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政治教学改革 >例谈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几个注意点经典

例谈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几个注意点经典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26694 浏览:1203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无可取代的教学活动形式.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学生拥有思考、交流和探究的空间,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且真正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这正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所呼唤的. 那怎样使操作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谈谈我的看法.

一、注意明确操作的目标和要求

动手操作的有效性体现在操作活动的目标是否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因此,操作活动想要有效,在操作前就应让学生对操作活动的目标有清晰地认识,并且结合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清楚将要做什么,怎么做.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商品的,并学会简单的购物,我在教学中安排了“小小超市”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购写的商品,进行购物活动,从而学会使用人民币.
教学片段一
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小超市”开到我们教室里来啦!(展示课前布置好的“小小超市”,主要是1元及1元以下的小商品)小朋友们愿意到超市来写东西吗?去超市写东西要注意些什么?(提示学生写东西时要遵守秩序,要有礼貌,要想想怎样付钱,营业员需不需要找钱,等等)
问:你想写什么?指名回答.
追问:该怎么付钱呢?要找回查重?同桌商量下.
指名交流:怎么知道要找回查重呢?
谈话:你能像我们刚才那样先决定你想写什么,再思考该怎么付钱和找钱吗?指名几人交流.
谈话:我们小朋友可真厉害,现在“小小超市”正式开始营业啦,谁愿意来当售货员?(指名一人当售货员)你想写什么,快过来排队吧!组织学生活动.
教学时,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而是先提出了操作的要求. 这些要求让学生非常清楚自己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思考什么,同时也注意激发学生操作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更专心的进行操作. 正因为明确了要求,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就算出所需要的钱并准备好了相应人民币,轻松完成了购物的流程.

二、注意把握操作的时机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动手操作,而是手脑并用、密切沟通的活动.
1. 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进行,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片段二
谈话:小朋友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放着人民币的盆子,在盆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提问:你认识1元的人民币吗?请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举给大家看一看.
再问:(指学生手中的1元纸币)他拿的是1元吗?你是怎么认识的?有谁拿出的1元和他不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是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指1元纸

摘自:毕业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币)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指1元硬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就是硬币.
提问:(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纸币和一枚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查重吗?
要求:你能从盆里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吗?学生按要求分别拿出1角的纸币和硬币.
谈话:每个小组的盆里,除了有1元和1角的人民币,还有1分的人民币呢. 你能拿出1分的人民币吗?学生按要求拿出1分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人民币,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故在新授课之前,先请学生尝试着找出认识的人民币. 在这一操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认出一些人民币,有的甚至能全部认出,并且能说出是怎么认识的. 通过这个简单的操作环节,教师了解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对人民币的认知程度,能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新授课,帮助学生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知识板块,自然而有效.
2. 操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在操作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
认识到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

一、 在教学时,我将这一知识点融入将人民币分分类的操作活动中.

教学片段三
谈话: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合作,把盆里的人民币拿出来分一分. 学生活动后,分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在分类的操作中,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进行分类,且要说出分类的依据. 汇报活动结果时,学生出现的第一种分法是把硬币和纸币分别作为一类;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把5分、2分和1分分为一类. 当出现第二种分类方法时,教师及时用“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比起生硬的直接出示,有了分类这一操作活动的预热和铺设,学生体会起来就自然多了.
3. 操作活动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进行,帮助学生巩固内化,深化认识
在新授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换钱的环节:再来拿一元钱,你想怎么拿?用自己的钱试一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通过这个换钱的操作活动,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巩固了新知,又能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时学会根据口袋里钱的情况灵活付钱,真正学会使用人民币.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操作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操作活动,用有效的操作活动打造属于数学的精彩课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