习的因子并没有引起外语专业学生的足够重视。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的耐度定律,文化意识的缺乏对于整个外语教育的生态系统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应提倡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加强文化意识、人文情怀和外交能力的培养;拓宽自己的文化内容覆盖面,勿以为美国文化就是西方文化;养成文化学习的自主性,加强东西文化、多国文化的对比性学习。另外,学生和教师亦不可过分强调文化层面的知识而忽视了听、说、读、写、译基本功的训练,否则,在摆脱文化缺失这一限制因子之后,却又走入文化过度的桎梏。正如同志所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许国璋教授与英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深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3]邓,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
[4]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5]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1995,(1).
注:窦琴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刘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