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数学教学 >概率概念教学取和舍

概率概念教学取和舍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17705 浏览:812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概率是新课程高考的新增内容. 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概率这个章节也成了近几年新课程高考的一个热点.
概率的概念教学目前也成了各地教师教学比赛的一个热点. 我听过多场关于概率概念教学的评比课,也参加了课后的研讨,结合我自身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课的教学感受,对概率概念的教学内容的取舍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关于“抛投硬币”实验的取舍

“抛投硬币”是教材上提供的一个经典的实验.

1. “抛投硬币”实验有没有必要操作

在每次评课的过程中,都有老师争论这个实验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做.
觉得没有必要操作、可以把这个实验舍去的老师认为,这个实验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高中学生都清楚最后的结果是0. 5,并且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也有接触过类似内容.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其追求未知事物的热情度必然就下降了,那么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敷衍了事,浪费课堂时间. 人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一个人亲自参加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指实际知识;间接经验是一个人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书本知识. 间接经验是人类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个人的能力来说,由于生命与精力的限制、实践条件的限制,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得知识. 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开普勒三定律”的发现. “开普勒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是指行星在宇宙空间绕太阳公转所遵循的定律,因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而得名. 但是开普勒发现这一定律是在丹麦天文学家第谷20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 称为“星子之王”的第谷在天体观测方面获得不少成就,死后留下20多年的观测资料和一份精密星表. 当时作为第谷助手的开普勒利用了这些观测资料和星表,进行新星表编制.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最终发现了“开普勒三定律”. 如果说开普勒抛弃第谷的观测资料不用,自己重新观测一遍,估计还得花费20多年,最终还有没有精力去研究并发现“行星运动定律”呢?所以只有虚心学习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知识,才能根据新的实践总结出新的知识,从而发展认识. “抛投硬币”实验前人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也已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了.
觉得有必要操作、必须保留该实验的老师认为,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一种精神,那就是不要轻易对什么东西深信不疑,就算大家都对某一件事深信不疑,自己也要大胆怀疑并组织实验验证,就像伽利略验证两个铁球是否同时落地一样. 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 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 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做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 伽利略说,检测如一块大石头以某种速度下降,那么,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小些的石头就会以相应慢些的速度下降. 要是我们把这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那这块重量等于两块石头重量之和的新石头 ,将以何种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势必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 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应小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加上了一块以较慢速度下降的石头,会使第一块大石头下降的速度减缓;另一方面,新石头的下降速度又应大于第一块大石头的下降速度,因为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于第一块大石头. 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不能同时成立,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是不合逻辑的. 伽利略进而检测定,物体下降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 如果两个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或将空气阻力略去不计,那么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将以同样的速度下落,同时到达地面.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89年的一天,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年方25岁的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人一道来到比萨斜塔. 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 在众目睽睽之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 面对这个无情的实验,在场观看的人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这个被科学界誉为“比萨斜塔试验”的美谈佳话,用事实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坠落,加速度一样,它们将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 这就是被伽利略所证明的,现在已为人们所认识的自由落体定律. “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我认为以上两种意见都是正确的. 但是在讲授“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时还是要做实验的,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不确定事件是可以重复发生的;充分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充分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可以用数量来刻画;充分体验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该事件及所有事件的多少有关. 用实验来推断时,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稳定在某一个数附近. 如果离开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验,这四个方面的感受就不会充分,肯定影响学生对随机事件的认识.
2. “抛投硬币”实验能否用其他实验代替
既然“抛投硬币”实验结论太过明显,那么能不能找一个结论看不出来的实验来代替呢?比如说“蒲丰投针”实验. 用这个实验来代替,我认为不妥. 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接触概率的学生,他们对概率的认识不可能很深刻,甚至仅仅是一些直觉上的认识. 而“蒲丰投针”实验涉及几何概型的知识,学生在理解上显然还没达到这样的高度. 所以,我们应该要想方设法构造一些操作不复杂、所涉及内容不深、结论不明显的实验. 比如抛投一颗图钉,估计顶尖朝上的概率大小. 此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出不同的猜测,最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二、对“随机事件概率范围的辨析”的取舍

在讲概率概念的过程中,老师会设计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对概率范围的理解. 比如“必然事件的概率为多少?”、“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多少?”、“随机事件的概率为多少?”对于前面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做出准确回答;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直观上就理解为0<P<1.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处理?要纠正吗?如何纠正?大多数老师的做法就是举例纠正,但是举的例子都是涉及到几何概型的知识,或者说是一些非离散型的例子. 但是这两种例子都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我觉得还不如不举例,就直接告知学生:“目前我们学到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都是在范围内的,但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碰到概率等于0和概率等于1的随机事件,因此随机事件的概率应该为[0,1]. ”因为举的例子过于复杂或者深奥,不但学生不理解,甚至还会混淆了他刚刚建立的数学概念. 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减法的时候,经常会向老师提问:“1-2等于多少?”那么这个时候,教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学的就是大的数减小的数的减法,至于小的数减大的数的减法就留到后面再学. ”如果你非要给他讲“1-2等于多少?”不但教不了学生什么内容,而且还会把他们刚刚建立的减法运算给弄糊涂了.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教学,学生不但不接受,可能还会起到负面作用.
对于一些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概念,即使再优美,也要舍之不要;对于有些概念的外延即使不一定十分正确,但是如果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教学中也可以借助.
概率概念教学之所以成为热点,我想还是因为它有很多值得探讨以及一些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辨析.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