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试议领异标新删繁就简三秋树试述领异标新二月花

试议领异标新删繁就简三秋树试述领异标新二月花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25164 浏览:1107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那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究竟怎样做到有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怎样体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又如何实施“问题导学”呢?
关键词:问题导学;言简意赅;随学而导;质疑释疑
近日,在市教科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观摩了一位市级学科带头人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这位教师精准地把握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教学策略上的分寸,“问题导读”教学模式运用得令人佩服。下面以这位教师《青山不老》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教好略读课文、渗透《学记》原理谈谈我的感受。

一、明确学习目标,言简意赅

上课伊始,这位教师引导学生由对前一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内容和主旨的回顾切入该课的教学

源于: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在揭示板书课题、释题、交流相关资料之后,要求学生自读连接语。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读法上肯定与前一课不一样,请同学们看一看连接语,里面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生:里面提了三个要求:一是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二是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三是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师:很好!那我们就开始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
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就像学生读书过程中的指路明灯,其中一系列的问题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引导和参考。
这位教师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把连接语中的问题作为导学的首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自读就能明确学习目标。问题导学,言简意赅,毫不拖泥带水;大胆放手,掌握分寸,不对学生步步牵制,也不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读书,真正体现了《学记》中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原理。接下来的环节就紧紧围绕连接语中的这三个问题来展开,显得自然而简捷。

二、理解课文内容,随学而导

义教实验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说明”指出:略读课文“一是内容上,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这位教师的课充分达到了上述要求,他“删繁就简”,抓住重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在引导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随学而导。
他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文、交流等途径,使学生理解了要点。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叹服的状况下,又转入对“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这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产生敬佩之情。
这个教学过程体现了“略读”的教学特征,教师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指导,“开而弗达则思”的教学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三、领悟课文内涵,质疑释疑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对于课文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质疑释疑,使整篇略读与局部精读、整体性问题引导与支节性问题解决相结合,正如一幅写意之作中包含有精细的描绘一样,详略得当、层次鲜明。
《学记》中提出“敬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
这堂课何尝不是这样?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领悟、学生与作者在情感共鸣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解决了前两个大问题之后,又转入对“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的交流。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是课文的题眼,理解其中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这位教师在“敬孙”与“不孙”之利弊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让学生质疑释疑、合作交流、循序渐进以导学,富有“领异标新”之意味。
首先提示学生回顾全篇,对如下语句深情朗读,细细品味,在品味中提出问题相互讨论:
“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然后引导学生着重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生命的归宿”“另一种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最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要点:“老人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高贵的品质和生命的意义将代代相传,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老人的精神与情怀不老,青山会老吗”
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质疑,逐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就成功突破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也得到体现。
《青山不老》这一课的教学启发我们: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在拿捏好略读课文教学“略读”尺度的同时,把握《学记》中的教学精髓,研究运用“问题导学”模式。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读书,达到“有所不为”的目的,进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之佳境。
(作者单位 湖北省仙桃市郭河二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