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生物教学 >论陶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征文

论陶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征文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9839 浏览:365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介绍陶冶式教学模式及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发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改革,推行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陶冶式教学小学语文新课标汉语文教育作为民族的母语教育,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负载着我们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饱蕴着独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智慧。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推行标准化考试,抛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游戏特性,忽视儿童的创造性而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化和客观性,将小学语文教学限定在死记硬背、重知识轻能力、重训练轻陶冶的狭小空间。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改革,推行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陶冶式教学模式简介

陶冶是以社会主流价值理念为核心,将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一种育人方法。我国语文教育具有深厚的陶冶传统,明代思想家王守语就曾经有语:“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捡,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春风化雨般的陶冶教学法,正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因其所面对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其特殊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

1.形真: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

形真是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外在形式基础。“形象”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要对小学儿童进行陶冶教育,教学标的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见可闻,才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受到优美语言的滋润和陶冶。

2.情深: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正是陶冶式教学的内在心理依据。语文陶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发掘文本蕴藏的思想感情,更要求教师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课文蕴藏的情感,以情感人,靠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使其在情感的激动中、在情感的洗礼下涵养情性,澡雪身心。

3.审美: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核心目标

语文陶冶性教学的重要目标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之一是引导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去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审美的兴趣和能力,而实现小学语文审美式教学应当从培养学生语文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审美创造力等方面开展。

4.对话: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展开的必要前提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应是师生与文本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课堂多维的对话中,让学生喷涌情感,洞开心门,心花怒放,使语文的陶冶功能充分得到实现。

5.体验:语文陶冶性教学的途径

体验是一种心理机能,是人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融合经验和想像,饱含情感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味和领悟。教师在开展陶冶性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还要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的体验,以此实现语文对其精神建构和性情的陶冶。

三、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方法探索

1.“沉浸”与“吸引”的游戏法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面对的是6~12岁的小学生。因此,在教学方法的确立上,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沉浸”与“吸引”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把学生带入语文的游戏情景中,并与学生一起“沉浸”其中、为之“吸引”。在充满游戏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实现语文丰富的人文陶冶。以五年级《田忌》一课的教学为例,我校有位老师在完成“学生自主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关键语言”的教学目标时创设了摆的游戏情境。首先,用牌的点数来模拟第一轮比赛的胜负。上课以前,教师先发给每一位学生点数不同的六张牌。让学生用六张牌分别摆出“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的第一次比赛情况,三场下来,田忌都输了。在理解“反胜”时,教师先让学生调换手中牌的出场顺序,结果,一部分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牌摆对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获得了胜利;另一部分学生却发现摆不了——田忌的马调换一下顺序以后,并不能获胜。这是为什么呢?诀窍就在于课文中“怎么样反败为胜”的句子。在这样矛盾交锋的情况下,学生进一步投入地阅读课文,很快发现“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关键作用,并通过读这句话进一步认识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对游戏场景的创设,教师明快简捷地引出教学内容,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搭建起学生读书、领会、理解的桥梁,使学生自己在完成游戏的同时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2.情景创设法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法是通过创设出与所授课文相对应的形象、生动的情景展开语文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语言学习应用的兴趣,结合情景创设阶段的具体场景,进行具体语文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在情景的演绎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以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一课为例,我校某位老师就采取了情景创设法,通过在班级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包公审驴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揣摩整个故事发生过程中各人的心理变化。以此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唤醒其思辨和感悟的能力。

3.“不言之教”的暗示法

语文陶冶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一种暗示教学。暗示,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暗示教学就是发出信息者(这种信息可能是语言、表情或举止)用含蓄隐晦的方式,对承受信息者来有意或无意地表达愿望、需要和意志的一种教育过程。暗示教学法包括环境暗示、教师的仪表暗示、教师的综合素养暗示、音乐暗示等。我校教师在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配以亨德尔的《水上音乐》,讲孟郊的《游子吟》则配上琵琶曲《泣》,以此种形式感染学生的情绪,营造优美的教学情境,同时能让学生在情感陶冶中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熊莉英.浅析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李健.“言”“意”兼顾——我的语文教学追求[J].小学教学参考,2010,(2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