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和《新青年》转变

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和《新青年》转变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23733 浏览:1069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青年》杂志编辑方针与陈独秀思想的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紧密相关,二者相互浸染的转变历程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传播的渐进和曲折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视角来探讨“陈独秀与《新青年》的转变”,既为我们展现出了一本杂志和一个同人团体在思想旗帜上的裂变和抉择;也为我们勾勒出了一部分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新青年》由同人杂志转变为党刊和陈独秀由激进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论述不断地结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新青年》杂志和陈独秀思想转变的理由和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画面。关键词:《新青年》论文陈独秀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10

    第1章 绪论10-17

    1.1 探讨背景和作用10-12

    1.2 探讨近况12-15

    1.2.1 相关史料的整理情况12-13

    1.2.2 重要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13-15

    1.3 探讨思路15-17

    第2章 以《新青年》编辑方针的价值转向看陈独秀思想的进展17-35

    2.1 陈独秀的思想和主张贯穿于《新青年》杂志始终18-19

    2.2 陈独秀与《新青年》编辑思想的转变19-35

    2.2.1 原旨:早期关于“青年”不足的讨论21-22

    2.2.2 鼎新:中期关于“打倒孔家店”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擎起“” “科学”两面大旗22-30

    2.2.3 转向:后期成为党刊,宣传马克思主义30-35

    第3章 陈独秀思想进展变化的理由与历程35-53

    3.1 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内在标志——公开发表的文章35-37

    3.1.1 《新青年》前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36

    3.1.2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认识的变化36-37

    3.2 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外部环境——《新青年》转变的客观条件37-53

    3.2.1 “桃色事件”38-39

    3.2.2 在上海的陈独秀和《新青年》与北京同人的分裂39-43

    3.2.3 新青年社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43-47

    3.2.4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47-53

    第4章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53-69

    4.1 启蒙阶段(1915年9月—1920年5月):“小荷才露尖尖角”54-59

    4.1.1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54-56

    4.1.2 1915年9月至1920年5月间《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情况56-59

    4.2 过渡阶段(1920年5月——1922年7月):“兼容并蓄、争鸣显峥嵘”59-66

    4.2.1 1920年5月至1922年7月《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60-62

    4.2.2 思想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62-66

    4.3 成为正式的党内刊物(1923年6月——1926年7月):“寒梅苦香,一枝独秀”66-69

    结语69-71

    致谢71-7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