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对于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教师科研和学生革新能力培养

对于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教师科研和学生革新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7437 浏览:195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命科学与技术是21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前沿与带头学科,也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开设基础性、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应增设“研究型”的实验项目,通过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扎实的技能基础。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借鉴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通过中青年教师与学生科研结对,成立学生科研团队和教师工作坊,与科研单位、企业、医院等各实验室的密切合作,以实际科研(拟解决的某一科研问题)为背景,以实验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的方法)为主线,以竞赛项目(研究意义及成果总结)为驱动,着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打造“课堂拓展-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人才培养”的品牌互动模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师资强化的双赢。
一实践依据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把学科竞赛活动列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支持项目。学科竞赛作为创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已逐渐被社会和高校所认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查新、综合应用和团队协作来完成竞赛任务,即增强了学生学习及研究的主动性,也检验了专业教学或实验教学的成果,同时帮助完成教师部分科研工作,有助于师生沟通合作,营造一种探索研究、普遍提高、个性发展的培养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二实施内容
1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学生科研培训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和校院自身特点,以现有研究所为条件,逐步探索实施了“课堂拓展-学生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人才培养”的模式,初步达到了分类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的效果。
从2000年开始,生命科学学院每年举办“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预评审和全国挑战杯大赛选拔,参赛学生覆盖面达在校生的50%。2007年学校发起并承办了首届全省大学生生物技能竞赛,并经过两年的试行,在学校和学院的努力下,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正式纳入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序列,我校作为秘书长单位,成功承办了第

一、二、三届生命科学竞赛,这也为师生广泛参与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构建了多层次的课外科研培训体系,依托教师科研工作坊,通过本科生助学、助研和培训活动,保证本科四年创新教育不断线。在一、二年级,经过基本培训及技能考核,才能进入教学或科研实验室,实验室准入率达到80%左右。通过参加实验技能竞赛,参与高年级学生及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教育。在二、三、四年级,学生分组开始以学科竞赛为项目进行科研实验,通过申报并承担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孵化项目,参加国家、省、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展创新教育。日常教学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把学科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将专业课程的实践部分综合、合并成一门具有连续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实践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大实验、生化大实验、普通生物学实践等课程。
2以教师科研工作坊为依托,促进学研结合
与教师自主科研充分结合,以科研工作坊等形式,为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提供多层次的训练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教与学的课外拓展。
学院下设2个研究所,建立了分子、蛋白、细胞三大基础实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制药、环境、心血管和肿瘤为主的6个科研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设负责老师1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指导老师2~3人(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还配有1~2个辅助老师(中级及以下职称),可以接受10~15位本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科生,学生覆盖面达50%。
这种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工作坊,通过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围绕竞赛知识领域,师生共同提出研究专题,选择研究方法,开展专题研究,获得成果并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
人才培养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保证了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科研开展,保证了学生实践平台的先进性,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生物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要。
3以竞赛项目为驱动,推动学生对相关课程群的自主学习
每个竞赛项目都是一个小课题。要完成这个项目,必须有相关课程群的知识构成,具备基本的实践技能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要取得好成绩,还要有求知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涉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各个方面,需要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课程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应用。全国挑战杯科技计划大赛更是融入了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
同时,竞赛的指导过程可以是一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以课题为项目进行大实验教学。指导教师以完成一个实验项目为目标,综合各课程群知识驱动项目的完成和教学。例如生物化学大实验,主讲老师依托脂代谢科研工作坊,结合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蛋白质网络的建立与分析”,设计大实验,让学生从血清中分离提取LDL,并用于科研的降脂中药的检测。这一过程涉及细胞、细胞器分离的概念及方法,如密度梯度离心法等,是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都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之一。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LDL的功能,实验设计原理及检测方法,这不仅是课堂知识的拓展,也是理论知识转化成科研实践的绝佳示范。
除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外,针对高年级学生,根据竞赛要求开展竞赛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选题,认真撰写申报标书和PPT讲稿,组织课题评议,择优立项进行竞赛准备。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内容活学活用有机联系的方式深入科研实际,提高他们知识运用、团队合作和科研实践的能力,达到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的,为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深造奠定基础。
4综合保障,推动专业教育与学科竞赛一体化发展
确立学科竞赛为培养目标怎么写作的思想,重视发挥学科竞赛为专业怎么写作的导向作用,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作为常规性的实践(实验)教学活动内容。
学校新修订培养方案已明确把学生的科技竞赛活动纳入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中,“学生必须修满第二课堂学分才能毕业,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试行)》中,设置了科技创新类学分,规定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取得该类学分。”
引入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主动性。学院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及时给予成绩、学分和物质的奖励,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指导学生参赛的教师记课时酬金和奖金鼓励,并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优秀教师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使广大师生对待学科竞赛的态度发生质的转变,教师由过去的“要我指导学科竞赛”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指导学科竞赛”的主动状态;学生由“要我参加学科竞赛”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参加学科竞赛”的主动状态。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005年以来,本科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在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立项41项,校级科研课题立项81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
2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005年以来,学院共有10个项目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人次在省高校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2人获得省校坛新秀奖,2人成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部级14项,厅局级49项。公开发表论文282篇,其中SCI、EI收录46篇。
3改善了班级学风,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升学竞争力
从目前学科竞赛开展情况来看,学校通过认定创新学分、开展非学业因素评价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能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大多数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在学生中较优秀的群体。通过竞赛,这些学生凝聚成了一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代表优良学风的学生骨干队伍。在就业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

6.4%。

4惠及面广,师生受益多
2009年我校自主设计创立的生命科学竞赛被正式列为浙江省大学生学科竞赛以来的这三年,每年都有32所本科院校近400名学生,100余名指导老师参加最后的决赛,加上各校的选拔赛,辐射的师生面就更广。根据研讨会反馈,各校统计学生参与面到达生命科学类专业学生数的30~50%。作为竞赛的秘书长单位,学院师生参与率很高。竞赛培养了师生的团队进取创新、互相协作的精神。
5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以学科竞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高校和本校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特别是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学校作为秘书长单位,已成功承办了前三届竞赛,参与面广,学生受益颇多。同时,也促进了校际交流和院际友谊。在每年的浙江省生命科学院(系)协作会议上,学院都要做竞赛主题发言,承办的几届竞赛以及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国家和省教指委和与会学校的一致认可。学院每年都获得校级“学科竞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