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多元价值取向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多元价值取向影响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4497 浏览:101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意识,也是一种在国家和公民之间不断发挥调节作用的道德规范和基本政治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社会意识始终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桥梁和纽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社会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唯有的特性,也是所有国民的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因此,虽然时至今日,时代不同,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正义力量的时代特征却始终未改。步入新的时代,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观教育,仍然把爱国主义作为重中之重,放在首位来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要求,继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2多元价值观
多元价值观是一种较为现实的个体意愿反映,它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尊重每个个体对于自身需求的认可,它是个人能力在自我满足中的最大体现,简单的讲要赢得社会和人们的认可,不是拥有足够的金钱和社会地位,而是以不影响他人和不受他人影响为界限,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正是这样一种价值界限,构成了多元的价值观取向,并伴随时代的发展日益成为社会总价值观的一种。
3两种价值观存在的必然性
绝对单一的、非常传统的、甚至是边缘化的个人自主意识已经淡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领域,甚至是消失,如果我们还要延续以往那种封闭式的,传统单一型的价值观念来界定社会的发展程度,显然在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社会中是行不通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还将长期共存,并且无法简单地去衡量两者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为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阶段,虽然入学之前他们的思想观念已基本成型,但是大学阶段的各种知识累积仍然对他们后期的价值观定型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应看到,大学生在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但是其鉴别良莠的能力却尚未成熟。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大学生的常规教学中,也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多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不难看出,为了唤醒良知,我们借用了道德模范的力量;为了指引迷失,我们重塑了核心价值观;为了稳固思想的大厦,我们不断的创新文化;为了呼唤正义的回归,我们相约诚实守信;为了重建失落的精神家园,我们呼唤人文关怀。这些努力的背后,折射着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人类社会不是简单的一元化思想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往的“核心”观念被动摇,当今社会是一个尊重创新、鼓励个性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引导这一系列多元化思想观念由“无规律化”向“有规律化”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3多元价值观的弊处
大学生变化较快,对于社会的各种变化往往非常敏感,正是这种特性,也使得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观念、现实需求被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痕。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必将对他们的性格产生影响,崇尚张扬的个性,注重个人的得失,高度的自我为中心等思想和心理上的弊病,被无所顾忌的表露无余,同时他们又充满、关注民生、勇于创新、敢于开拓,是极具活力的新一代,这种“弊病”与“优点”并存的人生,往往造成他们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有很好的开端,由于过分看重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及价值,过分强调个人成功的可能性及概率,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往往无法调节思想情绪,丧失应有的判断能力,最终导致事业的半途而废。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每一种社会制度,或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对于一个国家,以及与国家并存的社会,如果没有一种,并且是唯一的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念,那么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社会就很难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是无从谈起,其发展和存在将以完结而告终。因此,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并运用它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才能使大学生在大事大非面前,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肃清思想上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一切干扰、摈弃一切杂念、消除一切顾虑,坚定革命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思想教育事业发挥自己应有的力量,并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udooo.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是与之相伴的,每一次社会转型,都会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和影响,并逐渐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一种客观因素。社会转型产生的负面影响造成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偏移、功利意识过激、价值取向歪曲、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取得、遗忘了社会责任和义务,冷漠对待社会发展的重任,缺乏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社会转型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必将造成青年大学生盲目、迷茫、疑惑,丧失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自我的认同感。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就是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不强、不深、不牢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立足点应建立在客观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价值取向的特点和规律上,通过实行“一人一教”的针对性教育,逐步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甄别能力和价值取向能力。实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把解决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和重点,积极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将自我与社会相互融合,把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转变为己任和义务,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自然行为。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前卫,并且趋于早熟,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方面,要做好针对性工作,要精确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深入分析制约并影响他们价值观形成和取向的诸多因素,并通过建立档案,逐一设定施教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因势利导,不生灌、不硬输,不强压,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化。同时,要把学生急切关注的敏感问题、国际动态、国情民情、公共事件等作为大学生教育的每日必修课,依托电化教学、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方式、多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好自身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
人的价值观形成是通过自我、社会、物质、精神等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重新塑造人的价值观念,强化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认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之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系统和自我系统、物质系统和精神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重塑价值观念、加强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配合和不竭努力。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社会媒体舆论宣传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层甄别判断、多一份社会责任。反观当今的媒体,其对于整个社会的引导作用以及对于当下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作用都是极为空前的。舆论的导向作用往往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少一些花边新闻、少一些星界猎奇、少一些达人新秀,则会多一些朴实无华、多一些公道诚信、多一些典型事迹。用时代楷模、时代英雄的现实写照,来撼动每一名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为他们创造一个勤奋进取、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社会和谐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驻他们的心田,成为不可横越,坚不可摧的堤坝。
4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存在的每一刻,都经受着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和阻碍,面临着诸多困难。要想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不动摇,就必须去研究和分析这些存在着的困难和问题,从中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生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就是要求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即使文化领域和价值取向存在多元化趋势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问题,但是我们应该仍然坚定地看到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与生俱来的特性是相当恒定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去探索和发掘。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育人才、培养道德,还要引导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走上适合他们施展才华、体现价值、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意义的舞台。所以,教育所肩负的责任仍然需要不断的拓展和延伸,鼓励和倡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种途径,应该进一步扩展青年大学生实践的范围和领域,提供更多的实践时间和锻炼机会。
综上所述,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应做到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双向统一,并且随着社会的转型,体现时代的特性。在具体的内容设置上,既要有较为连续、稳定的传统教育内容,又要贴近时怎么发表展和形势,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实际。青年大学生是这个社会最具理想、充满活力、焕发的优秀群体,他们有着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敏锐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对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拥有绝对的拥护和坚定的执行力,能够自觉地遵守其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实践表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和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手段和极为有利的抓手。所以,高校应积极地把握这一教育先机,集中优势力量,极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李东明,刘家竹.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教育创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赵强.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逯姝洁.试析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J].神州,2012(3).
[4]曹震宇,刘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认同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