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启而不发”谁之过

“启而不发”谁之过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7369 浏览:1288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作为一种现象确实是客观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存在的,但是它却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细细探究,你就会发现“启而不发”其实更多是老师的原因,是老师的预设出了问题,那我们就有必要从老师的预设入手采取对策,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视预设的弹性,以期减少或者杜绝“启而不发”的情况。
【关键词】启而不发;表现;原因;课堂氛围;最近发展区;弹性预设我是一名长期在农村学校执教的教师,我们学校规模不大,优秀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启而不发”的情况。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包办代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这一恶性循环已严重威胁到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1 课堂“启而不发”的表现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和周围的同行,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老师按照他在备课中的预设,向学生出示问题或活动要求后,学生中往往无人应答或者很少有人主动应答。教师最后只好点名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环节。而有的被点名的学生又会沉默不语或者直接说“我不会”;有的学生回答时又会出现错误或者只谈出一知半解,达不到教师预期。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开始想办法引导、启发,但往往效果不好,甚至出现教师关注哪个学生,那个学生就低头的现象。我们把这些情况统称为学生的“启而不发”。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往往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是自己教的学生不行,是他们 “启而不发”,不能怪自己。在平时的闲谈中,往往听到他们抱怨说“学生一级不如一级”。甚至很多观摩课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总结时也是归因于学生“启而不发”。
2探寻“启而不发”的原因
学生“启而不发”可能是受其个性特征的影响,他本身就不爱说话;也可能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效仿别人;也可能是因为学习内容过难,让他无从开口。但这些真的是学生“启而不发”吗?
我们说教师是导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我认为教师也相当于一个厨师。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厨师的教师,今天这节课给大家 “做什么饭”,那就要看看咱的厨房里都有哪些“原料”。这些“原料”其实就是学生,就是学生的认识水平、情绪态度和能力储备等。既然我们的原料就是白米细面,那就不能指望做出生猛海鲜。要知道白米细面一样可以做出美味佳肴,只要你的预设是按照白米细面的标准来的。备课要研究学生,就是要求教师真的去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是教师最应读的 “书”。最该备的“课”。如果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事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情绪态度和能力储备等了解不够,备课只顾照抄他人现成教案,上课只顾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肯定会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
了解学生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与他们以前的老师交流;通过作业了解他们;在课堂之外通过和学生谈天说地了解他们;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了解他们;从学生在校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等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学预设,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启而不发”的情况。
应该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启而不发”的学生,如果要问“启而不发”谁之过?我说是教师的预设出了问题。
我们来看看来看看“启而不发”的这几种情况:1、学生沉默,一言不发;2、虽然开口,但却说不会;3、答非所问,完全错误;4、答案不全面,不深入。每一种现象的背后,都能找到教师预设中存在的问题。第1、2种情况往往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所提的问题或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宁愿放弃回答也不愿尝试。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本人的情绪情感、课堂参与意识没有被激发,他不愿意为了这个问题开动脑筋,冒着丢面子的风险尝试。还有就是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情境迁移——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答错了学生和老师都是嘲笑我,我不回答老师也没办法,我不说还有其他人说,实在不行,看他老师说出结果就行了。所以,以后就养成了等着看、不开口的毛病。而第3、4种情况说明教师没有充分预设到问题的难度,提问的角度不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又缺乏有梯度的铺垫和前期的引导,以至于学生不能顺利的找到和教师预设的思维契合点,给解决问题带来障碍。
3应对“启而不发”的策略
那么怎样有效控制或者解决学生“启而不发”这一问题呢。我认为教师在预设中要使用以下策略。
3.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80%的学习困难与心理压力过重有关。而当学生处于宽松愉悦的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会大大激发。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的动作都会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感觉到鼓励,激发他们尝试的勇气,打消他们害怕失败的顾虑,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这种状态下,一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也会有切实的成就感,一个问题卡住了,他们也会欲罢不能,甚至会因觉得对不起老师而迸发出解决问题的无穷动力。
很多情况下学生宁愿选择沉默而不愿意开口,就是课堂氛围让他感到了压力,最初可能是不敢开口,后来就变成了不想开口。这样的同学一多,课堂气氛就死了。此种情况下,教师若再认为是学生不会、不行,而选择自己包办代替,那以后再想让学生开口就难了。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上佳的表现,尽可能少的避免“启而不发”的现象,教师就要动用一切必要地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预设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做到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在细微处让她们感觉到信任。比如,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把认生字、查作业、收费、打扫卫生等很多工作都承包给学生,不仅没有乱套,反而效果很好,效率很高,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真诚地和学生交流,不管学生回答对与错,完成的是否到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引导都要是真诚的。教师的真诚会通过神态举止传递给学生,他们感受到了,那他们就信任老师了,就敢于在教师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了。有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就会被激发。这样,想说话的就多了,沉默的就少了;努力配合老师的就多了,故意隐藏自我的就少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障碍就小了,即使出现答错、答不全、答不到位的情况,学生也有尝试的愿望和勇气了,那课堂就活起来了,就有可能促成课堂的精彩生成。

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