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多媒体教学 >对于材料历史材料题信息处理技术任务书

对于材料历史材料题信息处理技术任务书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31747 浏览:1452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拥有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必备的生存技能。历史学科固有的学科特征,使这类技能的培养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能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简言之,即强调在审题时要注重信息处理,把信息处理能力视作解题的基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历史信息,从呈现方式看主要指试卷中的文字、图像、图表、数据、符号等材料;从结构上看具体包括试题导言、各项材料、题目的设问和作答要求等。处理信息,就是在获取历史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试题考查意图及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事实上,2012年的江苏高考历史卷,从整体上看,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答案直接源于题目材料或教材内容的题目基本消失,对学生审题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系统的、更高的要求。而以上这些都在材料题中得到了更为集中、突出的表现。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历史材料题的审题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只有通过审题,努力识别背景信息,挖掘隐含信息,删除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抓住关键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转化复杂信息,解题才有可能成功。相反,如果审题时上述技术不佳,将导致解题过程障碍重重,或造成失误。下面,笔者就以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中的试题2

3、24B为例,围绕审题中的信息处理这个中心,谈谈上述技能的巧妙运用。

一、识别背景信息

所谓背景信息,是指此类信息能够为本大题的一组材料提供一个相互联系、彼此照应的平台。识别背景信息,有助于学生把握住不同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把握住本大题的主旨,进而也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群。在材料题中,背景信息往往出现在本大题的导言部分。
例如,23题的试题导言有“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这句话。以此观照整组材料,我们就可以由此判断出,23题的三则材料分别涉及“福利国家制度”的历史渊源,二战后的发展情况,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的原由,材料的主旨即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历史进程及现实问题,主要涉及“福利国家制度”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如此学生就能够有的放矢地积极调动起一切与之相关的知识,为解题做好准备。
又如,24题B的试题导言说:“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以此观照整组材料,我们由此得出24题B的材料主要涉及孔子和柏拉图彼此的政治思想以及思想的比较,观点的相似性提示思想产生背景存在共性的方面。如此,学生就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

二、挖掘隐含信息

所谓隐含信息,是指在材料中,有效信息隐蔽难寻,常使解题者产生“解题信息不足”的检测象。对这类题目,如果能够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往往可以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题目就能顺利求解。
例如,23题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要求从中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解析:单就“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这一信息而言,只是单纯的一个数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难以去把握50%是高是低。“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从国家财政政策的层面看,国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程度的说明也就无法掌握总体财政状况。要关注的是“赤字预算”,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理解什么是“赤字”(即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也就把握住了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这一隐含信息。另外,就“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这一信息而言,表面看似乎是福利政策的覆盖面更广了,但考虑到要归纳的是西方政府调整福利政策(即减少福利规模)的原因,可以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出现,其实不是政府行为导致的,而是社会中的个体行为(放弃个人努力,坐享国家福利)导致的,由此得到贫困人数增加这个隐含信息。

三、删除无效信息

在材料题中,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存在某些信息、某些词句,与要回答的问题没有关系,出题者之所以没有删除这些信息,主要是从材料本身行文的流畅性出发的,为了避免出现病句而不得不如此。但在审题时,要注意辨别出这些无效信息,避免对之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无谓的深度挖掘。
例如:24题B材料一中有“两者都不支持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对于材料一的设问要求是:“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解析:显然,对照设问,“两者都不支持自治政府”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udooo.com

与之无关,其依然被呈现而不是被用省略号代替的原因,是非此,“但却都……”所蕴含的转折关系便无从落实,进而会造成阅读障碍。笔者这里强调无效信息存在的理由,目的还是要学生能够因此而果断判定、勇于删除无效信息,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质量。

四、排除干扰信息

所谓干扰信息是指题设条件中与解答该题无关,但对解题有一定干扰作用的已知条件。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